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友
(濉溪县机电排灌管理站,安徽 濉溪 235100)
中小型泵站是淮北平原区比较多见的水利工程,规模一般不大,但对当地防汛抗旱、农田灌溉和经济发展作用较大,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由于规模不大、建设年代较久、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技术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不够规范,致使运行管理及效益发挥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濉溪县中小型泵站设备现状及运行管理情况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濉溪县现有中小型排灌站10座,装机总容量2379kw。其中6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以排为主、排灌结合,装机容量1870 kw,从1996年开始先后在省排灌总站的指导下对6座泵站进行了优化技术改造;2010年对濉溪县北淝河流域内低洼地区的低标准泵站进行优化合并重建排涝泵站4座,装机容量509 kw。中小型泵站是濉溪县水利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濉溪县防洪排涝、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致富发挥了很大作用。
通过对北淝河4站及周庄、岱桥、五里郢、黄桥、小李沟、王庄等电力排灌站的调查研究,发现运行管护中存在问题如下:
(1)机电设备老化、能源不良。机电设备是泵站的核心部分,泵站的运行效率主要决定于机电设备性能优劣。全县中小型泵站经过十几甚至几十年的运行,叶轮轴承磨损严重,电机与水泵不同心,震动和噪声较大,导致机泵的效能下降,达不到水泵工作高效性能区;由于泵站多数处在偏远地区,距离变电所较远,以致末端电压较低,运行设备长期处于低电压状态下运行,造成配电设备和机泵设备起热,绝缘性能下降、寿命缩短、增加能耗。
(2)信息自动化程度不高。全县泵站建设年代较早,规模较小,自动化程度较低。机泵为手动启闭,缺少自动启闭及信息化控制设备,没有建设信息化总控制室,不能远程监控、自动采集运行数据,很难进行全面远程管理,实行高效调度。
(3)管理人员管理技能需提高。全县泵站现有管理人员56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本科学历仅5人,大专学历3人,高中毕业5人,初中毕业43人;多数是1986年前后接班,机泵操作维修能力尚可,但运行管理水平不高,总体业务水平较低;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不够规范,做到高效规范管理有一定难度。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培训,提高管理技能、规范管理行为。
(4)维护经费不足。县里每年投入维护资金不多,不能满足良性运行的需要。部分机泵带病运行,有些部件不能及时更换,增加安全隐患,需要添置材料、更新的设备都需要资金,如果保证泵站良性运行,应当加大管护资金投入。
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如下:
(1)改造硬件设备。由于原设计规划面积小,排涝标准低,机电设备老化,影响运行效果,需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依据现行规范标准、《濉溪县水利综合规划(2012-2030)》等的要求,对泵站进行测试,监视设备运行状况,为实现科学管理提供支撑,制定经济运行方案,建议:架设防汛供电专用线路,解决末端低电压、拉闸断电问题;修建北淝河王大路东、西站自排涵,更换陈集站700ZLB-125立式轴流泵3台,YL315M-10型75 kW立式异步电动机2台;马沟站更换250 kVA的电压为10±5%/0.4kV的S11-M-250/10型变压器1台;五里郢电站更新为3台600ZLB-125(叶片安装角度+2°)立式轴流泵,3台75kW电机;黄桥电站更新为5台套500ZLB-70泵配Y280M-6-55kW电机;小李沟电站更新为10台20ZLB-70轴流泵,配套10台Y280-6-55kW电机。通过改造,可提高灌排效益、节约能耗,改善排涝面积0.48×104hm2。
在加强技改同时,重视环境建设,打造现代花园式泵站,跟上全市全国文明城市的步伐;大力引进节能设备,为节水、节电、高效运行创造条件,助力淮北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
(2)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尽快提高泵站的管理水平,每年要逐步吸收专业学校毕业生来充实泵站的管理队伍,加强职工的技能培训。要设有专人抓培训工作,采取以师带徒、现场培训、素质培训、办研讨班、组织泵站管理人员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不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按照水利部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水利)要求,对职业技能应知应会内容进行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学习积极性,鼓励搞技术革新。
(3)加强日常维修与养护。认真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工作,坚持“养重于修,防重于治”的原则,认真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建议3个月组织1次设备小修, 6个月1次大修 ,确保泵站机电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提升机电设备的良好率,保证泵站的防洪与排涝功能良性发挥。
(4)建立管护机制,规范管理。健全管理机构,强化管理人员配备,明确职权范围、制定规章制度。首先要在加强县级管理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各站管理单位及人员配备,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机构职能。其次要制定科学的防洪除涝灌溉灌排定额、机泵运行管理规程、机房管理制度等,严格执行、规范操作。
(5)多渠道加大经费投入。淮北电灌站主要是用于防洪排涝,基本没有水费收入,大修及日常维修管护、能源消耗、人员工资等均需要大量资金,为保证正常运行发挥效益,必须保证经费投入。针对经费不足的状况,应调查研究,根据泵站规模及运行需要,精准编制经费预算,上报有关部门,按时拨发;同时,可根据各站情况,发展泵站经济,增加收入,解决部分开支,如种植、技术输出、商品销售等综合经济。
(6)提高泵站信息自动化管理水平。中小泵站由于规模小、建设不规范、信息自动化设施缺项,采取常规机械设备人工操作,受经验影响较大。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加强泵站管理、较好发挥泵站效益,应考虑信息自动化硬件建设,实现管理转型,开展人员培训,达到远程集中数据分析、专家亲临指导运行、远程进行设备操作的信息化时代。
中小型泵站对当地安全度汛、经济发展、地方稳定作用很大,要搞好泵站运行管理、长效发挥作用,应当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信息自动化程度、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大经费支持,探索市场化经营。高度重视中小型泵站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切实发挥泵站的防洪除涝灌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