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情令》探究网络文学IP大剧的成功开发

2020-12-26 09:38:35樊杨梅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产业链

樊杨梅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011)

2019年腾讯视频播出的电视剧《陈情令》是根据墨香铜臭网络小说《魔道祖师》改编而成的,讲述的是云梦江氏的魏无羡、姑苏蓝氏的蓝忘机在历经生死波折重逢后联手探寻真相、行侠仗义、守护百姓和平安定的故事,这部电视剧豆瓣评分最终获得8.3分的高分,共有66万观众参与打分评价,成为国产史上参与打分人数之最,达到国剧之巅。该剧创造过累计70余次登上微博热搜榜的记录,而播放量超过64.9亿,不仅在影视剧方面大获成功,在动漫、广播剧、游戏、衍生品开发、演唱会、音乐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陈情令》打造了一个几乎涵盖所有泛娱乐类型的IP产业链,出现一种“陈情一出、谁与争锋”的局面,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为成功的IP开发案例。

网络文学IP即为网络文学知识产权,主要指“由网络原创作品版权延伸出来的形象、故事,以及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样式。”[1]现在普遍认为IP诞生于网络文学作品,先前已经拥有一定的人气,在经过影视化改编后,拥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具有可持续开发的商业价值,促使其在产业化方面进一步发展。据《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数据统计,截止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纸质图书出版8135部,改编电影1398部、电视剧1471部、动漫1281部、游戏701款[2],网络文学作品凭借其多元的内容储备与庞大的读者群体,成为娱乐新生态中最具价值的IP源泉。但目前看网络小说IP转化有的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有些却不尽如人意,过分的商业化操作、影视文本缺乏文学性、人物原型呈现的落差都会导致影视剧改编的失败,更无从谈产业化发展。《陈情令》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级IP剧,文章试图通过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以及产业化发展两个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旨在为网络文学IP找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成功要素

1.1 筛选具有正确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优质IP

优质IP是整个IP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优质作品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学内容,体现家国天下、维护正道的大义,还有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歌颂,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作品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获得市场的认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在于价值观的传递[3],《陈情令》的成功与作品中宣扬惩恶扬善、邪不胜正的核心价值观密不可分。作品围绕魏无羡与蓝忘机十六年前的往事以及十六年后发生的事而展开,十六年前云梦江氏的魏无羡在求学时与姑苏蓝氏弟子蓝忘机结下深厚情谊,然而世事变迁,两人遭受生死波折,十六年后,魏无羡与蓝忘机再次相逢,最终一起揭开真相,联手粉碎金光瑶的阴谋,恩怨情仇得以了结,此后,魏无羡云游似海,而蓝忘机担负起天下大任。“锄强扶弱、无愧于心”是魏无羡与蓝忘机共同许下的誓言,也是他们两人一生践行的承诺,小说的主题始终围绕着对正义、善良的颂扬,鲜明的表达了不管一时阴云蔽日而终将真相大白、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魏无羡不畏命运、不畏强权、不畏人言、敢于抗争,散发出浓厚的正能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魏无羡是侠,蓝忘机是侠。

《陈情令》影视剧改编与原著作品剧情高度吻合,成为了近年来还原度最高的一部良心剧,也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陈情令》充分还原了原小说玄武洞历险、血洗小夜天、射日之征等原著中“名场面”,使热度一路高涨。在坚持内容为王,保证原著完整逻辑框架的基础上,编剧改编的时间线使叙事更加合理,顺序与倒叙的穿插叙事,不仅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也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弥补原著篇章间的分散,更加符合观众的思维模式,让未曾读过原著的观众亦可快速进入剧情,最终取得了口碑和利润的双丰收。未来,网络小说改编的IP剧有着广阔的市场,但唯有立足原著,注重细节,匠心制作,才能制胜。

1.2 选角高度吻合,选取优质演员塑造类型化人物

人物原型与最终人物影像的呈现吻合度是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成功与否的重要的标准,《陈情令》将肖战、王一博推到了顶级流量明星的位置,可以说《陈情令》成就了肖战、王一搏,而肖战、王一博也成就了《陈情令》。肖战与王一博在角色上的全情演绎、极为互补的性格作风被观众所津津乐道。剧中注重通过人物命运来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心理历程,在演员选择上有明确的角色定位,魏无羡放浪不羁、有情有义、任性洒脱,而蓝忘机雅正端方、含蓄内敛、外冷内热,依照人物设定制片方选择了肖战、王一博,肖战演技真挚自然,呈现出的人物面貌非常符合原著人物设定,感染力非常强,很容易让别人代入共情他的表演。魏无羡的狂放不羁、古灵精怪、恣意洒脱被刻画的淋漓尽致,面对三千家规时的任性洒脱、面对世俗眼光时的放浪形骸,面对不平之事时的一力承担,面对亲人朋友时的深情厚谊都在肖战的一颦一笑、嬉笑怒骂里得到深深地渲染。

蓝忘机这个角色塑造更有难度,他克制自持,情绪内敛,在剧中台词非常少,而如何演绎这个角色只有靠对眼神、微表情、动作、细节的处理,但在剧中可以看到蓝忘机对魏无羡的兄弟情谊无不体现的丝丝入扣,比如说放孔明兔子灯志同道合时相顾一笑;玄武洞里联手对付屠戮玄武绝不愿自己独自逃离;发现魏无羡修炼邪术,蓝忘机的担心忧虑,种种复杂的情绪,在戏里都进行了细致的处理,分寸拿捏的极好,表现的可圈可点。王一博准确把握住了人物性格核心并对人物经历波折之后的内心情绪进行了细致演绎。

1.3 匠心制造,凸显国风之美

《陈情令》从服饰、造型、道具、布景等方面入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元素,凸显东方文化的厚重、雅致、玄妙、诗意,这也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2018年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国风IP正在成为倍受市场关注的IP衍生的新类型。”

剧组将整部剧架构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利用魏晋风韵来建立整部剧的视觉基础和文化基础,使五大家族所涉及的生活场景、人物服饰乃至道具兵器等都呈现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姑苏蓝氏整体风格体现魏晋时期的士大夫阶层文化,服饰多为宽袍广袖,体现出蓝氏一族的淡雅和中正,色调为淡蓝色,并配以白色云朵的纹样,也体现了他们的循规蹈矩,而其家训为“雅正”,何为雅正?正是国人一直追求的君子之道。余秋雨在《君子之道》一书阐明:“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而‘君子’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4]。而姑苏蓝氏的住处“云深不知处”则凸显了徽派园林的景观特色,设计了大量的庭院、松竹、瀑布来体现儒雅之风、君子之风,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巧妙融于一体。云梦江氏,家族的特色是自由舒朗,强调的是率性洒脱,所以在设计上色调更暖,视觉上也更加开阔,体现楚辞游侠的自由感。所居之处桃花坞本身就是依湖而建,以“莲”为主要元素,大处看正殿、祠堂、居所,小处看座椅、房门、帷帐处处镌刻着莲花图案。据悉,《陈情令》剧组共搭建实景场数多达300余个,建筑面积超十万平方米,这些实景建筑承载了一个个家族悠久的历史、浑厚的文化。

《陈情令》剧组在服装设计方面更是注重细节、匠心独运,除注重服饰与生活环境、人物命运的完美融合外还充分体现鲜明的美学特征,魏无羡在求学生涯时以白色为主,而到后期经历过生死波折后衣着颜色为黑色,来凸显他心境的变化,再加上束发的红色飘带让视觉上更为饱满,也更加张显魏无羡不为世俗所拘的洒脱不羁。再看作品中的纹饰,纹饰是指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出国人的审美特质,魏无羡、江澄在莲花坞生活时,服饰上皆有九瓣的莲花底纹,体现了云梦江氏的自在洒脱;而姑苏蓝氏的服饰上皆有卷云纹,云纹是汉族传统妆饰的纹样,体现了蓝氏的文化传承和德行素养,剧中所有的服饰细节设计均参考了中国传统服饰、美术和壁画等精髓,可以说正是方方面面的精雕细琢才最终成就了《陈情令》这个高规格的大IP。

2 产业链开发的成功要素

2.1 以IP为主导,多元产业联动,致力于全产业链布局

网络文学IP只有经过认真孵化、多元联动才可以成为一个优质的IP,集团公司在IP运营的开端,通过认真研究作品特点和用户心理从而做出总体规划、组建制作团队,根据计划书和影片发行预售等方式融资,并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延展,以精品影视剧打造IP品牌,通过扩窗发行、系列化改编等形式获取收益,在品牌为人们熟知后,继续在动漫、游戏、玩具、服装延伸的各行业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最终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这种成熟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促使现象级作品的产生,产生了巨大的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也反过来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与繁荣。“网络文学的“IP”得来不易,需要养护和精耕,需要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上的各类专业人才通力合作”。[5]

《陈情令》是由企鹅影视和新湃传媒共同打造的IP大剧,这两家集团公司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过硬的工作团队,并在运营理念上坚持多种产业交汇融合、跨界合作,致力于与其他优秀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优质产品,实现影视IP的全产业链开发。《陈情令》还未播出时已经在微博、抖音等多媒体平台播放小视频或者现场花絮来为剧集造势,引起粉丝关注后开始迅速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传播,从而推动电视剧的收视率不断攀高,热播期间,热搜榜、微博话题榜榜首也被长期占据。2018年腾讯视频播放动画《魔道祖师》,成为了国产动画热门榜第一,2019年《陈情令》在腾讯视频独家播出,开播第一周,就推出《陈情令》国风音乐专辑,并达成了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共同的唱片认证,此次的影音联动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开创了国风音乐新的热潮。此外其他相关产品也开始售卖,如人物挂件、同款饰物、抱枕、雨伞、口红等,而后期组织的泰国、南京两场线下演唱会、《陈情令》正版手游的面世,以及陆续推出三部大电影和一款游戏,则是该品牌产业链开发持续阶段。可以说《陈情令》的整个产业链开发打通了影视企业、动漫企业、游戏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最终形成了合纵发力,构建了成功的跨界合作的商业运营模式。

2.2 深耕“粉丝经济”,以“服务意识”面向消费者

“在文化的意义上真正实现媒介融合靠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而是使用媒介的人。”[6]也就是说原生IP经过市场验证后,以用户的情感为转化机制和消费对象,才更容易得到用户的认可。成功的IP开发集团应该树立以用户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真正实践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只有符合大众心意的IP产品才能成为爆款,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陈情令》在开发初期在广泛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定位对象为年轻化群体,致力于90后乃至00后这批“新生代”,而其创作团队本身就是年轻化的群体,这位作品的开发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作品中呈现出的爱恨情仇,更符合年轻人的情感体验,使得《陈情令》成为一部贴合年轻人心意的佳作,这是制作团队在基于准确定位之后做出的产品开发。

粉丝是超级IP的核心力量,通过满足粉丝的心理需求,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变成死忠粉,在IP产业链各个环节便成为了多重的消费者,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持续产生,挖掘“粉丝经济”成为了网络文学IP产业链开发的最终动力。《陈情令》在前期获得口碑的基础上,粉丝群体通过积极的剧组应援,开展各种活动,形成社会热点,帮助偶像或者影视剧一次次的登顶热搜榜和话题榜首位,切实有效的扩大社会影响力,而最终从收视率、点击量、关注度、偶像带货能力等综合方面最终实现了商业品牌和商业价值。《陈情令》的产业化布局将粉丝经济做到了极致,这部网络文学IP大剧的成功终将会为后来的网络文学IP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成熟的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10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6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4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22
揭秘网络文学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16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4
网络文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