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东,丁家强,丁嘉慎
(1、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2、合肥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安徽 合肥 230001)
在提倡人、建筑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今天,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追求,建筑节能工程已成为新兴突起的建筑产业结构。安徽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工程因涉及气候条件、场地区域、设计、施工、建筑结构热工性能、设备设施运行模式、房屋使用的监测管理以及人们节能意识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只有对建筑节能工程实施现场检测,才能更真实有效的了解建筑物实际节能的效果,《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是对建筑节能实效进行客观评价,推行建筑节能政策、标准实施的重要技术方法。
伴随着新科技、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建筑节能已进入建筑业重点管理的范围,全面的建筑节能已融入新时代的需求。尤其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34/T 50378-2019)等标准的变新和推出,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均应充分的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合理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但建筑节能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气候条件、场地区域、设计、施工、建筑结构热工性能、设备设施运行模式、房屋使用的监测管理以及人们节能意识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仅对建筑节能工程实施“抽样复验”会导致实验室检测与现场结论差异较大,检测数据很难反映工程应用的真实结果。鉴于当前国内实际运行状况,开展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是建筑节能控制的必要手段。
根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和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10号)的要求,由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建设工程测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DB34/T 1588-2012)进行修订,形成本规程。
规程与现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 144-2019)等质量规定紧密连接,对原有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技术调整,对于与其他同类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有差异的部分进行了统一和协调,有利于建筑节能行业的标准化发展。针对新时代、新技术,在原有建筑节能概念上,扩展了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配电、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等现场检测方法,提升了现有检测方法的技术价值……,本规程可成为安徽省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工程验收、可再生能源能效测评和绿色建筑能效测评的通用基础标准。
本规程是在遵循现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的前提下,从检测要求、抽检方法、检测程序、数据计算及结果判定对各系统主要检测项目做详细的规定。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
规程共分11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为:①总则;②术语和符号;③基本规定;④墙体保温系统节能检测;⑤围护结构节能检测;⑥幕墙、外门窗节能检测;⑦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节能检测;⑧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检测;⑨太阳能光热系统检测;⑩太阳能光伏系统检测;[11]地源热泵系统检测。本规程是在遵循《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19)的前提下,从检测要求、抽检方法、检测程序、数据计算及结果判定对各系统主要检测项目做详细的规定。
规程修编的主要变化内容是:
①规程名称由《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改为《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②将规程的适用范围从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扩大至建筑节能工程;
③在检测方法的用途、检测条件和技术指标等方面,作了细化要求;
④对原规程的章节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的划分做对应调整,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19)中施工质量控制相统一;
⑤增加了供暖、空调和通风系统节能检测,配电与照明系统节能检测,太阳能光热系统检测,太阳能光伏系统检测,地源热泵系统检测;
⑥增加了附录A检测设备性能要求;
⑦墙体保温系统节能检测中增加了基层墙体与胶粘剂/界面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保温板材粘贴面积比、抹灰砂浆拉伸粘结强度的检测方法;
⑧删除了隔热性能检测方法。
规程基于当前我省建筑节能行业动态,在现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典型的夏热冬冷区域特征和绿色建筑发展的需求,促进建筑节能科技新理念、新技术发展,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理念,完善我省特色的检测方法和实施要点。
充分考虑安徽省建筑节能检测水平和气候特点,规定了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的基本技术要求和工作程序,系统地提出建筑节能工程各项系统的现场检测方法、合格指标及判定规则。统一全省检测工作尺度。
瞄准绿色建筑发展主流,吸纳建筑节能多技术标准体系,依托最新《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19),对原有规程的建筑节能检测项目做相应归类、调整和合理划分,统筹考虑建筑全周期涉绿要素,大幅度扩展了标准的适用范围,与现代建筑节能无缝对接,使绿色建造品质的检测技术得以落地。
吸纳国家、行业、地方最新标准的新型技术,借鉴了现有产品和工程中的相关经验和问题,并与本省建筑节能工程现状相融合,通过全省工程领域的实践验证,切实解决了我省区域检测技术与方法执行不一致、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本地区建筑节能工程检测方法的通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在实事求是和科学性的总则下,引入双倍复检的规定,解决了工程验收中长期存在的质量争议或存在问题的检测数据的处理风险,同时根据检测机构和工程监督管理机构性质的不同,把现场检测的合格判定改为符合性判定,更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行为者的特征,减降低了检测机构的风险责任。
《标准》经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12月25日以第11号公告批准、发布,并于2020年06月25日颁布实施。《标准》的实施,完善了安徽省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体系,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安徽省建筑节能现场的检测技术,通过实践和案例的不断总结,切实解决检测过程执行中的困惑和不一致的问题,为提高安徽地区建筑节能工程检测工作的执行力度,推动绿色建筑产业化升级,促进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开发及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完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