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福建省福安市农业农村局,福建 福安 355000)
福安生姜种植历史悠久,生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 hm2以上[1],是福建生姜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福安地区的姜农采用促成、半促成等多种栽培方式,实现了生姜周年生产、均衡供应,促进了当地生姜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姜繁育体系不够健全,福建生姜产区的大部分生姜用种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劣质的种姜常给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当地相关农业部门在海拔400 m 以上的山区建立了生姜繁育基地,利用山区昼夜温差大、气候适宜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种姜,为沿海平原生姜产区提供优质的种姜。种姜产量约2 000 kg/667 m2,2019年市场售价7元/kg,产值约1.4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福安地区的生姜主栽品种为福安竹姜,近年来从广西和四川引进了大肉姜、白口姜等品种,以满足不同种植模式和生姜深加工的需求。
福安竹姜为福安地方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5~85 cm,分枝较多;根茎表皮淡黄色,肉质蜡黄色,芽和叶鞘基部鳞片淡红色;根茎纤维少,块细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辣味适中,风味好,嫩姜宜深加工[3];单株根茎重500 g左右,产量约2 000 kg/667 m2。
白口姜为四川地方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约93 cm;根茎肥厚适中,嫩姜表皮和姜肉为淡黄色,鳞片紫红色,肉质脆嫩,纤维少,辣味适中;单株根茎重400~500 g,产量1 500~2 000 kg/667 m2。
大肉姜为广西地方品种。该品种株高85 cm左右,高的达1 m以上;根茎肥大,姜肉淡黄色,粗纤维少,辣味适中;喜阴湿,怕涝,单株根茎重550 g左右,产量2 000~2 500 kg/667 m2,高的可达3 000 kg/667 m2以上。
在海拔400 m 以上的山区,选择平整向阳、交通便利、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微酸性,3 年内未种植过姜科作物的地块作繁育田,前作最好为单季稻[4]。前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烂叶,春节前后选晴天深翻晒白,移栽前1 个月精耕细整2~3 次。整地筑畦宽2~3 m,挖好隔畦和四周排水沟,沟深30~40 cm、宽15~20 cm。移栽前1 周,横向开种植沟,筑垄宽35~40 cm、垄高35 cm、种植沟宽20 cm,沟内均匀撒施优质饼肥80 kg/667 m2、草木灰100 kg/667 m2,肥土充分拌匀。
生姜繁育用种采用上年度繁育基地繁育的优质姜种,若从外地调运姜种,需了解种姜来源。选择生长整齐、无病虫害、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生姜作种,经消毒、晒姜、困姜,淘汰弱质姜种[2]。
将姜种切成单个重70 g左右的种块。3月上旬苗床上铺设30 cm厚稻草等酿热物,稻草上排放生姜种块(厚度约20 cm),然后覆盖5 cm 厚细土和20 cm 厚稻草,最后覆盖薄膜进行催芽。催芽期间苗床温度保持22~25 ℃,超过28 ℃时揭膜降温。25~30 d后,生姜种块即可长出壮芽。壮芽标准:芽身粗壮,顶部钝圆,长约2 cm,粗0.8~1 cm,芽基部已长出不定根。
通常芽苗达到标准后即可移栽至大田,如受天气等影响不能移栽时,可在保温性好的大棚等设施内进行假植。每个生姜种块选留1 个健壮的芽(定芽),其余的抹除,然后将生姜种块紧密地排放在苗床上,覆土厚2 cm,覆盖稻草和薄膜。姜芽假植后应加强肥水和温度管理,待苗高15 cm左右时移栽至大田。假植不仅可调节移栽时间,还可剔除病苗、弱苗,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福安市山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选晴暖天气移栽。单行种植,按株距20 cm 将种姜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姜芽方向保持一致,然后覆盖细土厚3 cm,栽植密度约5 000 株/667 m2。如假植的姜苗长势不一致,应按姜苗的高矮、强弱分片移栽,以利后期的田间管理。
生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应根据生姜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特点进行追肥。苗高30~35 cm 时追施壮苗肥,用优质粪肥 500 kg/667 m2稀释 5~6 倍浇施,或用尿素 10 kg/667 m2兑水 1 000 kg 浇施;7 月中旬,生姜长势逐渐转旺,养分需求量大,追施优质饼肥50~60 kg/667 m2、优质复合肥15~20 kg/667 m2;8月底,植株长势较弱的田块施复合肥20~25 kg/667 m2,长势旺盛的田块可酌情少施或不施。生姜生长期间应及时清沟排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中耕培土可促进姜苗肥厚充实、芽座粗壮,生姜生长期间需进行多次中耕培土。姜苗高30 cm 左右时,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浅培土1~2 次。为避免伤根,福安地区姜农使用专用的小铁铲进行前期的浅培土。株高40~50 cm或生姜分枝接近地表时进行高培土,将垄上的土培在种植沟,使垄变成沟、沟变成垄,垄高20 cm后一般不再培土。
生姜病虫害主要有姜瘟病、斑点病和姜螟等。除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姜、清沟排水、增施有机肥等农业防治措施外,大田生长期间还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1)姜瘟病: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在病株1.5 m 范围内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灌根,再用姜瘟净500~600倍液喷雾,连续防治5~7次。(2)斑点病: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300~4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8 d喷1次,连续防治3~5次。对发病较重田块的发病中心需重点喷雾。(3)姜螟:发病初期喷洒2.5%功夫乳油2 0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连续防治2~3次。
福安市山区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中旬,种姜应在初霜前收获,可在保证不受冻害的前提下晚收,以促进种姜老熟,提高种姜的产量和质量。种姜收获前半个月停止浇水,发现田间有病株应及时挖除。宜选晴天土壤较干时收挖种姜。将收挖后的种姜剪去茎叶和根须,晾干种姜表皮水分后藏窑。若遇雨天,可将种姜摊晾在室内,种姜堆厚30 cm左右,上盖湿润细沙(5 cm厚)保温保湿,待天晴时再进行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