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那开宪
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祝海格 吴涛
(接6月下)
①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300μmol/L以下,因为这样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②对于有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360μmol/L以下。③对于无痛风性关节炎、心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尿酸降到420μmol/L以下。
使用别嘌醇前如条件允许,建议进行HLA-B5801基因快速PCR检测,若为阳性,应避免使用别嘌醇。实践表明,别嘌醇的超敏反应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一旦发生剥脱性皮炎,可导致全身多种脏器衰竭,死亡率较高。研究表明中国人HLA-B5801基因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此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故中国人服用别嘌醇时发生严重超敏反应的风险高于白人。因此,在使用别嘌醇前进行HLA-B5801基因快速PCR检测十分必要。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别嘌醇的最大剂量应根据eGFR调整,若在根据eGFR调整的合适剂量下血尿酸无法达标,应改用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非布司他在有效性上优于别嘌醇。eGFR<15ml/min禁用别嘌醇。在服用该药物期间一旦发生别嘌醇不良反应,尤其是超敏反应,应立即转到大医院进行治疗。事实上,临床上别嘌醇发生超敏反应是较少见的,一般来讲,别嘌醇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白细胞减少、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等,一般停药后均能恢复正常,服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以下情况者应禁忌服用别嘌醇:对别嘌呤醇过敏、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孕妇、有可能怀孕的妇女及哺乳期妇女。
在痛风发作期时服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会引起血尿酸的波动,并且会使得已经形成的尿酸盐结晶分解成更小的晶体,这会导致局部炎症的加重,增加尿酸血浆浓度,从而延长急性期的发作或诱发新的发作,反而会加重疼痛的程度和疼痛的持续时间。故别嘌醇一般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2周左右)方才开始应用。如果在维持治疗期出现急性发作,为了避免尿酸波动,无需停用别嘌醇,可以继续治疗,同时服用控制痛风发作的药物,如秋水仙碱等。
刚开始服用别嘌醇时需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成人初始剂量50mg/次,1~2次/d。小剂量起始可以减少早期治疗开始时的烧灼感,也可以规避严重的别嘌醇相关的超敏反应。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200~400mg/d,分2~3次口服,最大量不超过600mg/d。维持量成人每次100~200mg,每日2~3次。建议2~4周检测一次血尿酸,并根据血尿酸值调整别嘌醇药物剂量,血尿酸控制平稳后,可以延长监测时间。肾功能不全患者如Ccr<60ml/min,别嘌醇应减量,推荐剂量为50~100mg/d,如果eGFR<15ml/min时,应禁用别嘌醇。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每日1~3次;6~10岁,每次100mg,每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别嘌醇的严重不良反应与所用剂量相关,当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能够使血尿酸达标时,尽量不增加其剂量。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茶、咖啡、酒精、饮料,因其别嘌醇联用会降低别嘌醇药物疗效。用药期间需要多饮水,碱化尿液,使尿液维持中性或弱碱性,可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脏内尿酸沉积的风险。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建议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物。氯沙坦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EXP3174。单用氯沙坦50mg/d,可使血尿酸下降24~35umol/L。阿利沙坦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以EXP3174为活性产物的全新ARB,经胃肠道酯酶水解后生成EXP3174,无需经过CYP450代谢起效。阿利沙坦酯的三期临床研究显示,治疗12周后血尿酸下降24.2umol/L。一些降压药物如普利类降压药卡托普利、地平类降压药氨氯地平及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和别嘌醇联用会增加超敏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研究显示,别嘌醇和华法林合用时,会增加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华法林剂量。别嘌醇可使铁在组织中过量蓄积,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故别嘌醇不宜和铁剂(如琥珀酸亚铁)同服。别嘌醇和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联用时,皮疹发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