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言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教学为例

2020-12-25 17:33吴红松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材

吴红松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并提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即运用高校所有可能的力量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在此背景下,全国范围的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推进的态势,众多专业课在“课程思政”理念下教学研究与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校语言类课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同样需要积极跟进,迈入课程思政的建设大潮。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语教学的必要性

汉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汉语对人们思想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内容,构筑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汉语知识外,还包括汉语承载的社会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而,思政教育的开展往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反过来说,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二者在育人上是同质、同向的;且从学生知识、道德素养提升的角度看,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

(一)语言的基本属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语言课程教学是必要的

从本质上看,工具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但同时语言也具有文化内涵[3]。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纲领性文件界定了包括语言在内的语文的属性。语言不是一般的交际工具,而是兼具人文性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人文性不仅仅表现在其是文化的载体,还表现在运送——传播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二元论”[4],语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只注重语言的工具价值,还要注意挖掘语言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课程,包含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蕴含了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诸多思政元素。教学中,如果能汲取这些思想养分,既对提升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等具有重要作用,又是对语言教学兼顾汉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具体践行。因此,语言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关系密切,而且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必要的。

(二)高等院校语言课程教学现状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语教学是必要的

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有:语音、文字、词的种类特点和功能,以及句子的结构和形式、修辞的特点和方式等。概而言之,它们是以汉语工具性特征为中心而展开的诸多语言知识的集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5],这是对传统历史文化当代价值和意义的高度概括。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语言课程教学,且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引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思政教育融入语言教学是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提出“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作为人类独有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用语言交际的同时,语言也存储了前人的劳动和生活经验,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着民族的思维方式,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6]由此可见,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语言无疑是重要因素。高等院校语言课程的开展,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课程中汉语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重视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等价值层面的知识的传授,进而以之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以及引领普通大众自觉参与语言文化的学习与实践等无疑具有重要作用。由此,以强调语言教学人文性、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语言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之举,遂成为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从语言自身属性、语言课程教学现状和新时代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等角度来看,思政教育都应融入汉语教学中,以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建构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对语言基本属性的认识虽已由工具性拓展到人文性,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课堂教学中依然倾向于强调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并未将语言具有的人文性给予充分关注,更遑论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来展开相关知识的讲授,因而无法全方位展现语言课程内容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不能兼顾学生语言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语言教学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我们更多地关注和探索。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汉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7]。这就要求我们在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一)转变教学观念

《礼记》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文王世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8]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出教育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做人”[9]。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精于“授业”,更要以“传道”为根本使命[10]。古往今来,不管是先哲时贤远见卓识的立言,还是最高教育部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无不强调和要求教学中为师者须注重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且传德最为根本,这也是中华民族教育教学的优秀传统。

然而目前高校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思政课程专属、其他专业课程则很少涉及的现象,立德树人或“课程思政”理念在专业课知识讲授中融入不够。据国内某高校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86.8%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去的仅占专业课教师的28.1%[11]。这种状况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这种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其根本在于教师在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中对“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化程度。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则要求教师须认识到当下的“育人”不能光靠思政课程来实现,而要其他所有专业课程协同参与才能完成;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专业课中蕴含的有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知识元素;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思政”,充分认识专业课程育人内涵与时代发展脉搏之间的一致性,引导和启发学生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中形成正确价值观;要不断提高自己对语言课程思政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将“立德树人”理念深植于语言教学中,并付诸“课程思政”的实践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润物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

(二)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三大基本要素。其中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等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而将更多思政元素融汇于教材,才能为优化教学内容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语言教学离不开教材建设。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于2019年秋季陆续在全国范围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担任总主编的温儒敏指出,该教材编写的首要特色在于编写立意高,“高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12]。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编写立意,对高等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语言学习阶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汉语学习是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对母语学习的延续。虽然高等教育阶段,各所院校可以自主选择教材版本,但教材应该全面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如《古代汉语》教材,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选取大量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作品,使它们不仅成为学习语言的重要材料,而且对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启发。同时兼顾学生自身汉语学习的经历和知识储备,增加辅助阅读材料、名著选文导读等内容,以突破古代汉语教材常包括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部分的传统编写框架。总之,这些从教材编写立意、教材结构体系和教材内容体系等方面着手的建设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教材质量,为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良好的教材支持。

(三)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决定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因素。一般地,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基于所选教材的内容,但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心提炼的。

“课程思政”理念下语言教学内容的优化,不是在语言课程内容上对思政教育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教师在深刻理解该理念之后对语言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汇和践行。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之外,还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现代汉语课程的“文字”章节里,文字产生、演变等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对实物具象与文字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文字结构形体的改进等,都折射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文字改革”的内容里,从郭沫若、胡适、蔡元培、赵元任等学者对文字发展方向的探究,不难窥见当时的仁人志士寻求国家发展出路的迫切愿望,以及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不断探索与奋斗的历程。古代汉语课程的选文都是以精练典雅的语言写成的历代经典作品,真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先秦诸子散文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尚贤”“兼爱”、道家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有的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有的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且将其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

另一方面,教师要把从教材中挖掘出的思政资源进行提炼,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以及“家国情怀”“肝胆人生”“生命关爱”等思想道德、政治理念、价值追求、人格修养等作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养料,并自觉贯穿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继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刻苦学习。比如讲解《论语·颜渊》中“民无信不立”时,劝勉学生以诚信立事;讲解《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时,鼓励学生在人生追求中应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责任,等等。

(四)改进教学方法

近年,高等院校各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都在不断深入,教师对学生学术能力培养不够的传统教学方法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基于教无定法的理念,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更多地综合运用于教学中。

对“课程思政”理念下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将更多的时事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如讲授《论语·子贡问政》时,先要求学生搜集、阅读相关研究资料,把文本中的思政元素(即贯穿于文本中的民本思想)提取出来,然后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畅所欲言,增强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解。通过讨论,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实践表明,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一方面学生逐步学会结合书本知识来思考社会问题,在学习中慢慢培养学术研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品质;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提高,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也进一步增强,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五)改革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理念下学生的汉语学习不仅要收获语言知识,而且要实现自身道德情操的陶冶、自身精神修养的提升。因此,与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相呼应的是考核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主体多视角等。

考核内容应由单纯注重理论知识转变为对理论、实践、学生道德情操等各方面兼顾。具体而言,课程考核包括语言学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语言问题,以及学生道德素养等。命题由理论知识型向全面开放型转变,实现对学生语言理论知识水平、语言运用能力和道德素养的考查评价。

评价方式应由单一转变为多元,如让学生参与课外整理资料、课堂回答问题、课程内容分组讨论等实践活动,然后从中评判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等,了解他们掌握、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从而全面科学地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评价主体应由教师单一评价转变为师生多元评价,形成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多评价主体既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业情况,也使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公平、民主。

三、结语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12]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旨在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让所有教师担负起育人职责,进而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构建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的不断拓宽和创新,各门专业课程终将不同程度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教材
教材精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