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及楚平。宋成公如楚,还,入于郑。郑伯将享之,问礼于皇武子。对曰:‘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丰厚可也。’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1] (P218)其中“享宋公有加礼也”的读法存在分歧。几种有代表性的读法如下:
(1)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享宋公有加’,绝句,‘礼也’一本无也字,读则总为一句。”[2](P236)即此句应读为“享宋公有加礼”。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读为:“享宋公,有加,礼也。”[3](P467)
(3)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左传》读为:“享宋公有加,礼也。”[1](P218)
三种读法,争议主要出现在“有加”之后是否断句。通过考察先秦、两汉典籍中“有加”的分布情况,我们认为《经典释文》所提供的读法“享宋公有加礼”更加符合语法规则和语言事实,较为妥当。
在《左传》等先秦典籍中“有加”共出现了16次,其中“有加”之后有“X”的句子共有11例,“X”多为“加”的宾语(少量为补语);“加”主要表示“增加”,“加X”表示“X有所增加”。如:
(1)司宫设宾席于户西,南面,有加席。(《仪礼·太射》)
(2)老有加惠,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3)朝而献功,于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谋其不免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4)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晋侯享之,有加笾。(《左传·昭公六年》)
(6)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庄子·外篇·山木》)
(7)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8)于是破斄之臣,东邑之卒,皆有加利。是上独擅名,利下流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9)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0)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管子·小匡》)
(11)谷反准,赋轨币,谷廪重,有加十。(《管子·山国轨》)
以上各句中的“加X”都是“有”的宾语。如“加惠”表示“恩惠有所增加,非同一般”,“加礼”表示“礼遇有所增加,非同一般”。
当然,先秦典籍中,也有在“有加”之后断句的特殊情况,共有6例,又可以区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受事置于“有加”之前,起凸显、强调作用。例如:
(12)今豆有加,下臣弗堪,无乃戾也。(《左传·昭公六年》)
鲁国季孙宿出使晋国,晋侯以特别高的规格招待他,季孙认为晋强鲁弱,以小事大,如此礼遇,让他不敢接受,所以拒绝。“豆”是古代盛装肉食的器皿,“豆有加”即“有加豆”,将“豆”置于“有加”之前,可以起到凸显、强调作用,表达接待规格高于常礼。
2.“有加”之后有“焉”字。例如:
(13)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礼记·文王世子》)
古汉语中的“焉”虽然多用作虚词,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具有指示作用,相当于“……地方(或方面)”等意思。梅广《上古汉语语法纲要》说:“出现在句尾的‘焉’,往往被人忽略,以为是一个语气词,跟句子其他部分无关,其实大谬不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有指示的实义的,并非单纯的语气词。忽略了‘焉’,往往会使句义不完整,甚至产生误读。”[5](P26)例(13)的“焉”,指上文所述文王侍奉王季之事,“不敢有加焉”指武王完全遵循文王的做法,不敢稍作增加。
3.根据上下文的省略。例如:
(14)寡君寝疾,于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左传·昭公七年》)
(15)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左传·昭公二十年》,又见《晏子春秋·外篇上第七》)
(16)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礼记·王制》)
根据语境,例(14)“有加而无瘳”的句意为“病有加重”,此句因为受字数和节律的限制,在不影响语意的情况下,出于简省、经济的目的,“有加”之后不需要“X”。例(15)中“于先君”表示比较,根据“吾事鬼神丰”,我们可以推断出“有加”之后省略了“丰”。例(16)中,根据上下文“一命卷”“不过九命”,我们可以推断出“若有加”之后省略了“命”。以上诸句,我们根据上下文,大多可以推断出所省略的内容“X”。所以说,若“有加”之后没有“X”,必须具备省略的条件;否则,句子的语意不完整。
很显然,《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享宋公有加礼也”一句和以上几种情况均不相同。它既没有提前的受事,也难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有加”之后有所省略的“X”,所以不能在“有加”之后断句,读为“享宋公有加,礼也”或“享宋公,有加,礼也”。所以说,此句中“有”的宾语必然是“加礼”。
张谊生《试论“有加”的附缀化与“X有加”的构式化》一文说:“从‘有加’的源义来看,‘有’是具有而存在,‘加’是‘施与而增加’。一开始,‘加’不是‘有’的直接成份,‘加Y’才是‘有’的宾语。”[5](P302)从先秦共时语言系统来看,“有加”尚未组合成词,“加”是一个及物动词,通常需要宾语。除特殊情况以外,通常出现的是“有加X”结构,“X”是“加”的宾语;若没有“X”,“有加”的语意不够完整。故“享宋公有加礼也”读为“享宋公有加礼”更加符合语言事实(“也”可能是传抄过程中的衍字)。
汉代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过渡时期,与先秦相比,汉代在语言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两汉典籍中 “有加”逐渐词汇化,成为一个词。“有加”在两汉典籍中共出现了16次(包括对先秦典籍的引用),其使用情况也更为复杂,既有对先秦用法的沿袭,表现为“有加X”结构仍然存在;也有显著变化,即“有”与“加”经常共现,由于节律的关系,逐渐词汇化,从而跨层组合成为一个词。因为凸显、强调等原因,“X”往往前移至“有加”之前,成为“X有加”结构。
先秦时期,汉语词汇大多为单音节词,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这样,有些“有加X”结构中的“X”变成了双音节的词或词组,但仍为“有加X”结构。如:
(17)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作,为也。有加其度也。(《谷梁传·僖公二十年》)
(18)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言新,有旧也。作,为也,有加其度也。(《谷梁传·定公二年》)
(19)掖庭见亲,有加赏赐,属其人勿众谢。(《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
“其度”“赏赐”均为双音节的词组,“其度”意为“它的规模”,“有加其度”指比原来的规模有所扩大。 “有加赏赐”也是“有加+双音节”结构。在“有加赏赐”之中,“有加”已经开始词汇化。
和先秦相比,在“X”成为双音节的基础上,两汉“有加”用法的显著变化是“X”移至“有加”之前的情况增多,出现了多次“X有加”结构(“X”为多音节的词或词组)。“X”移至“有加”之前,与汉语词汇由单音节为主向双音节为主的演变趋势有很大关系。现代汉语中“有+VP”结构比较少见,如必须说“有吃的”“有穿的”或“有吃有穿”,而不能单说“有吃”或“有穿”,往往需要将“有”后的“VP”名词化,或改换成其他说法。相反,上古汉语中 “有+VP”结构并不少见,如《中庸》中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中的“有弗学”“有弗问”等即是“有+VP”结构,“有”表示“存在、具有”。后来随着语言的演变,这一结构慢慢减少。
“X”移至“有加”之前还跟受到节律的制约和影响有关。“X”由单音节变成双音节,“有加X”成为四字结构,根据汉语的习惯和特点,其节律通常为“2+2”结构,由两个自然音步构成。 “有”“加”两词经常共现,由于节律的关系,两者从而跨层组合成为一个词。举例来说,如“有加赏赐”实际为“有+加赏赐”,由于受“2+2”结构的节律影响,遂成为了“有加+赏赐”这一结构。同时,因为表达的需要,“X”往往前移至“有加”之前,可以起到凸显、强调等作用,这样“有加X”就成了“X有加”结构。如:
(20)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贾谊《新书》,又见《汉书·贾谊传》)
(21)明年,两单于俱遣使朝献,汉待呼韩邪使有加。(《汉书·匈奴传》)
(22)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比为太尉黄琼所辟,礼文有加。(应劭《风俗通义》)
(23)王若曰:“祖祭公,予小子虔虔在位,昊天疾威,予多时溥愆。我闻祖不豫有加,予维敬省。不吊天降疾病,予畏天威,公其告予懿德。”(《逸周书》卷七)
例(20)和例(22),跟上文所举“豆有加”情况相似,受事“礼文”“德泽”置于“有加”之前,意在凸显和以前大不一样、有了很大的提高。例(23),“不豫”指尊长的疾病,“不豫有加”意为“病情加重”。《简明中国古籍辞典》说:“其(《逸周书》)述作年代,早出者先于《左传》,晚出者延至汉晋,其中多出战国间人拟作。”[6](P61)根据“有加”的使用,我们认为《逸周书》中的此篇可能作于汉代。
值得一提的是,例(21)中的“汉待呼韩邪使有加”和“享宋公有加”结构基本相同,两句皆为“(名词)+动词+名词+有加”的形式,但是由于在汉代“有加”已经词汇化,所以两者并不是都从“有加”之后断句。另外,两句中的动词有所不同,“待”是施受同辞,动作涉及施、受双方,其词义就施事来说是“对待、招待”,就受事而言是“获得的待遇”。“汉待呼韩邪使”意为“汉朝给予呼韩邪使的待遇”,置之于“有加”之前凸显了待遇的非同一般。“享宋公有加礼”中的“享”则不同,动作只涉及施事,“享宋公”的语意只可理解为“宴请宋公”,若将其置于“有加”之前,语意不够完整。所以,“享宋公有加礼”按照“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和“晋侯享之,有加笾”(《左传·昭公六年》)的读法,更加符合语言事实。
以下两例“有加X”结构中的“X”都是单音节词,“有加”却不是一个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对“有加X”句序的影响很大。
(24)纳徵词曰:“吾子有加命,贶室某也。”(班固《白虎通义》)
(25)甲乙有支干,支干有加时。(王充《论衡·诘术篇》)
例(24)为引用前代文献,《纳徵词》的创作年代应早于汉代,“有加”之后出现的仍为单音节词。例(25)中,“加时”是“有”的宾语。
跟先秦类似,两汉典籍中也有省略“X”的情况。如:
(26)郑子产聘於晋。晋侯有疾,韩宣子逆客,私焉,曰:“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并走群望,有加而无瘳。(王充《论衡·死伪篇》)
(27)位过招殃,灵督其,风疾恍忽,有加无瘳。(应劭《风俗通义》)
(28)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怀黄支,唯西方未有加。(《汉书·王莽传》)
(29)曰:大旱者,阳灭阴也。阳灭阴者,尊压卑也,固其义也,虽大甚,拜请之而已,无敢有加也。(董仲舒《春秋繁露》)
其中的例(28)和例(29)两句,均含有否定意义,两句均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出省略的内容。
另外,如果有疑问代词置于“有加”之前,也不需要再出现“X”。如:
(30)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31)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汉书·武帝纪》)
上古汉语中,疑问代词置于动词之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法。
“有加X”和“X有加”结构的语意基本相同,均表示“在‘X’方面有所增加或非同一般。”通过考察上古汉语中 “有加”的使用和演变情况,我们发现先秦时代“有”的宾语不是“加”,而是“加X”。两汉时期,由于汉语双音节词的数量增加,“有加X”中的 “X”多为双音节的语言结构,因为节律关系,“有加”结合得更加紧密,逐渐跨层组合而成为一个词。有时为了凸显、强调等表达的需要,“X”往往移至“有加”之前,且成为一种习惯,影响至今。从先秦到两汉,在一些情况下 “有加”之后没有出现“X”,但根据上下文,“有加”之后所省略的“X”仍然可以推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