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463000)马宏光
缺血性卒中(IS)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早干预、早治疗是改善急性大面积IS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脑电图(Electro encephalo gram,EEG)对脑部缺血、缺氧、神经功能较为敏感,EEG分级是脑功能检测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选取我院急性大面积IS患者,探究EEG分级与疾病转归的关联性,预测脑功能损伤预后,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IS患者(2018年4月~2019年5月),其中女32例,男36例,年龄52~87岁,平均(65.83±4.92)岁;患者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中相关标准;经CT、MRI证实为IS;梗死面积>3cm2并至少累及脑解剖部位2支大血管主干供应区;发病时间≤48h。排除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出血性脑梗死者。根据2个月后IS残疾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39例、转归良好组29例;转归不良组mRS评分>2分,转归良好组mRS评分≤2分。
1.2 方法 收集患者发病5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分0~42分,评分越高,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使用Oxford数字视频脑电图仪进行EEG分级,选择32导联系统安放盘状电极,双侧耳垂作参考电极,参数设置:时间0.3s,滤波通道0.5~30Hz,走纸速度3cm/s,每次取30min,进行EEG评价、分级。2个月后根据IS残疾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EEG分级与患者基本转归的关联性。
1.3 EEG分级标准 1级:支配性α节律或正常、支配性α节律伴δ-θ节律;2级:局灶性δ-θ节律伴正常的α节律(<50%);3级:纺锤波昏迷;4级:弥漫性δ-θ节律(>50%);5级:α/θ昏迷、爆发-抑制、癫痫样活动;6级:等电位<10~20mV,即电静息。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NIHSS评分、EEG分级;分析EEG分级与疾病转归情况的关联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EEG分级、NIHSS评分 本研究共纳入68例急性大面积IS患者,转归不良39例,转归良好29例。转归不良组NIHSS评分(23.58±5.35)、EEG分级(3.78±0.63)高于转归良好组(7.28±3.79)、(2.19±0.57)(P<0.05)。
2.2 EEG分级、NIHSS评分与疾病转归关联性 急性大面积IS患者EEG分级(r=0.739)、NIHSS评分(r=0.603)与疾病转归情况(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
EEG为脑部活动信号,可反映急性大面积IS患者脑缺血、缺氧、代谢情况。王晓梅等[2]研究显示,EEG对脑代谢、神经活动异常敏感,其变化往往在临床变化之前,且检查费用较低,可为急性大面积IS患者行长期动态监测,评估患者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急性大面积IS患者中,转归不良组NIHSS评分、EEG分级高于转归良好组(P<0.05),提示NIHSS评分、EEG分级与急性大面积IS患者转归情况有关。出现普遍δ活动,α波、睡眠波减弱,侧额叶出现δ活动、间歇性δ节律等均显示EEG异常,预示急性大面积IS患者病情有恶化趋势;波幅降低时神经细胞部分死亡;电活动消失时神经细胞完全死亡。本研究基于EEG频率变慢、波幅降低与脑组织损害程度关系得出,EEG分级(r=0.739)、NIHSS评分(r=0.603)与疾病转归情况(mRS评分)呈正相关,说明EEG分级越高,神经功能越低,预后越差。
综上所述,EEG分级与急性大面积IS患者转归情况存在相关性,可在发病早期预测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