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引领,培养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

2020-12-25 08:36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管青叶
小学时代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棒口诀学段

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管青叶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计算是常规学习内容,计算能力即为依据运算律与数学法则进行正确运算。特别是第一学段教学中,他们的基础相对薄弱,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第一学段学生的情况制定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与技巧,让他们体会到计算的作用,增强学习自信。

一、运用趣味教学,调动学生计算兴趣

小学生通常比较喜欢有趣的学习方式,但是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尤其是计算环节,如果直接给出式子让他们计算将会显得异常无趣,计算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计算训练,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像游戏、竞赛、自编计算题和限时抢算等,为计算教学注入更多趣味元素,使其全身心地参与到计算练习中,调动他们的计算兴趣,并熟练掌握一些计算技巧。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这里有10支铅笔要分给大家,但是如何分才公平合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使其形成统一认识:每人分得一样多。追问:怎么分,每人能得到同样多?他们说到每人1支、2支、3支等。设疑:假如每人分得1支,能够分给几个人?2支、3支呢……?接着,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10支铅笔,模拟问题情境,一起讨论如何分,把不同情况记录下来,分完后观察分法,使其发现有两种:一种是刚好分完,另外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由此揭示课题,然后指导他们写出这两类算式,学习余数的写法。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2页中的例2,用抢算的方式让他们快速说出正方形的个数,及剩余的小棒根数,使其根据计算结果说出各自的发现,即为: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把问题模拟出来,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并搭配抢算使其初步了解有余数的除法,及余数的规律,学会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二、增强口算练习,务实数学计算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口算作为培养第一学段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他们在口算中要做到大脑、嘴巴、耳朵与眼睛等感官的并用,使其计算思维得到训练和发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增强口算练习,灵活运用口算游戏、抢答、听算、视算等多样化形式展开练习,尽可能在每天、每节课都进行。而且教师也可借助画卡、扑克牌等工具组织学生任意抽出两个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帮助他们扎实计算基础。以“表内乘法”教学为例,当学习完1至9的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后,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系列游戏展开口算练习,将乘法口诀融入到游戏当中。如:对口令,将1×1到9×9一共45句乘法口诀由一位同学说出算式,另一位同学说出结果,采用小组对练的方式进行,或者把算式写在卡片上,全班同学面对面分为两行,每人抽一张卡片念出来,对面的回答,然后互换。转圆盘,使用硬纸板做两个同心圆,在内圆和外圆上分别写上1至9各个数字,转动一个圆,让内外两个数对齐,说出每两个数的乘积,每转动一个格,算出9个数。猜卡片,事先把乘法口诀的结果单独写在一张卡片上,从1、2、到63、72、81,让学生随机抽取,快速说出卡片上的数是几与几的乘积,或者在小组内抢答。夺红旗,教师写出算式,按组接力写积,比较哪组先计算完毕。

这样教师把乘法口诀和游戏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使其从抄写与背诵中解脱出来,有效提高口算兴趣,提升他们对乘法口诀的计算效率与熟练程度,并夯实计算基础。

三、加强操作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方式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直观化的事物容易理解,但是数学计算具有典型的抽象性特征,以至于他们容易产生认知障碍,不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第一学段教学中,应该运用直观操作实践的教学方法,充分借助教材插图,或引入一些工具组织学生进行直观操作,将抽象的数学计算变得形象化与具体化,使其亲身经历整个计算过程,从而理解计算原理,促进他们计算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开展“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学时,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在用笔算计算前,教师要求学生可以用52根小棒分一分。在学生出现情况一:先将5捆小棒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各分得2捆,再将另一捆小棒拆成10根,与2根合成12根,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再分得6根。得到每班26根。出现情况二:先将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1根,再将5捆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2捆,剩下的1捆拆成10根,每班分得5根。最后得到每班分得26根。通过学生操作发现,先分整捆的方便,只需要分2次,而先分了单根的小棒,有可能会出现整捆的没有分完,再分一次,需要分3次。这样利用小棒分一分的数学活动,学生经历了两次分小棒的过程,在对比辨析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了先整拆的合理性,为除法竖式计算先从高位算起提供了支撑,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化。

上述案例,结合分小棒的过程,完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竖式计算分段书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直观的演示、操作使学生知道和理解算法,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形象支撑。

四、优化计算方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通过策略引领让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准确、迅速和灵活的目的,教师需不断科学优化教学方式,结合他们的身心特点,通过思路展示、联系实际和教具演示等方式讲清计算原理,使其明确认知运算顺序、定律和法则。小学数学教师要依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计算训练,以锻炼计算思维为目的,巧妙应用多种多样的训练方式,使他们对计算训练始终保持无限激情,实现提高能力与发展智力的目标。

在“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中,教师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第1页中的情境图,要求学生尝试说出图意和列出算式。他们看图理解题意,独立列式:12×10。然后教师让其尝试计算,并记录计算过程,分享各自的计算方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从12×1计算至12×10(把10看成1个十,12×1个十得12个十,就是120);先算出5盒有多少个,再乘2;先算出10×10,再加上2×10;先算出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12个。接着,通过比较多种方法,优化计算方法。使其了解到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先乘十位数上的数字,再往结果后面添加一个0即可,这样的方法简便、快速、不容易错、有理。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计算“试一试”中的三个算式,使其运用刚才的方法以抢答形式快速计算,举手回答结果,为他们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熟悉算法原理。

如此,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等特点优化教学,展示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思路,带领他们亲身经历结果的形成过程,使其学会计算这类乘法,为接下来的计算做铺垫。

总之,在小学第一学段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格外关注计算教学,围绕教材知识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策略,不断优化与改进教学设计,从多个方面与角度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计算水平。

猜你喜欢
小棒口诀学段
口诀与加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口诀中的规律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怎样熟记口诀
巧移小棒
巧记乘法口诀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