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佑民
【摘要】小学班级文化应该创新,如墙饰文化,由强硬到无痕;班规制定,由他律到自律;班风建设,由分散到凝聚。做精、做细、做实班级文化创新,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有利于学生道德纯化,有利于学校德育的良性发展。教师必须以生为本,必须以学生的道德正向成长为出发点,必须以孩子们的精神丰盈为落脚点,打造健康、积极、高效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 思想教育 墙饰文化 班规制定 班风建设
一、墙饰文化:由强硬到无痕
好的墙饰文化或能弥补教师口头上的强硬、尖锐和霸道,而给予孩子们一种无声无息的滋养,每一个细微处都是对孩子们心灵的滋润、渗透和映射。为此,墙饰文化应该创新,不是简单的几个口号,不是那种司空见惯的名人名言的悬挂,而是根据学生实际、班级实情和校园实况进行创新。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是镶嵌在白银区第二小学四一班教室里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执教信条,也可以理解为孩子们精神生命的追求。每一个进入到这个班级的人尤其感慨于这个“博见”,是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博见”,也是精神的“博见”。“读书主题”——千古流韵、百年经典;国学——竹简文化墙;传统文化教育----宣传展板……移步换景,触摸更多细节,不仅仅是一种见证,也是一种“打开”,打开一扇很熟悉也有点陌生的窗口。从这个窗口望进去,会发现更多,发现另一重教育或校园文化的鲜活的乾坤。
对此,班主任要在墙饰文化的主题、板块和色泽选择方面下功夫,无论是外显的还是隐藏在内部的,都应该与孩子们年龄特点深度对接。就板块和栏目而言,可以设计“作品屋”“班训”“小小艺术家”“我型我秀评比栏”“中队角”“收获圆”,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应该集体讨论的结果,都应该是全体参与的结果,都应该是从孩子们内心开出的“花朵”。
二、班规制定:由他律到自律
班规的制定要结合实际,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参与班规的制定。曾有专家言:“自己所立之法大于他人所立之法。”的确,“自己所立之法”基于儿童自身实际,因而更容易遵守;“他人所立之法”带有强迫,带有命令意味,从内心深处就有抵触。由“他律”到“自律”,道德成长的力量更自觉,更长久,更深刻。
比如,面对教室里乱扔废纸的现象,班主任不能直接规定“仍一片废纸罚一月的卫生打扫”,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规定应该如何惩罚自己,如“我要是再违反,全班所有同学的废纸都给我”……
让“他”化身“我”的另一个措施是利用同辈优势进行班规的落实。让班长、小组长、中队长等这些“同辈”去代替老师管理学生,执行班规,有时或比老师直接出面要好。由“他律”到“自律”,本就意味着教师的充分放权,意味着自我管理、合作管理和柔性管理,而这也恰恰是班级文化中必需的组成部分。
三、班风建设:由分散到凝聚
好的班风能够“凝聚人心、纯化品性、厚植道德”;好的班风能够不知不觉扩大班级影响力,增强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和归属感。生活在一个优良班风的集体中,孩子有幸福感,其快乐与道德成长和思想提高成正比;沉浸在一个浓浓正能量的场域内,由分散到凝聚,道德种子的生根发芽显得自然而然并且强劲有力。
比如,白银区第二小学五三班的班风是“责任、合作、勤奋”,何为“责任”?即每一个同学都有责任为班集体的创先争优而尽责任,当然也为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道德纯化而尽责任;何为“合作”?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在运动会、国学经典朗读比赛、六一文艺节目班级参赛排演中进行合作;何为“勤奋”?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勤奋,更是打扫卫生、劳动、其他班级事务方面的勤奋。
如何让班风落地生根,如何让班风净化人心,如何让班风成为孩子们心灵建设和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生命养料,实在是个“巨大”的问题。从教师方面而言,要注重“民主”二字——学生特别信任老师,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胸,愿意诉说心中的小秘密,彼此之间有“私谊”——这样,班风才能长久地得以发挥正效应。从学生而言,要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良性竞争机制。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合作”,不仅仅是“对外”方面的合作,也是“对内”方面的合作,包括作业中难题的解决、好方法的分享和優良好习惯的共同养成,力争达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正效应目的。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创新,需要“一泓活水”,需要演绎新的精彩。但无论什么样的创新,必须以生为本,必须以学生的道德正向成长为出发点,必须以孩子们的精神丰盈为落脚点。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在高效班级文化的浸润中,变成一个谈吐、举止、衣着大度而不失分寸,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娴静又不高傲自封的优雅的人。
参考文献:
[1]周玲.中关村四小的“学生公约”[J].教师月刊,2013,(4) :13.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利用班级文化建设促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