曹 鎏
(徐州工程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校园文化建设一直是创建文明高校的重要实践路径。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其后劲不足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反思。不难发现,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镶嵌式”为主要特征,即将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育人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机械对接,无法获得真正的文化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生长力。为此,我们必须审视“镶嵌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局,并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突破。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生成与创造的精神产物。它是历时性与现时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统一结合的有机体。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本质与特点,而“镶嵌式”校园文化建设却忽视了这一点,进而自造了发展的困局。具体表现为多样性文化背景与共时性文化场域存在壁垒,精神文明培育与物质文化供给失衡,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外文化资源开发浅表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象是来自于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学生,他们曾长期生活于不同的文化区域中,具有多样化的文化背景。这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契机,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抹平,也不能消除。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又是在共时性的文化场域去实施的。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避免,而这正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文化育人任务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镶嵌式”校园文化建设常常忽视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事实,基于高校所属的文化历史与文化场域,设立同一化的文化建设目标。这样的做法就是“取”文化的现时性,而“舍”文化的历时性,加剧了学生自身带有的文化背景与高校的本土文化以及高校区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在这种紧张的冲突下,“镶嵌式”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没有尊重也无法实现学生的文化主体性。学生是具有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文化主体,他们并不是等待被填塞的容器,也不是被动塑造的泥像。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基因。文化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它是历史的积淀与人类的财富,只有差异与相似、冲突与和谐的关系。尊重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个体,就要尊重他们的文化,理解他们所带有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生硬地、甚至强迫地将某种文化理念、文化资源、文化传承施加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实质上无形中加固了多样性文化背景与共时性文化场域之间的壁垒,反而有损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壁垒,促进两者的交融与共生将是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方。
文化建设依托于物质文化的丰富,更扎根于精神文明的养成。与此同时,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也滋养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的发展。“镶嵌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没有认识到精神文明培育与物质文化发展其实相当于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完整的机体。任何将其视为分离的两种过程,或者一方的发展总是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并加强物质文化的供给,但精神文明的培育却远远跟不上前者的步调,导致了两者发展失衡,势必会减缓文化整体的进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需注意到资本逻辑的推动,它会导致文化碎片化、文化断裂化、文化世俗化、文化通约化[1]。物质文化资源缺乏精神文明的引领与凝聚,必然会形成文化碎片,难以发挥文化建设的整体功能与优势。文化的断裂则是以经济资本为导向,脱离精神文明的实际发展现状。文化世俗化体现出文化建设活动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弊端,是对学生主体性与个性保持尊重的缺失。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精神文明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现代经济与技术的加速发展,使物质文化资本的积累激增。文化自身的内在属性与社会发展的外部助力,共同造成了这种失调局面的加剧。此外,“镶嵌式”文化建设模式本身缺乏渗透性的缺陷,加大了协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发展脉动的难度,造成此种困局也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并不代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此无计可施,只能放任自流,而是敦促我们切实领会文化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发展规律。只有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才能够提升文化活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生态。
校园文化建设广泛运用学校、区域、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搭建的文化资源平台,不仅服务于在校学生,也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互通、交融的,被区隔的文化是难以长久的。因此,丰富的校外文化资源也供养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拥有高质量的资源、多样的形式与自由的条件等多种优势。然而,反观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对校外文化资源开发浅表化现状非常普遍。高校文化建设并没能充分挖掘校外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例如周边的博物馆文化馆、自然人文景观、历史名家故居、烈士纪念堂、传统节日庆祝等,这些可见与不可见的文化资源都是历久弥新的人类财富。如何将这些丰富且优质的文化资源充分开发并运用到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中来,是校园文化建设非常关键的一步。
而“镶嵌式”文化建设是很容易流入理论灌输的俗套的,这也是很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仍以理论灌输为主,忽视红色文化的多样性,缺乏资源的深度开发[2]。文化建设的视野不打开,人类发展的脚步就会停滞,浅表化的文化资源开发无法提供深层性的文化意蕴。认识到这一问题,就为我们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要深入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校内外文化资源,将其打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库,由单一的文化资源样态走向全面的文化资源样态,由抽象的文化形态进入鲜活的文化境域。
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后期发展动力不足,以及“镶嵌式”文化建设模式面临的困境,亟须施行模式变革。“镶嵌式”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仍将文化要素视为分离的原子,导致文化建设缺乏内聚力。据此,“渗入式”文化建设模式能打破困局,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渗入式”文化建设模式能够充分尊重文化背景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并依托历时的文化背景与现时的文化场域的共同性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充分激活校园文化的生长性、包容性与互利性。“多元文化并不是多极文化,它具有内聚性而少产生离心式外射化。”[3]承认文化的多元化,并不是对本土文化的背弃,而是为了真正地理解文化、发展文化,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本土文化依循契合点渗入先前的文化背景中,是对已有文化的更新与滋养。新旧文化的碰撞能够唤醒文化的生长力,这种碰撞是以尊重、理解为前提的,就会避免产生破坏力。而且“渗入式”符合现代社会教育尊重多样化的包容性特征,又给予了受教育者一定的选择空间,以导向性代替了强制性[4]。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文化归属感,获得对自身已有文化的再建构。文化的包容性又能够激发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渗入式”文化建设模式对“镶嵌式”文化建设模式的本质性超越。文化的渗入并不是单向的,高校校园本土文化在尊重、包容各地多样性文化的同时,校园文化自身也获得了丰盈。正是由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加入,高校校园文化才会如此多彩。这是本土文化与异乡文化的互利,也是学生(人)与校园(环境)承载的文化的互惠。可见,“渗入式”文化建设模式为校园文化以及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高校教育目标,而应渗透融入其中,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这也是文化育人的根本旨归,所以“渗入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旨在统筹一切可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养料,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涵养学生的文化品性、精神内涵,以实现育人目标。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能够提升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其次,文化的传承与创造离不开人的活动,人具有创造文化的内在天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定。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文化的传递、交流、互动是双向的。“渗入式”校园文化建设解放与激活了学生的自我主动性与文化创造力,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也正在被建构与生成。最后,文化育人的同时,人也在育文化,但这两个“育”却具有不同的内涵。文化育人的“育”是指教育、养育,而人育文化的“育”则意味着孕育。孕育就是再生产,人育文化也就是文化的再生产。但这种再生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复制,而是质量上的提升、内容上的更新与形式上的现代化。这两个过程更是协同发展,双向促进的。因此,“渗透式”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镶嵌式”文化建设对校外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只是浅表层的资源对接,并不能真正看到校外文化资源的多形式、多功能与多价值。校外文化资源的建设既有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又有社会历史文化的天然积淀,必然是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只限于知识层面的传递与运用,那将是对人类文化遗产与资源的巨大浪费。“渗透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打造交流环境、提供资源平台为主要途径,以温和的、内渗的方式实现文化交融。当校园文化建设对外部文化资源敞开大门、持积极包容的态度时,优秀的文化资源就会顺势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进程。这种“请进来送出去”[6]的方式有利于打通并深化校内外文化建设的资源平台,而且渗透性的“内化”方式可以拓展文化传播空间[7]。校内外的文化氛围和谐统一,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校内与社会两方面的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得到连通,避免产生不适性。并且,校内外文化资源平台的打通能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雄厚的发展基础,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资源毕竟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的限制,由外围向内里的渗透方式能够给予其持续不断的文化发展动力。而且校外的文化资源作为公共性事业,是为整个社会服务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有资格、有条件更有必要充分利用之。
当前从“镶嵌式”转为“渗入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观念意识的转变,还需要切实有效的实践方略。可从校园文化氛围、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建设的实施者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渗入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文化建设受到文化环境的长期影响,每个人都处身于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受视觉趋向的影响,人往往更容易感受到前者的影响,殊不知后者的影响更加深远。要实现“渗入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打造“境入”“浸入”“进入”式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形成“境入”式教育文化环境。思想文化的教育可以通过环境渗透的方法,利用“环境的多样性、多重性、隐蔽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发挥其隐性渗透的教育作用,对受教育者施加潜移默化渗透式教育的方法”[8]。人具有主动辨别、选择与吸收优秀文化的能动性。其次,身心共同“浸入”,发挥情感的感召力。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唤起学生对相关文化的认同与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力量丝毫不逊色于理性的力量。但情感不同于情绪,情绪是容易波动的,而情感却是内在心灵的一种召唤。最后,让文化真正“进入”学生的生命历程中。脱离人的生命历程与生活体验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文化建设也是虚假的。当校园文化真正进入并融入学生的生命中,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他们携带着校园文化及其影响又将进入新的生活与工作中,才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繁盛,这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所以,积极营造“境入”“浸入”“进入”式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要条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实现“以文育人”的目标时也获得了校园文化的“再创造”“再创新”。因为有新生代学生的参与,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在新的知识结构与文化背景的运作中,原有的文化吸收了新的元素并展现出新的面貌。“高校文化是一元与多样的和谐并存,新生代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认识、了解和融入其中,以独特的理性视角与情感宣泄方式,创造着自由、开放和个性的高校文化。”[9]很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缺乏对文化再创的意识,放弃了解放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良机。学生在活动中也难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反而成为文化建设的旁观者。实质上,作为文化建设者更容易激发现代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多组织或举办文创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创作空间,而不是将文化固化。例如,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活动、民俗文化交流会等等,这些都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学生能够主动去了解多样的文化,并形成自身的校园文化认同感,这就是文化育人的过程。文化育人过程与文化再创造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渗入式”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推动两者的双向滋养,才能充分发挥“渗入式”文化建设的优势,实现文化传承的“吐故纳新”。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只是高校相关人员的事务,而且是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只有高校师生与行政人员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实现“渗入式”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向,必须组建高校—区域—社会—国家的文化建设共同体,尽可能地发动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虽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文化建设整体的组成部分,但是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寓于部分之中。高校所在的区域可利用得天独厚的地方性特色,将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使校园文化也具有当地文化的风格与特质。每个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都有具体的育人目标,这一育人目标的提出将引导高校教育目标的制定,社会相关部门也应参与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来。而国家作为文化形象的整体体现,又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必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高校—区域—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文化建设共同体协同致力于“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活动,“文化育人各主体之间目标共同、价值共识、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鲜明特征为共同体的构建发展提供了可行性”[10]。组建文化建设共同体还可以充分调动与整合高校—区域—社会—国家的文化资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技术支持,形成“自上而下”的文化精神引领与“自下而上”的文化建设实践的双向互渗,有助于保障“渗入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