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甲利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 230039)
芜湖地处长江下游,东南有长河可达宣城,西北有裕溪能通巢湖沿岸,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为长江重镇之一,亦为皖中及徽州内地一带百货总汇枢纽,号称皖南第一商埠。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芜湖为通商口岸,沿江一带划作外国人经商居住的居留民区,自此开始了芜湖由传统商镇向近代城市转型与发展之路。学界对近代芜湖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成果颇丰,如茅家琦主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探讨了芜湖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模式[1],章征科的《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对20世纪的芜湖城市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性的系统研究[2],蒋秀林的《近代芜湖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近代芜湖的空间形态[3]。不过,上述研究成果集中在宏观整体视野下研究芜湖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微观细节关注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民国报刊上的相关材料为核心,聚焦1934年芜湖的基础设施建设。
南京国民政府的前十年被称为“建设时期”,在国民政府的倡导下,出现了城市建设热潮,大城市纷纷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之下,芜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了规模化发展,并取得一定成效。
1928年,安徽省政府认为“芜埠殊有革新发展之必要”[4],动议改原芜湖县为芜湖市,大规模建设芜湖已势在必行。1929年,皖省政府正式在芜湖设立市政建设公共机构——芜湖市政筹备处,“委邵逸周为处长,分科设职,另附组一工务局,由邵兼任局长,聘定技士,积极改建路政”[4],此为芜湖设立现代专业城市建设公共管理机构的起点。但机构设置并不稳定,历经多次调整,“仅有空名,其对芜湖市政之通盘计划,则未之开也”[5],皖省政府原拟定的芜湖市政计划未得到实施,故此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设置组织机构外并无进展。1930年,省政府拨发津贴由原来每月4 000千元增加到8 000千元,新旧捐每月收入约1.6万余元,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是年,在芜湖市政筹备处主持下的建设主要为修造北马路,拓宽二街街道,重新改筑中山路、万安路、教导路[6]。1931年,“以款项支绌,邵去而处撤,留工务局负市政建设”[7],工务局收由公安局兼办,所有兴修未竣工程,全部由工务局继续施行。由于局址移设于陶塘后留春医院,工务局徒有其名,除整理旧街道外并无其他建设,“迄至现在止,五六年间,终以事业费未经确定,致各项市政建设,时辍时止。”[7]1932年,由于米捐停征,缺乏经费,芜湖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一度停滞。
1933年,在前市政处原址上恢复工务局,该局联合地方社团和精英绅商,就地筹款,拟定具体建设计划,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建设主要集中在道路方面,如拆建万安路直街进宝街一段,修筑二街、四明路、公园路、县属路,整修十里长街道路,转移长街多数商铺至清门巷及马路一带[4]。1934年,在工务局主导下修整了街道,开辟了新市口,建设了新公园,途径芜湖的芜乍铁路芜宣段和芜屯公路相继竣工通车。1935年,市政府拟定“大芜湖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推进,至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各项建设工程停滞不前。纵观“十年建设时期”芜湖的基础设施建设,1934年所取成果最为显著。
1933年,由于米市繁荣,政府再次推行米捐,大量资金进入芜湖城市建设,“米捐复活后,省当局应此间县商会请求,准于轮运出口米捐项下,提拨五分,以为繁荣芜市用途。”[4]恢复米捐,加创多种新捐,省建厅的常规建设拨款以及绅商的资助,为各项工程的实施和完工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
1933年省建设厅委派金猷澍带领技术人员到芜湖,在前市政处原址上恢复工务局。1934年,该局联合地方社团和精英绅商,就地筹款,拟定七项建设目标:“一完成道路干线,二开辟新市区域,三建设芜湖公园,四修筑驳岸码头,五修理各街沟渠,六建筑菜场公厕,七修理利沙桥梁”[8]。工务局恢复后使得基础设施建设再次由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拟定建设方案,组织务工人员和开展建设活动。
在专业公共机构的主导和地方社团与绅商的积极参与下,政府拨款和民间资本相继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各工程中,在公私利益相互协调下的基础设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不少实际成就。
(一)行道路修整。工务局自恢复以来,倾全力在修整城区道路工程上。此工程包括修筑新道路和整理旧街道。
修筑新道路。芜湖城区内原有道路多为狭窄街道,“如鼎鼎大名的十里长街,完全无法允许两辆汽车并行,单辆汽车通行亦多有不便”[9],道路曲折,路面坎坷,无法通行现代交通工具,道路亦无系统可言,致使城区内交通非常不便,影响芜湖市的商业发展和市民日常出行,因此需要兴修新道路,以分担旧街道的压力。工务局恢复后,大力兴修新道路,1934年一年完成的干线道路共有11路,总长4 530米[8]。不过,新修道路多为碎石路,且各路段线路较短,但各路纵横相连,使道路略具现代城市路网格局,为建构现代化的城市交通网奠定了初步基础。
整理旧街道。芜湖城区内旧有街道多因平时缺少维护,以致路面坎坷不平。因居民饮水多担运江水的缘故,晴天街道亦满街泥泞,影响市容。在大马路一带,街道虽稍为宽阔,然而“载重手车,任意凌轹,致将初具雏形之路面,横加摧毁”[8]。各旧街道的出口多为简陋小巷,普通马车和汽车难以畅行,进出多有不便,“在各要路交会处,若有车轿对面相逢,即途为之塞。常有数十分钟不克通行之事”[9]。自工务局复建后,悉心筹划芜湖城区各道路,除兴修新干道外,翻修旧街道同样是重要工程之一。1934年一年内,整理翻修的街道有县门口花街、太平大路、米市街、北门大街、杨家巷、渡春堤、米业小学巷及暨下长街等路,共计长1 860米[8]。
(二)开辟新市口。由于芜湖原市区面积狭隘且偏僻简陋,已不能满足芜湖新的发展需求。此外,芜湖市人口日益增加,且由于拓宽街道和拆迁房屋带来的商铺迁移问题逐渐难以解决。因此,谋求扩充或另辟区域建设新市口,成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当务之急。
1933年,工务局根据前市政处拟定的计划方案,决定将自沿江口临江滩一带,长宽200丈范围内定为建设区域。在京芜汽车站附近,以北平路中江路京芜路与吉和街的交点为中心,设立新市口一所,其面积东至邵家山范罗山一带,西达江边,南至吉和街,北达铁路埂,北平中江京芜吉和等路两旁均在范围以内[10]。再将北平路与中江路改成一条直线路,并将京芜路与吉合街略改方位,使与该直线各成60度交角,将京芜吉和两路,引伸延长,使其各通达到江岸。距新市口40丈及80丈两处,各以新市口为中心,添筑圆路两道,在内者名为环市路,在外者名为外环路。并于新市口中心设立纪功塔一座,四周留有道路一条,供游人驻足瞻仰。再于距新市口12公尺和20公尺两处,各筑园林路一道,以纪功塔为中心放射道路六条,各成60度交角,空场栽植树木花卉,并设置座位,以便游人休息。该项工程分期建筑,第一期工程包括纪功塔及新市口建筑,全部工料费预算约为2.3万元,又征用房屋费约7 800元,工务局全力筹建此项工程[11]。经过一年的施工,新市口土基填筑完竣,并铺设临时煤渣路面,将呈放射线状的各路加以整理,建设区域内的花圃暂时用铅丝圈定[12]。新市口的规模初步形成。
(三)建设新公园。芜湖市居民不下16万,人口稠密,却少园林供人游览,供市民娱乐的公共空间有待增加。虽市中有大花园,草本木植略具现代公园之雏形,但范围过窄、布署欠佳,置身其间并无多少意趣,亦不能容纳多数市民。市政筹备处曾拟扩充市内大花园为公园,终以囿于资金和人才并未将计划付诸实施。1934年,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王铸人以“城北赭山距市不远,名胜久著,风景天然,若加以环山结构即可做公园之用”[8]为由,拟在赭山利用天然景致建一座大规模公园,并以私人名义募捐,省内外诸名流、公私团体纷纷捐助。在建设资金募捐已有成效后,工务局起草具体建设方案,经过半年的积极推进,新公园已初具规模,定名为芜湖公园。
芜湖公园以赭山为主,东北以北门外斗崮至一天门大街为界,西南以铁路埂为界,西北以凤凰山至铁佛山脚路为界,围成一大三角形,面积约800亩[11]。全山建设工程,由东首广济寺经白骨塔至山腰滴翠轩,纵横开辟鸟道八九条,另辟环山道路,大小坡度依次削平。在入园道路的终点处修建洋泥钢筋牌楼一座,再进至广济寺门首广场则筑各种形状的花圃,广植树木,并设座位供以游客休憩。在最高峰的西山坡上,起建“江山一览”厅一幢。山南修设有一茅亭,环境幽静而雅致。山顶岩洞旁,添建八角亭一座,登亭可俯瞰京芜和芜屯两车道。在北山处,修有四角亭一所,为当地士绅筹资所筑。西首山腰建有纪念东北阵亡将士的丰碑一座。工务局为便利游客,在山巅山麓开设新生活茶社两所[13]。公园内最大的工作任务应推栽植花木,公园内种植樱花1 700余株,种植冬青和侧柏各1万余株,种植各种杂树约3万余株,整园树木统计不下6万株,增加了游览观赏的妙趣,荒秃的赭山一变为深菁茂密、静幽雅致的现代公园[14]。芜湖士绅李伯行捐资筑中山纪念堂一座,附设皖南图书馆,藏书除各方募捐外,亦以李伯行所捐为最。士绅崔由桢捐助其先公所购置的当涂民田500亩,以作图书馆运行费用[8]。
(四)筑铁路公路。皖省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素由芜湖集中通过水运转销至上海和江浙地区,而江河水运因冬春季节水位下降以致停航,因而需要建设铁路弥补航运的季节性缺点,以便带动大宗货物全年不间断的长途运输。1933年,商办江南铁路公司开始兴建芜乍铁路,该路自开工以后施工速度甚快,路线第一段芜湖至宣城孙家埠于1934年4月竣工,此段铁路沿途自芜湖起经过竹丝港、湾沚,直达宣城孙家埠,共计长200余公里[15]。江南铁路公司于是年4月25日在芜湖铁路码头举行通车典礼,开始售票通车,同时举行该路沿线各地著名物产展览会[16]。同年,江南铁路公司经营的京诏铁路京芜一段亦开始测量与征用土地,土方工程动工,该段铁路在当涂有桥梁一座,工程亦在施工中[17]。
皖南茶丝油漆、米鱼竹木饶为丰富,却因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在市场上并不畅销[18]。芜湖作为皖江流域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若便捷芜湖与皖南各地间的交通,便可将皖南物产转口运销至江浙沪等地,以解决皖南物产过剩问题,带动皖南经济发展。1933年,皖省公路局遵蒋介石电令设计赶筑芜湖至屯溪的汽车公路,并派工程师舒恭主持全路修筑事宜,沿途各县努力征工,如期施工兴建。1934年10月,全段石子路面始行铺成,桥梁涵洞工程业已告竣,芜屯间全线通车,并于11月1日在京芜汽车西芜段站售票处发售直达票[19]。芜屯公路为皖南入徽唯一捷径的干线,全程共计长200余公里,连接湾沚、宣城、宁国、绩溪、歙县、岩寺等皖南各地。
(一)优化市容市貌,促进商业繁荣。1934年,芜湖城区内的道路建设是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经过对道路的统一规划,建设新道路的同时翻修拓宽旧街路,使路面变得宽阔平坦、干净整洁,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现在路面宽平,附近居民称便”,“经修理后,路面平实,沟水畅流,大雨时路面并无积水”[11],“由陡门巷转二街,道路尤觉宽阔,车辆往来,络绎不绝”[20]。城区内通过兴修新道路和建设新市口,初步形成了以新市口为中心的放射性交通网,使芜湖城区内道路得以连结,告别了芜湖城区道路狭窄、通行不便的历史,打破了城内各区域交流的限制,亦为城区建构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奠定了基础。开辟新市口后,“各铺商号亦以频年长街交易多数移至清门巷及马路一带”[4],商铺的转移使新市口一带商铺渐多,使商业区位置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区原本的内部空间结构。芜湖为长江下游米市中心,亦是安徽省内百货总汇枢纽,城区道路经过改建后,数条道路直达江岸,直接连接了商业区和江岸,极大地提高了商品在城区流通的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使商品的利润空间得以提高,进而促进商业繁荣发展。
(二)增加公共空间,提供文化场所。芜湖公园的修建,为市民日常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新场所。芜湖公园修建完成后,游人甚众,居民携家带口游园踏青,有益身心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居民公共空间较少的缺陷。公园还举办文化活动,如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派专员携带有关国耻、科学、卫生及新生活运动各方面的彩色图表60余件,悬挂在该园茶社墙壁处,游客游园过后进入茶社休息,品茗之余,都会观看墙壁上图画表格,继而互谈国家社会各种问题,“此举似可革除普通茶寮酒酣耳热言不及义之恶习”[21]。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还在山道沿线树立公民教育标语及大壁书牌,又在该园茶社巡回书报,以供民众阅览。公园经过省立第二民众教育馆的布置后,在革除恶习、宣传科学卫生知识方面,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生活运动对芜湖民众的影响力。
(三)强化交通优势,带动区域贸易。芜乍铁路芜宣段竣工,京芜铁路继续修建,屯芜路通车运营,进一步强化了芜湖作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带动了沿路各地间物产的流通。芜湖为长江第三大港口,居于长江中游,在秋冬季水位最浅时亦可载重千吨以上的巨轮,又南有青弋江和扬子江,北有巢湖,可供运输船只航行,水运交通优势尤为明显。芜宣段和京芜段铁路及芜屯公路通车后,陆地交通日渐便利。水路陆路交通纵横相连,相互配合,使货物运输畅通无阻,沿线米麦茶豆、竹木山货等均可由芜湖转运远销,使得芜湖作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人货聚散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增强[22]。芜湖芜乍铁路芜宣段和芜屯公路通车运营后均有举行沿线物产展览会,“满陈沿线各县之展览品,不下一千余件之多,琳琅满目,俱属珍贵之品”[23],借以宣传和推销各地物产,使“皖境之米、茶,浙境之茧、丝,以前外销而苦于转输不便者,至是可畅运无阻矣”[24]。1934年,芜湖的稻产量325万石,产值975万元,行销烟台、上海、广州等地;小麦产量6.2万石,产值46.5万元,行销上海、宁波、潮州等地;菜籽产量16万石,产值144万元,销本埠油厂,产油行销南京、上海、宁波等地[24]。公路、铁路贯通后促进了各地原料和制造品的在市场上的流通,使得区域间的贸易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进而振兴了实业,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
地处长江之滨的芜湖自近代开埠通商以来,迅速发展成为皖省乃至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埠之一,“芜湖有廉价材料,廉价工人,廉价食物,且极丰裕,专待现世之学术与机器,变之以为更有价值之财物,以益人类耳。”[25]芜湖的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以及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而欲行发展之事,建设与完善基础设施必应首当其冲。1934年芜湖经过修筑新道路、整理旧街道、开辟新市口、建设新公园、兴修铁路公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区内交通日益便利,改变了城区面貌,优化了城区道路体系,便捷了城区内外的沟通;拓展了城区空间,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丰富了其日常生活;大江长河外又有公路与铁路错综连贯,亦加强了其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带动了区域间特色商品的贸易往来,增强了其作为长江重要港口和商品集散中心的商业功能优势;同时为1935年芜湖市政府推行“大芜湖建设计划”奠定了一定基础,有效地推动了芜湖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