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孔丰
声音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早在《尚书·尧典》中,即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之说,初步将诗歌与音乐声律联系起来。南朝齐梁时期,沈约创立“四声八病”之说,刘勰《文心雕龙》专列《声律》篇,诗文声律论由此确立。此后,有关诗文声音的言说反复出现,益加丰富,而且往往融汇了“文气”说,其中唐代韩愈倡言“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影响后世甚大。明清时期,诗文的声音问题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明代,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推崇格调,于诗文的声调、韵律,覃研精思,辨析入微,卓见迭出,启示来哲。清代,服膺唐宋古文家文气论和明七子格调论的桐城派,于声音问题格外关注,姚范、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张裕钊、姚永朴等桐城派名家,倡言声气,微言精义,窥文章之奥,悟神妙之境,声动文坛。
桐城派的声音理论,是其文论思想的特色所在。它实际上吸纳了以往诗文声律论、神气论以及其它文论的精髓,并加以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之言。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声音成为枢纽要素,处在精粗之间,连通着神气和字句。“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刘大櫆《论文偶记》)桐城诸老认为,通过不同的诵读方式,在字句中可以抓住音调、节奏,进而在音节中可以把握古人的神气、情思。这样的话,神气不再神秘,揣摩体悟,自有路径可循;作文不再无法,缀字成篇,自有一定之律。总之,从声音证入诗文,成为桐城派奉行的圭臬,影响深远。直到民国时期,受过桐城文风滋养的朱光潜仍然说:“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散文的声音节奏》)
学界对桐城派的声音理论,一直有所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就研究现状来看,有个案研究,专门针对某一位作家的声音理论问题展开探讨,其中以研究刘大櫆的“神气、音节、字句”说最为显著;有宏观研究,细致研讨桐城派“因声求气”说的理论源流、内涵意蕴、诵读方法、价值意义、接受影响等问题。不过,鉴于桐城派声音理论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此论题仍有较大的研讨空间。
本期刊发的叶当前教授的论文《姚永朴的声律论》,是桐城派声音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姚永朴是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人物,民国初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撰《文学研究法》,可谓桐城派文学理论的系统总结。此书仿《文心雕龙》体例,共计四卷二十五篇,卷三有“声色”一篇,阐述了他对文学中声音与修辞的看法。目前,杨福生、慈波、魏世民、许结、王鸿莉、刘顺利、常方舟等学人,虽已先后对《文学研究法》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揭明了此书的体例特点、征引文献、意义与地位等问题,但对其中“声色”“神理”“格律”“气味”等篇,尚缺乏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叶教授的论文独辟蹊径,视角独到,单独拈出“声色”篇,着重围绕姚永朴对诗文之“声”的理论阐释,专门展开具体而充分的探讨。他认为,姚永朴的声律论,讨源于经学,着眼于诗文的节奏、声调、抑扬等问题,是对从齐梁声律论、唐宋古文家养气论到桐城派文人音节声调论的理论总结,“在这个意义上说,姚永朴是桐城派声律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个认识,进一步验证并彰显了《文学研究法》的集大成特征。
这篇论文,不仅为我们研究和阐释桐城派的文论范畴提供了独特视角,还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延伸出一些有意味的论题,比如姚永朴的“声”论与“色”论的关系,桐城派的声色论与神气论的关系,桐城派古文声律与诗歌声律的异同问题,等等。在今后的桐城派研究中,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值得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