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设置和退出机制的研究

2021-01-13 07:09包海玲张晓芳
关键词:权重设置机制

包海玲, 张晓芳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市场、产业结构、社会关注度不断变化,社会、就业市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高校和社会对接的主要桥梁,高校专业的发展应与社会岗位的需求高度契合。自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校忽视自身情况,一味盲目地追捧所谓“热点”专业,开设各种“热门”专业,大学专业设置鸡肋的现象较多。2020年,教育部撤销367个本科专业,其中还有一些是外界看起来十分热门的专业。从高校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教育质量、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供给过剩、供需错配等问题,而最为重要的仍是专业设置方向与社会岗位严重脱节,与经济机构调整不协调。

1 我国现阶段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高校专业的设置必须考虑自身实力和社会需求,贪多求大,盲目开设一些专业只会使教育资源的浪费,毕业生就业率降低,毕业生能力和社会岗位能力脱节。目前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显著,有些鸡肋专业甚是尴尬,部分学科专业布局与社会需求不成正比、与社会发展脱节、与行业发展脱节、与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脱节。

2 建立专业设置和改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建立专业设置调研分析机制

高校新专业设置的同时,要实时监控连续生源不足甚至是停招的专业,及时调整,适时退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一些现有专业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会淡出。

高校在新专业申报之前,应做好大量社会、市场、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专业申报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标准,申报学校需认真研读《安徽普通高校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年度报告,主动服务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建设等多项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大支柱产业,与本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相结合,统筹规划,充分调研,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2.2 专业改革的主要做法

(1)加强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是统筹学校教学育人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环节,应该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提到学院发展,甚至是学校兴衰的高度。特别是近些年招生情况差、就业率低的专业,更是应该建立专业改革机制,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教育结构,力争重新提升专业就业率,从而扩大影响范围,提高生源率。

(2)加强专业合并调整。每个学院专业设置的学科跨度原则上不宜过多,学科类、专业类不宜过分散。对于学院专业设置多的,可用下设系部的思路,将就近专业划分到同个系部。2020年3月,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培养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到有序开展并逐步扩大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联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以此政策为契机,可加强专业合并调整。

(3)加强专业预警退出。按照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的要求,高校开设的专业应有明确市场需求导向,围绕我省经济结构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服务热门产业,确定招生专业和专业培养规模,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型、适用型人才,扩大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专业数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悖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当退出,要建立招生、过程教育、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

3 建立专业退出机制的综合评价体系

3.1 科学定位,优化学科结构

高等学校应根据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进一步强化学科的综合交叉集成,形成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科学的定位、广泛的调研论证,可从根源上避免专业设置的重复性和过剩性。

3.2 设置权重评分机制

建立权重评分机制的原则是,用权重大小来权衡专业的发展的方向。专业权重评分机制的建立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可利用大学生毕业就业平台大数据,收集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度、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毕业生就业薪资水平、及家长对专业的认可度等数据,加以权重评分机制,分析专业的发展。具体权重分析表,如表1所列。

表1 权重分析表

3.3 根据一级指标,分析各种专业情况

各地应建立高校权重评分持续偏低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哪些专业应该减招、停招,让一些持续评分偏低的专业逐渐“淡出”。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应该是市场导向的重要风向标,哪些专业预警、哪些专业退出,是值得广泛调研和大量市场论证的问题。而不是哪个专业“热门”开哪个,哪个专业容易开哪个。

据广泛调研、按照“科学定位、特色办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坚持适应需求、优化布局的原则,一级指标的权重划分小于50%的专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家长不认可的专业(一级指标权重10%)。每年高考结束后,家长们都会给孩子参考专业的选择,家长会考虑到专业的发展前景、专业的就业形势、专业的薪资以及专业的工作环境等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但不能将专业选择简单的和就业相挂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变化也很快,可能当年“热门”的专业,后2年变得冷门甚至过时。

然而家长不认可的专业,也未必不是好专业,有些在家长眼中的“冷门”专业很可能是市场供不应求的专业,高校应加大这些专业的宣传力度,认识宣传的重要性,提高这些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2)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薪资待遇不高的专业(一级指标权重40%)。对口率低、薪资待遇不高的岗位,毕业生就业后很容易离职,就业形势不明朗,对口工作机会不吸引,实践知识大于书本知识,这类专业应及时调整专业建设和改革,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这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岗位质量的适应性。

(3)社会不认可的专业、社会需求度低的专业(一级指标权重50%)。从市场调研、每年的就业情况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专业的增设数量远远超过专业的退出数量,难道高校办学、高校专业开设,都如此契合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市场需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就业情景堪忧,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学生毕业后就业惨淡的可以考虑逐渐退出;连续2年就业率过低的专业也可考虑适当减招或停招。

3.4 依据权重评分,分析退出标准

根据权重评价一级、二级指标,按评分分析哪些专业急需改革、哪些专业需要逐渐淡出、哪些专业需要急需扩大招生范围、哪些专业继续平稳推进正常招生。评分机制分析表如表2所列。

表2 评分机制分析表

一级指标为10分制,评分在8.5分以上的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的热门专业,在7-8.5分之间的是需要进行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计划调整的专业,在5-7分的专业是需要减招、专业整合或者是逐渐淡出的专业,5分以下的专业则是必须立刻退出的专业。

4 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的新形势下,部分高校专业建设、专业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还没跟上新形势,很多高校专业设置都具有雷同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仍显滞后,新兴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国家、地方、行业、企业和高校应保持步调相同,致力于从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外部规律出发,建立系列科学地、合理地专业动态调整、预警与退出机制。各地高校开设专业如果只增不减,一味搞大搞全,会严重影响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我们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中,可以看出,办出特色和质量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
权重设置机制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权重常思“浮名轻”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