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涉警舆情教育提升策略探析

2020-12-25 04:33李林青
文化与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警务舆情

李林青 黄 壹 李 凯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已突破8亿,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不断拓展和丰富的网络媒体,以及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产生的传播赋权效应,给予了网民更多的信息传播权。互联网已经成为庞大的信息集散地。互联网的开放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公众也希望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得到社会关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风险。互联网信息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丰富、控制困难等特点,这些社会问题一旦经由互联网传播,极易成为网络舆情事件,如果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产生严重不良后果。

近年来,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大部分事件最后都得以平息,但通过对各类涉警舆情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许多事件的处置工作存在诸多失误。在一些如“雷洋案”、“丽江游客被打”、“李心草案”等涉警网络舆情事件中,媒体和民众给公安机关带来的舆论压力让警务工作一度陷入被动,警务部门的一些不当回应造成舆论方向的失控,警务部门声誉和公信力严重受损。可见,有效开展对涉警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应对工作是公安部门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公安机关在突发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时要迅速探知事件发生、准确掌握舆论发展演化趋势,及时做出合理应对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对舆情态势的掌控,掌握舆论话语权、主导权,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效能,又有利于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1]。公安院校作为专门为公安部门培养警务人才的机构同样肩负着为公安部门培养网络舆情工作人才的任务。因此,积极开设专门面向涉警事务的网络舆情教育,为公安部门培养舆情工作人才,是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二、当前涉警舆情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何开展好涉警舆情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舆情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网络舆情发展演化规律认知不全面、舆情研判与应对技能掌握不到位、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2]。这也直接反映了当前舆情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不足。

(一)缺乏系统化教学体系

如何开展好涉警舆情教育,各院校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体系基础薄弱,没有与相关学科构建可互相支撑的知识体系,同时相关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陈旧。此外,当前警务舆情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未形成系统且专业的课程教学理论,阶段性教学使很多教学体系脱节。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各类数字媒体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庞大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及丰富的应用,使得涉警舆情教育必须要迅速衔接最新动态和预测发展方向,要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但现在开设的大多课程都是理论授课,开设的实践课程较少,实践手段也十分有限,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也无法得到有效统一,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方式僵化

在开展舆情教学时,大多数老师采用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演示等传统授课方式。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了学生对警务舆情学习的兴趣,还会打击授课教师的教学信心。互联网的开放性、灵活性、交互性以及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复杂性共同决定了网络舆情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而是使用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就难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能生硬地去接受教师的教学理论和书面知识,不能准确把握相应的学习要点。同时也难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涉警舆情特征、规律及相关应对知识,最终会导致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低下。

(三)缺乏相关技术人才

由于涉警舆论教育的特殊性,对该方面教学、研究人员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相关教学科研人员既要熟悉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新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也要对警务工作有很深的了解。公安院校专门从事上述学科、专业教育的教员和研究员的人数很少,这一方面课程的授课人员大部分都需要从各个领域进行调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开展。没有及时加强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短时间内也难以引入相应人才填补当前缺口,导致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各高校办学规模扩大,更是加剧了教师人才短缺的问题。目前,能与公安实际工作相结合展开教育工作的人才少之又少,以致于专业高层次人才与实践操作型人才的缺乏,使得警务舆情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处于尴尬境地。

(四)学校资源分配有限

相对于学校老牌专业学科,涉警舆情教学研究成果不及其它专业学科,学校对警务舆情教育工作投入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少,警务舆情教育没有得到学校足够重视,缺乏具体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由于涉警舆情属于新领域、新事物,涉警舆情教育所需要的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及时完善,舆情教育的相关教学实践软件、硬件需要投入的费用也非常高,短期内大多数院校都无法满足。另外,涉警舆情事件敏感性较强,因此许多老师缺少直接接触和获取舆情事件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数据、资料的渠道。由于多方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科任老师难以顺利地开展工作,挫伤老师开展舆情课程的积极性,制约了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提升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公安院校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公安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公安队伍培养后备力量。当前公安院校应把涉警舆情教育工作视为一个重点,在开展警务舆论教育过程中,紧密围绕公安基层工作实际展开教学工作,不断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提升涉警舆情教育工作质量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完善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系统化舆情教学体系

公安院校的课程有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许多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及实用性,在实践业务中则强调要将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很好的应对复杂的工作。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在培养学生将传统专业课程知识融合应用方面有着独特且成熟的方式和方法,但是网络舆情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相关的舆情教育体系尚存很多不足,在涉警舆情教育方面更是缺少专业人员深入地探索。因此,将舆情教育与公安其他专业教学课程相融合,建立和完善具有公安专业特色的系统化舆情教育体系是做好公安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当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如何将网络舆情教育与公安专业教学相结合是做好公安院校涉警舆情教育的基础。在强化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坚持探索网络舆情专业知识教育与公安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尝试构建符合公安工作特色的舆情教育体系。在扎实推进舆情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寻找传播学、新闻学、舆论学等传媒类学科与警察公共关系、公安情报学等学科的结合点,更好的将系列知识融入涉警舆情教育体系建设中,让学生能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具备较高的实操能力。

另一方面是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作为当前涉警舆情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老师将一些典型的涉警舆情处置案例带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基于实例了解涉警舆情发展、演化的特征及舆情处置工作的现状特征、重点、难点。此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有助于推进相关教学内容、模式的更新迭代。同时,院校还可以与公安机关加强合作构建舆情案例库,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整理典型涉警处置案例构建案例数据库,并邀请各方面专家对舆情案例中的信息监测、信息发布、处置技术等进行深入点评分析,为涉警舆情教育、涉警舆情处置工作提供支持。

(二)创新授课方式及实践模式

在开展涉警舆情教育相关教学工作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要尝试多种方式和途径提升学生对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学习后可以很快的具备独立监测涉警舆情事件的能力,能够对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趋势研判,甚至能够提出处置建议。所以现实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实在学、认真学、用心学。创新授课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经。在涉警舆情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要善于借助基于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辅助教学工具。通过引入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网络舆情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深入体验涉警舆情实际工作情境,并依托技术平台进行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演练。

其次,创建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舆情实验室或研究中心。通过创建舆情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的实验室工作中不断得到舆情分析与研判能力的锻炼,强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例如,成立警察学校舆情研究中心,老师带领学生为学校提供舆情监测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涉警舆情教育无论是从新闻学院还是公安类院校的角度来说,它都是一个新领域,相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处于探索阶段。它在各个院校的建设当中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相关科目的授课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资历亟待提高。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所以公安院校在开展涉警舆情教育时要奉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涉警舆情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质量不断提高。

“走出去”是指院校要对本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精准了解在开展涉警舆情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所遇到的困难,主动提升涉警舆情教育服务能力。全方面了解教师队伍的优劣势,培训本校一些在单科目造诣高且对涉警舆情教育有所了解的老师,特别是熟悉互联网的青年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鼓励骨干教师基于典型涉警舆情案例研究特征,组成学科建设研讨小组共同研讨构建适合公安院校的舆情教育模式,实现“走出去”目标,在教学资源能得到科学配置的同时,也丰富了院校舆情教育教学模式、方法、内容。

“请进来”是指借鉴其它有经验的院校的教学培养方案,与各类院校、基层公安机关展开交流与合作。院校让负责学科建设的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取经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运用到本校的教学体系中。在结合公安部门舆情处置经验的同时,也要邀请“名师”进校园。举办舆情分析师基于真实案例的一系列分析讲座,邀请传播学教师进入公安院校讲授传播学知识,邀请不同教学领域的教师进行交叉授课等都能深度挖掘涉警舆情教育的特色和亮点,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创新性。

(四)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涉警舆情教育

公安院校要确保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支持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是划拨专项经费支持舆情监测、舆情实践相关软件平台的引进和升级。这是涉警舆情教育的基本工具保障。主要是两类系统,一类是舆情监测分析系统,主要用于舆情风险探测、态势监测和趋势分析;另一类是舆情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用于舆情处置的模拟实践和效果预测。这两类系统需要引进同时还需要定期升级,以确保涉警舆情教育能够与当前新舆情技术相符合,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二是划拨专项资金设立涉警舆情相关教改项目,鼓励各相关专业老师探索如何在公安院校推进舆情教育工作,激励各高校老师投身于涉警舆情教育事业当中。从源头上激发老师参加涉警舆情教育工作的动力。

三是划拨专项资金成立面向学生的舆情创新实践性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强化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警务舆情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浅谈警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模块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