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研究

2020-12-26 06:21:41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付慧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喹诺酮不合理类药物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451150)付慧莲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该药物具有药效高、抗菌普广、应用广泛的特点,且相对价格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由于该药物的使用量较大,从而使其抗菌效果不断下降[1]。本文将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需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为28~69岁,平均年龄为(48.5±4.9)岁;试验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为29~69岁,平均年龄为(48.9±5.1)岁。本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线性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即由临床医生依据以往的经验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试验组采用药学干预:(1)由药师制定相关的用药标准。临床药师需要加强与主治医师的沟通,从而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以便为患者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①药师在制定用药准则时,需要依据以往的使用情况及药物的相关标准,以便能够有效的提升用药的合理性、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②在指导患者用药时,药师需要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与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以便加深患者对药物的了解与熟知度。③临床药师还需要加强对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便能够使其明确喹诺酮类药物的相关内容。(2)药师进行临床分析与调查。临床药师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调查分析,以便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用药的总处方数量、不合理使用率情况,之后进行相关的评价。(3)药师进行处方点评。明确调查结果后,临床药师需要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以便能够及时对不合理的用药之处进行纠正,从而能够提升患者的合理用药率。(4)药师可建立咨询平台。为有效地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正确用药率,临床药师可建立电话热线、网络平台等咨询服务方式。(5)对目前现状进行持续改善。临床药师需要对目前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有效的明确,并且需要与其他管理人员进行商讨,以便能够有效的对现状进行改进,从而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理用药,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级。②两组患者的处方用药率情况、不合理用药率情况、耐药率情况。③两组患者的用药知识通晓率情况,评价标准:完全通晓、基本通晓、未通晓。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

2.2 两组患者的处方用药率情况、不合理用药率情况、耐药率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处方用药率(3.64%)、不合理用药率(5.45%)、耐药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18.18%、20.00%(P<0.05)。

2.3 两组患者的用药知识通晓率情况比较试验组的用药知识总通晓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P<0.05)。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目前临床中多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相关临床实践证明[2],由于近年来我国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不断加重,使得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程度不断加重,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随着技术的改进与经验的丰富,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药学干预模式。在本文的研究中,药学干预模式主要包括由药师制定相关的用药标准、药师进行临床分析与调查、药师进行处方点评、药师可建立咨询平台、对目前现状进行持续改善等措施。依据实验数据显示,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知识总通晓率高达96.36%,并且处方用药率情况、不合理用药率情况、耐药率明显较低,原因在于临床药师能够对临床用药不合理之处进行及时纠正,并且能够加强对患者及医护人员的用药教育,从而能够降低不合理用药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与知识总通晓率。

猜你喜欢
喹诺酮不合理类药物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8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合理上访与信访体制改革研究
关于粪便类药物的思考
世界中医药(2010年2期)2010-11-13 0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