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灌区引水入城水资源分析

2021-01-13 07:09唐洪火
关键词:宣城市干渠用水量

唐洪火

(宣城市青弋江灌区管理处,安徽 宣城 242000)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宣城市城区水量、水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开辟新的水源,增加优质供水。

1 城市水系

1.1 水系现状及问题

宣城市主城区有8条天然河沟,分别为宛溪河、清溪河、梅溪河、道叉河、敬亭山撇洪沟、解放河、泥河及连接河。其中宛溪河没有控制性工程,天然径流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其他沟河污染严重,水少、水脏和水流不畅的问题突出。

1.2 补水水源遴选

周边河流主要有青弋江、水阳江等。大型水库、灌区有港口湾水库、陈村水库、青弋江灌区。湖泊及小型水库等蓄水工程有宛陵湖、殷村水库和八里岗水库等。宛陵湖水量较少,殷村水库、八里岗水库为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均在3 km2以下,水量得不到保证。水阳江从城区东部穿城而过,地势低,如从水阳江调水补给西部区域,则线路长,难度大,成本高。大豪水厂位于城区西南,距离较远,运行成本高且规模较小;港口湾水库至城区间无输水渠道,不具备补水条件。青弋江灌区水源为陈村水库(大型),水量丰富,其北分干渠经过城区边缘,利用其多余水资源向城市供水十分有利。

2 引水入城

2.1 灌区基本情况

青弋江灌区属大型灌区,位于宣城市西南方向,高程55m~57m,陈村水库发电尾水及区间径流为水源,集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为一体,受益范围涵盖泾县、宣州区和南陵县部分乡镇。

2.2 灌区水资源分析

(1)水资源量。青弋江灌区总土地面积950 km2,总来水面积约4 800 km2。各区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陈村水库28.28×108m3、陈村-溪口区间4.70×108m3、总干渠区间9.75×108m3、东干渠区间5.31×108m3、其他当地径流6.81×108m3,共计54.85×108m3。

(2)用水量分析。灌区内主要用水有陈村水库发电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河道生态用水及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

陈村水库年最大出库水量为48.18×108m3,年最小出库水量为5.03×108m3,多年平均出库水量为28.79×108m3,发电水量和区间径流共同提供工农业、城镇生活和生态用水。

农业灌溉用水由综合灌溉定额估算,灌区平水年年灌溉需水量为2.24×108m3,保证率P=90%年份灌溉需水量为3.07×108m3。

河道生态用水根据多年径流量资料,采用 90%保证率的最枯月河流平均流量作为青弋江河段(溪口枢纽至纪村电站尾水段)生态基流量为6m3/s。

泾县县城和沿渠乡镇用水全部取自灌区渠道。泾县县城和沿渠乡镇日用水量为10.8×104t。宣城市城区西部供水由大豪水厂承担,总供水规模为10×104m3/d。现状沿渠厂矿、小微企业、学校、居民点自备取水设施从渠道的取水规模为1×104m3/d。2020年青弋江灌区城镇生活和工业总供水量为33.4×104m3/d,合3.9m3/s。

(3)供、用水综合分析。灌区水资源总量相对于灌区面积而言是十分丰富的,即使在大旱年份,来水量减少,需水量增加,灌溉需水仍能得到满足,灌溉保证率达95%,如表1所列。

表1 青弋江灌区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表 ×108 m3

从灌区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水资源弃入青弋江,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综合效益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4) 灌区水质。陈村水库控制断面现状水质为Ⅰ-Ⅱ类,渠道沿途无排污口,水质较好,常年保持在Ⅰ-Ⅱ类。

2.3 引水入城水资源分析

引水入城是引灌区水资源,通过渠道落差自流方式,经总干渠、东干渠、北分干渠和3支渠共计长达108.19km的人工渠道入关庙水库,由关庙水库反调节向宣城市区供水。关庙水库坐落在市区西南郊金坝乡关庙村,是灌区北分干渠3支渠上的小(一)型反调节水库(2015年建成),进水口高程46.13m,死水位37.00m,死库容47.36×104m3,汛限水位45.00m,兴利库容387.13×104m3,总库容527×104m3,来水面积4.12km2,灌溉面积约0.067×104hm2。

2.3.1 关庙水库来水量

根据宣城市1951-2011年降水量资料,通过P-Ⅲ型曲线目估适线,1997年为90%保证率典型年,年内径流参照1997年分配,如表2所列。

表2 来水年径流分配表

2.3.2 用水量分析

关庙水库供水主要包括下游农业灌溉用水、宣城市应急水源及生态用水等。

(1) 灌溉用水量。根据用水调查,水库灌溉面积约0.067×104hm2,以水稻灌溉为主,设计灌溉保证率为95%。依据农田灌溉用水定额,按照不利原则,计算得各月灌溉用水量分配,如表3所列。

表3 各月灌溉用水量计算表

(2)应急供水量。关庙水库作为城市边缘区唯一在全年 (包括干旱季节)能得到充足水量补给的小(一)型水库,在城市应急供水中起到重要作用。

关庙水库除调节3支渠水量用于灌溉之外,每年提供城市用水200×104m3,为宣城市备用水源。根据当地城市生活用水定额140L/人·d,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取10%,调节周期为20d。计算出2015年、2020年、2025年及远景需供水量分别为102.2×104m3、102.4×104m3、182.0×104m3、224.0×104m3,漏损量分别为11.4×104m3、13.4×104m3、20.3×104m3、24.9×104m3,水库供水量分别为113.6×104m3、133.8×104m3、202×104m3、248.9×104m3。

(3)生态用水量。水库提供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沿岸生态用水,雨水季节每月(5~10月)补水30×104m3,其余枯水季节每月补水70×104m3,合计生态用水量600×104m3。

(4)水库损耗量。皖南山区年水面蒸发量为800mm,计算得水库每月蒸发量为5.39×104m3,渗漏量3.70×104m3,合计年损耗水量为109.08×104m3。

(5)补水量计算。关庙水库从北分干渠引水设计能力为4.44 m3/s,保证率为95%。根据用水情况,水库的年来水量小于年用水量,水库年缺水量为1392.98×104m3。关庙水库从灌区北分干渠每天引水3.9×104m3,年引水量1404×104m3,补水量如表4所列。

表4 水库补水量计算表 ×104m3

2.3.3 可供水量计算

水库兴利水位为45.00m,选取初始库水位43.00m,对应库容290.45×104m3,以保证率为95%进行调节计算,得出水库年来水量小于年用水量,水库年缺水量为1392.98×104m3,缺水量由北分干渠引水解决。水库最小水量为88.73×104m3,可满足城市应急供水3d。而渠道每天引水能达28.51×104m3,

完全来得及从引水渠补水,满足城市20d应急供水248.9×104m3的要求。而水库的实际兴利库容为387.13×104m3,也可使当地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综上分析,青弋江灌区多年平均弃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关庙水库可供水量。同时,由于关庙水库相对城区位置较高,距离市区近,无需通过水泵抽取或加压,可自流输送至城区的清溪河、宛陵湖,再下泄至宛溪河流入水阳江,给宣城市城区带来持续性的活水,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

3 结束语

青弋江灌区引水入城工程已成功实施并运行多年,使原本弃入青弋江多余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解决了宣城市周边及城区西南部用水问题,满足了宣城西南部景观打造对水的需求,具有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等显著作用。

猜你喜欢
宣城市干渠用水量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生如夏花之绚烂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Nozzle喷嘴
八旬独臂老人关工路上圆了“入党梦”——记宣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张世清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