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曼古丽·阿卜力米提,全佳松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中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校将工作重点尤其放在 “立德树人”方面。[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获得感” 已经成为时代对教育改革的新目标。2019 年3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化改革相关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方案必须要体现出足够的“含金量”。 而教育对象的“获得感”则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认为自己有所收获和成长的正面感受。[3]在现今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全面发展的背景下, 高校政治教育要让学生有“获得感”就必须进行创新。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体,其自控力与辨别力的缺乏,致使其易受网络负面信息的干扰。因此,深入挖掘大数据内在价值,合理应对大数据风险挑战,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关键。
充分发挥大数据功能, 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如何实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互联网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行业、经济与时代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教育领域的战略资源之一。 大数据技术意味着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及产生的机制都与以往有所不同,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浪潮的冲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与这种变革相适应,要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得教育的智慧,让学生真正受益并产生“获得感”。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网上购物、交友、学习等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时代大学生在丰富生活方式、拓展交流渠道、提升生活品质、更新学习模式等方面无疑提供了技术支持, 将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
房广顺、李鸿凯认为,“获得感”是一个复合词,是由“获得”和“感”两个基本维度构成。 “获得”是指客观层面的取得或得到,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获得”之后的触动和感觉,是一种正向的主观感受。[4]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终端与渠道接收方方面面的信息,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与诉求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提供新渠道。 与此同时,大学生个体发展与需求的差异性,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可帮助高校通过终端平台及时有效地了解思想动态与差异需求, 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新渠道。
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藏性, 可帮助大学生有效消除戒备心理, 提高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发声的意愿性与真实性。通过大数据技术,也能够直接有效地分析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变化,把握其思想动态。依托大数据技术, 高校能够及时追踪和记录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变化, 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与教育方法,做到量体裁衣,私人订制,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精准化改革,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主要表现在知识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获得感”以其个体性、持续性、共享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数据技术是把双刃剑,在为高校提供应用价值的同时, 也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风险和挑战。
数字化时代,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处在形成时期, 具有不稳定性。 主要表现为易受不良思想影响,在面临各种情况时不能用正常的思维思考问题,常常做出过激或偏激的处理,导致事态更加严重。如有的学生一旦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对社会不满或者敏感偏激的内容, 在传播迅捷的大数据时代就极易影响他人, 进而削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上的“获得感”。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口头授课、板书记录等,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需求。 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如继续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就无法实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加深大学生对课程的印象,也难以激发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以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品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难以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这里的“情感体验”具体是指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产生的情绪、情感层面的主观感受。[5]而这些要素也是对于其能否拥有“获得感”的关键因素。情感以鲜明的倾向性与强烈的效能性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随时能获取各种需要的信息, 但来之容易的信息无法让其体会实质参与得来的“获得感”。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程度不高,教育本身缺乏足够的“人情味”,多停留于枯燥的理论层面,难以唤起学生感性层面的共鸣。
大数据时代,高校应坚持将思想引领作为根本,以大数据技术为抓手,深入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实践路径,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进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目标。
学者陈灿芬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其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其三,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6]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的肆意传播会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较差的思维模式, 在面对网络上各式各样的信息资讯时, 思想认知状况及思维方式较不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盲目跟从、盲目学习,在不具备辨别能力时, 很难根据自身经验与思维认识做出正确选择,所以加强思想引领十分必要。
第一,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时政要闻等各类涉及当代社会、当代学生、当代百姓方面的资讯,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建, 制定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的策划方案。在授课中,教师应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向,积极引导学生正向思想构建,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与此同时,要建立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并逐渐搭建完善的教育平台, 让学生在课后也能根据自身学习需求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 积极引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获得感”。
第二,培养数据意识,发挥数据优势。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合理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充分理解大数据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提高存在感、价值感、参与感,是当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例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授课中,可以将思政教育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的优势,结合相关音频视频内容,筛选适合学生思想成长的内容进行播放讲解,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非被动灌输,引领学生价值认同,在学习中产生“获得感”。
大数据时代,数据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而教育领域也需要充分运用好数据资源。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珍视的人才来源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是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成效的重要群体。
第一,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大数据时代,将教学课堂与时代背景适时结合,开发新型思政教育课程会得到学生的大力推崇。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这种新型的思政教育课堂,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以此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第二,优化教学环境,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 每个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 正确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语言,是当下高校创新教育的关注点。在高校教育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允许学生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可根据自身综合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就会有能力上的“获得感”。高校还要根据情况的适时变化, 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网络论坛中都要积极发表正向言论, 以此提升自己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高校教师在授课中, 要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 合理挖掘学生兴趣所在, 及时更新传统教学方式,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创建温馨友好的教学环境。高校还要保证教育内容与现实的高度贴合,注重唤起学生理性层面思考与感性层面共鸣, 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并由此产生“获得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 终归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面向人民。大数据时代,网络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交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网络社交途径来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进行准确传递。
第一,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虚拟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空间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虚拟空间中人的思想品质与现实空间中的思想品质是协调共存的。[7]大数据时代的虚拟交往有着大数据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其不良信息的影响,以平等、互信、开放、共享的虚拟交往观念促进人际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实现人际交往的“虚实和谐”,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现今网络时代,人们都习惯首先使用网络途径来进行交流沟通, 这对于人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不断对其身心发展状况予以足够的关怀, 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决现实困惑、 身心问题的引导作用。“获得感”本身就体现为一种心理现象,其影响因素又分为内部与外部两种。[8]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必须以大学生在教育中实际受益为基础,这样的“获得感”不仅涉及到优质的教育内容,还与大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有关。 美好的事情总是能让人产生心理期待, 同时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期待也必须源于其感受到的实际效用,即合理引导大学生心理认知,从而让教育供给与学生实际教育需求更为契合。
据统计显示,在人们情绪中,“愤怒”的情绪占比最高, 是人们的主导性情绪, 且根据相关心理学理论,人的“愤怒”情绪往往意味着自身有强烈的诉求或者行动企图,如果未进行合理解决,则可能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9]因此,通过合理引导学生的心理认知感知,对这些非理性情绪进行有效的情绪引导和心理疏导,克服情绪不稳定并培养理性思维方式也是大数据时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之一。
第二,强化社会实践,实现价值认同。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生活本质上都具有实践性,而真实的社会生活必须以实践引导理论, 容不下妄想与神秘主义的存在。对于真理而言,唯有实践能够将其检验证明。因此任何理论、观念都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为人所真正接受认同, 而非仅凭外界的强制灌输。 在高校,长期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及厌烦心理, 所以要适当结合实践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的校党委、校团委或学生处等相关部门, 可适当开展校园主题思政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提升政治素养,产生真实的“获得感”。如定期举办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思政教育理论知识, 主动索取思政教育的资源和内容,与教育者沟通互动。 这样,学生就会从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去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正是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并产生“获得感”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