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寒冰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浦东新区 202199)
蔬菜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都市民生、推进绿色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显示出其越来越重要的产业地位与优势。目前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郊第二大蔬菜生产基地无论在种植规模还是在上市总量上,都已位居上海前列。为进一步凸显服务民生功能,确保蔬菜产品尤其是绿叶菜的有效供给,推进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发展,针对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大、生产成本高、农机化程度低、流通上市组织化环节不畅、经济效益难以保证等制约上海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上海市浦东新区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制定“3年行动计划”,并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浦东新区蔬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有效贯彻执行“菜篮子”工程的生产供应责任制,以推进新一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抓手,按照农业“三区”布局规划,稳定现有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扩展增量菜田,坚持绿色质量安全生产,对接农业产业化联合发展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保障蔬菜产能、品质与效益,实现“菜篮子”保供稳价与民生安定。
坚持“一稳三增”:稳定全区现有4 000多hm2常年菜田和其中2 567 hm2绿叶菜菜田和27万t绿叶菜上市量的最低保有量,以销引路,调粮增菜,有计划地调增1 333 hm2常年菜田,增建一批高标准设施菜田,扩增一批实力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蔬菜产品产得出、收得上、卖得掉、效益高的合作互利共赢新机制。
采取综合有效措施,通过调控指导性计划、稳定加码扶持政策、管控1 200 hm2财政性设施菜田考核奖励、分批宜机化更新改造老设施菜田、推进绿色安全高质量生产、以提升农机化程度为核心降低生产成本、创建产业化新型营销模式等途径,稳定现有4 000多hm2常年菜田和其中2 567 hm2上海市计划绿叶菜生产面积。当前正值政策修正期,争取对现有蔬菜生产性补贴只增不减。同时,管好全区300多家合计2 000多hm2的各类“菜园子”生产基地,坚持1 200 hm2财政性设施菜田“菜田菜用”。全面推行以蔬菜绿色防控、改土修复、水肥一体化与废弃物处置利用为重点的绿色高质量生产方式,有计划地实施“机器换人”农机化示范,切实解决机械化程度低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全力抓好质量安全监管,推进绿色认证、质量合格证制度、安全信用与放心的基地建设;提倡和引导发展减少流通环节的农商对接、产地直供与网络营销新模式,以提质、降本、促销、安全、增效为目标,提升生产效益,保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规模化蔬菜核心基地和浦东新区蔬菜龙头企业的产销优势。
在管好、用好现有设施菜田的基础上,以农业“三区”布局规划为导向,以蔬菜保护区(保护镇)为重点,加快土地流转,建设一批形态功能好、设施装备先进、绿色环保、宜机化信息化程度高的高标准设施菜田产业区、产业带和产业园。引进和培育热爱农业、信用度好、有发展前途、有产销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致力于高标准设施菜田的建设、经营与拓展,力争3 年新增设施菜田200 hm2。按照现代农业高标准设施装备标准,对使用年限长、设施陈旧、不利宜机化作业的设施菜田有计划地分批做好改建或重建工作,全力提升设施菜田农机化作业水平。
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与农业经营结构“双轮驱动”对接战略。以2020 年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增种、抢种、保供绿叶菜为契机,有计划地调整或优化粮菜种植结构,引导有意愿、有生产经营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调粮转菜”,把部分粮田逐渐调为常年菜田;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政策扶持为动力,积极引导有能力的商业集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一些优质主体对接各类蔬菜生产基地,组建一批产销利益紧密、合作互利的实力型产业化联合体,把分散的社、场与户有效地组织起来,抱团合作,以销促调、以销转菜、以销增效,形成专业分工、上市有路、生产无忧、互利共赢的良性发展新机制。
以政策导向调动蔬菜生产者与经营者的积极性。一要稳定现有常年菜田的各项生产补贴政策,努力做到只增不减;二要对新增的常年菜田共享各项生产性补贴;三要积极落实实施蔬菜绿色高质量生产的各项政策,力争在农机装备、设施宜机化改造、绿色防控等应用技术上有创新突破,切实保障蔬菜生产提质降本增效;四要优先支持或安排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树立现代蔬菜产业新标杆;五要组织菜农参与各项蔬菜类政策保险,降低自然或市场风险;六要优先鼓励和支持各类蔬菜产业化联合体进行促销经营,提高物流、冷链和信息化装备水平,大力实施营销补贴和促进产业化发展的各类政策;七要规范落实有关设施农用地的政策,给规模化设施菜田的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