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观察

2020-12-26 05:14:53李大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2期
关键词:消化科消化道症状

李大军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消化道出血在我国临床消化科属于较为多发的疾病,其具有发病急促且病情危急等临床特点[1]。虽然我国近年来医疗诊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受患者自身因素与医疗条件等方面制约,消化道出血疾病依然存在一些无法确诊的情况[2]。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紧急处理措施与药物治疗措施等综合治疗方式应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3]。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但此方面报告少之又少,仍缺乏相关临床依据。在此次实验中,对本院于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月消化科收治的29 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等展开讨论和分析,希望能为临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资料,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消化科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29 例纳入到讨论领域中,对29 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女性13 例,男性16例,年龄22~78 岁,平均(48.75±4.69)岁,对患者病史、病案等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本研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所有消化科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其家属皆签字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同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方法

对29 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综合治疗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紧急处理:协助患者取头侧位、平卧位等合适体位,避免患者因大量血液反流出现窒息情况。帮助患者迅速建立起静脉输液通道并保持畅通,对于消化道大出血者应尽快进行输血、补液,及时纠正患者休克、血容量不足等状况。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状况,仔细观察患者脉搏、尿量、皮肤、神志、黑便与呕血等变化,认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血尿素氮与血细胞比容等,根据查血、尿量结果,及时调整输血与补液的速度、输血总量等。对于老年患者应加强心肺功能的监测。

(2)药物治疗:待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10~20 U 垂体后叶素进行静脉滴注,起始滴注速度为0.2~0.4 U/min,待消化道出血得到改善后,滴注速度逐渐减小至0.1 U/min,持续滴注12 h。同时给予患者100~200 μg 奥曲肽进行持续性静脉缓注,继以25~50 μg/h 速度进行静脉滴注,持续滴注48 h。给予患者哌拉西林或者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连续治疗5 d。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与血压等变化,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与统计所有患者的相关病案情况,对29 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患者治疗的效果主要分成几个部分,即无效、有效与显效。无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患者出血量减少不足30%;有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患者出血量减少30%~89%;显效症状包括: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患者出血量减少超过90%。各项临床数据经计算后得出百分率,将有效率和显效率相加得出总有效率。消化道出血检查结果主要包括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急性胃黏膜病变等方面。

2 结果

对29 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紧急处理与药物治疗后,治疗显效患者有15 例,约占51.72%;有效患者有12例,约占41.38%;无效患者有2 例,约占6.9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给予无效患者手术治疗或者介入治疗,患者均在1 个月内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9~17 d,平均(12.26±2.45)d。在患者出院半个月后均行电话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其中9 例患者未进行相关检查,5 例患者通过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2 例患者诊断为胃溃疡,6 例患者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4 例患者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 例患者诊断为急性胃黏膜病变。

3 讨论

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急促且病情危急等临床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患有消化道出血的群体也逐年增多[4]。受患者自身因素与医疗条件等方面制约,消化道出血疾病依然存在一些无法确诊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无针对性,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5]。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经X 线钡剂诊断、常规消化内镜诊断或者小肠CT 诊断无法明确病因的持续性、反复性消化道出血疾病,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般发生在患者小肠部位[6]。根据相关研究指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可能与血管病变、炎症、憩室病、寄生虫感染与肿瘤等方面有密切联系,部分病变也可来源于胆道出血[7]。

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患者的疾病一旦得到确诊,需及时进行急救治疗,纠正患者的循环衰竭,及时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并给予患者适量垂体后叶素与奥曲肽及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静脉滴注。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紧急处理与药物治疗后均未能止血,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方式,先纠正患者的循环衰竭,待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平稳后行介入治疗,以提高治疗安全性,并根据患者需要进行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措施。生长抑素具有抑制患者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等功效,同时可减少患者内脏血流,使得门静脉阻力得到有效降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辅以抗菌药物治疗,可降低感染率与再出血发生率,进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8]。

本研究结果表示,紧急处理措施与药物治疗措施等综合治疗方式在此研究中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均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预防消化道再次出血情况的发生,促进疾病得到良好的归转,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猜你喜欢
消化科消化道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39:40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优质护理与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猪的消化道营养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5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