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太康县人民医院(461400)杨英英
流行病学显示,胆结石在我国发病率为8.9%~30.4%,主要跟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过多的摄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有关,胆结石作为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可导致胆汁淤积,胆管感染,病情不断发展可能引起慢性肝纤维化。临床上主要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为配合预后应给予有效护理,现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老年胆结石患者腹腔镜围术期中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胆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60~81岁,平均(65.38±5.54)岁,试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0~80岁,平均(65.39±5.56)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纳入患者临床确诊为胆结石,年龄≥60岁,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科室及病房的情况,消除患者的不熟悉感,为患者讲解腹腔镜胆结石手术过程、注意事项,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②术前护理,积极同患者做心理辅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害怕情绪,减少术中对疼痛的应激反应,术前规范饮食,禁食高糖分、豆类食物,做好各项检查,为手术做准备。③术中护理,准备好手术药品、器械,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将患者护送回病房。④术后护理,针对患者切口疼痛,指导患者取半坐位,深呼吸肌肉放松法,严重者给予适当镇痛药物,患者在排气后进食流食,多饮水,降低胆汁黏稠度,饮食保持清淡营养、富含维生素为主,患者可下床活动后进行适当康复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情况,根据医院自制调查满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率(%)和(±s)表示,采用X2和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 试验组排气时间(2.89±0.88)d、排便时间(3.64±0.87)d、住院天数(6.29±1.08)d,对照组排气时间(4.59±0.92)d、排便时间(6.25±0.85)d、住院天数(9.41±1.2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为90.00%(27/3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结石主要是指胆囊或者胆管内发生结石,刺激胆道黏膜,引起慢性炎症,严重者导致胆囊癌,临床上主要通过胆结石切除术清除结石,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出血量少的优点[1]。但是围手术期患者处于对疾病、手术的不了解,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加重手术疼痛应激反应,常规护理也不能满足患者对于手术后减轻疼痛、尽快恢复的要求,护理效果欠佳。
全程护理干预作为新型全面、全程护理模式,从患者入院后进行环境熟悉,减轻患者的排斥感,从术前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术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更好地完成手术,术后针对性的进行疼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也通过饮食护理,减少患者的胀气反应,避免影响手术,通过康复训练,加快病情的恢复[2]。研究表明,试验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患者体验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针对性护理也减少术后出现的反应,患者的满意度整体较高。通过全程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得到精细护理,改善患者认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高,树立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控力。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恢复更快,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