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妮,张爱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8)
患儿田某,10岁,2018年1月无诱因出现腹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22.4×109/L,血小板58×109/L,行骨髓细胞学、免疫组化及染色体等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确诊此病后,孩子父母陪同患儿配合积极治疗,但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得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延长孩子生存的手段。因孩子生病后,母亲又产下一弟弟,留有脐带血,与其哥哥配型后为全相合。遂到我院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入院后完善移植前相关检查和准备工作。预处理选用FBA方案(阿糖胞苷注射液2.3 g天-2×5 d,氟达拉滨35 mg-2×5 d,白舒非108.8mg,口服苯妥英钠0.1gQ8预防抽搐)。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CsA)、骁悉、短程甲氨碟呤17 mg,d+1;11.5 mg,d+3、+6;预防感染方案为:更昔洛韦预防性抗病毒,伏立康唑预防真菌感染,黄连素肠道清洁。结果:移植后+23d粒细胞植活,+34d血小板植活,骨髓显示造血开始重建。移植过程中出现PICC管道静脉炎,癫痫,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出院后随访 150d,未发生急、慢性GVHD[1-2]。
2.1 心理护理
(l)进人空气层流病室前的护理干预措施:①与患儿父母交流,从而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详细掌握患儿日常生活习惯,包括爱好、饮食习惯以及性格的等,通过加强交流掌握患儿实际心理动态,适当向患儿提出问题,以此对患儿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缓解患儿手术恐惧情绪,更多给以鼓励和安慰,让患儿以轻松的心情对待问题。②向患儿的父母和患儿讲解移植的相关知识,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对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有的患儿会顾虑很多,哭着对家长说:“不想移植了,万一不成功就没命啦。”针对患儿的恐惧心理我们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移植病室,亲眼看一看即将出院的患儿。通过电话让孩子进行交流,从而消除患儿的恐惧和疑虑,坚定移植的信心。
(2)进人层流室后的护理干预措施:①人移植病室的首印效应患儿进住的第一天,所接触的人和物在心理上造成的印象,会影响整个移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安排有经验,与患儿在人病室前就建立良好关系的护士迎接患儿,鼓励患儿与父母轻松告别,消除患儿的被遗弃感和陌生感。② 稳定情绪,适应环境待患儿进入后,即将患儿消毒好的玩具、书籍展示给患儿,分散注意力。③ 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儿的治疗时间,同时切实加强对患儿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在严格遵循患儿治疗规则的情况下陪伴患儿做游戏,从而不断丰富患儿生活内容。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等方法不断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④ 消除患儿对治疗的厌恶和抵触情绪疾病带来的痛苦,使患儿对治疗护理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我们可以采取激励和施惠法,激发患儿内在的积极性,如注射前,和患儿说“这个宝贝可坚强了,阿姨们都夸,打针从来不哭,一会儿阿姨陪你玩。”或用比较法激励他“这个小朋友虽然年龄小,但比那个大孩子还勇敢。”增强患儿的自信心,但也应有必要的批评,要含蓄、委婉。⑤ 以母爱行为做好母爱替代,填补母爱空白从心理学上讲,感情的融洽是一个从心理相容到相融的过程。护理人员在对患儿施护过程中需要充分进入到母亲的角色,以此才能够密切观察患儿实际情况,充分站在患儿的角度思考体会患儿的实际护理需求,同时最大程度满足患儿实际护理需求。通过相互弥补心理空缺的办法逐渐拉近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获取患儿的信任,给予患儿充分的安全感,依次为患儿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另外在进行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冷暖情况、病程动态等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与患儿交流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说话态度,保持和蔼的态度,同时当患儿出现哭闹情绪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安抚和诱导患儿。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可以模仿患儿家属的口吻与其交流,例如可以采用“小宝贝”、“乖宝宝”等昵称称呼患儿,从而提升患儿的亲切感,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为了提升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可以模仿父母搂抱孩子的方式搂抱患儿,给予患儿适当的安慰,抚摸患儿背部或头部等,也可以采用赞美的语气与患儿对话,从而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观察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快,症状常不典型,同时加之由于患儿年龄相对较小,无法准确的表达自身真实感受。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需具备高度责任心,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强化与患儿的沟通,从而掌握患儿心理变化,学会利用患儿的哭声以及面部表情,甚至动作观察患儿身体变化,以此详细掌握患儿身体不适情况,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3]。
2.2 静脉导管的护理。当患儿收入层流病房后,我们首先需要对患儿带入的PICC进行再评估及日常维护,众所周知,移植患者的PICC管犹如一条生命线,然而为患儿新置的PICC管路,在预处理+3天,穿刺点上方3 cm处出现约5×5 cm大小硬结伴轻度疼痛,出现此症状后护理组第一时间与院内静疗组专家联系,确诊为“机械性静脉炎X期”,轻者及时干预后可以缓解再用,重者将有拔管的风险,如果没有了PICC管路做治疗后盾,对于移植患儿犹如雪上加霜,首先患儿年龄幼小仅有10岁,反复穿刺的痛苦不言而喻,加上患儿的不配合,同时会影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刺激性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也是不可估量的,面对这样的问题隐患,我们必须将可预知的不良后果遏制在摇篮当中?首先,暂停PICC导管输液一天,移除贴膜后,硬结处给予磁疗贴贴敷,严密观察硬结情况,进行班班交接与评估,但预处理治疗不能间断,为了保证治疗和保护血管,使用安全留置针的同时,沿着血管方向给予水胶体敷料贴敷,严密观察及询问患者主诉,这一天的治疗进展安全,我们也是长吁一口气,惊喜的是第二天硬结大小及疼痛症状较前日有所减轻,我们请示静疗专家后,开管继续输液预处理治疗,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局部情况及询问患者主诉。第三天PICC管口上方3 cm处5×5 cm硬结明显消退,疼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说明我们的方法有效,继续同前护理措施,第六天硬结完全消退,按压无疼痛,患者生命线得到了有效保障,这里我们也得到了一个深刻教训,即PICC每日评估对预防静脉炎发生是极其重要,责护必须严格执行[4]。
2.3 干细胞回输护理。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当天,由专人负责回输,回输过程中患儿自诉头痛难忍,血压最高154/108 mmHg,医生考虑冷冻液引起,立即口服降压药,静脉给予呋塞米利尿,同时水化、碱化对症支持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回输结束后头痛症状逐渐缓解。当日下午15点患儿突然出现答非所问,双眼向上方斜视,立即给予氧气3/min持续吸入,甘露醇125 mL快速输注降低颅内压,进而患儿突然出现呼之不应,牙关经闭,立即给予开口器预防舌咬伤,加大氧流量至5/min,地西泮5 mg静推,持续约2 min后缓解。患儿出现癫痫发作的原因考虑为药物因素可能性大,停用环孢素、伏立康唑可疑药物,急查肝肾功电解质、出凝血均无异常,排除代谢因素,为控制癫痫再次发作,给予苯妥英钠0.2 g输注,12小时后给予0.1 g输注,24小时后给予0.1 g 1/日维持治疗,期间如再次发作临时给予地西泮控制症状,同时给予复方甘露醇125 mL1/8 h降颅压,卡托普利12.5 mg3/日口服控制血压,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移植后+2天,患儿一般情况稳定,未再抽搐,意识清楚,精神食欲可,生命体征平稳。中枢症状已控制,苯妥英钠缓慢减量,由于预防GVHD的药物不能中断,因此给予短效的甲氨碟呤预防。
2.4 移植结束后的健康指导。移植结束后,患儿体能、心理等个方面的消耗都很大,叮嘱患儿避免玩游戏忘记休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合理饮食,保持健康心情。出院前协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嘱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游乐等公共场所,限制探望人数,加强营养,适当活动,按时按量服药,定期来院复查,有不适和异常情况及时就诊[5]。
通过对该患儿的护理,我们意识到小儿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风险大,不可预测问题多,病情变化复杂,护理工作量大且要求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全面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相互协助和沟通能力。本例虽然出现了多种问题,但最终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平安出院。目前移植后1年多,血髓象处于缓解状态,STR检测提示100%供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