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翻开2017—2019年的全国生物高考试题,发现有些知识点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的基本规律”等,几乎每年必考,越考越难,常考常新;而另一些知识点如“细胞的增殖”“种群与群落”等,所命试题看似面熟,读来易懂,但下笔就错。针对高考中这些难题、易错题,只有坚持“两心”,突破“两点”,才能“接招拆招”,攻坚克难,冲刺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成了两个层次,分别用Ⅰ和Ⅱ表示。Ⅱ要求掌握的内容,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命题专家们尤其看重其中的两块:一是细胞代谢,二是遗传的基本规律。由于这两块知识每年必考,教师在教学时会不断地挖掘这类知识的深度,所命试题难度不断加大,以至于部分学生对与这部分知识有关的试题产生了恐惧心理,甚至见到这类试题就直接放弃。坚定信心是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信心来源于平时踏实认真的准备和准确的策略运用。突破重难点,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阅读教材内容。考前复习阶段,学生们手中的资料不计其数,大多数学生从早到晚忙于做题当中,以至于根本没时间阅读教材。而时间再紧,也要回归教材,阅读相关知识内容。
(2)领悟插图深意。生物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每个章节至少有一幅主题插图,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主题插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学生需先对着插图仔细思量,确认图中字词之间的关系,领悟图中箭头代表的生命活动,联想与图关联的知识内涵等。
(3)构建知识网络。领悟插图深意后学生可以“光合作用”为核心,运用发散思维方式,把与之有关的知识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进行串联,构建知识网络。
(4)选做巩固练习。每天沉迷于题海战术固然不行,应适当选做一些经典习题,巩固已有知识。选做的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做一道试题,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坚持细心是克服易错点的保障。一些题目看似简单,但只要动笔就做错。如细胞增殖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之间的异同等知识点,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各个选项之间往往只有一字之差、一词之别,在辨别这些选项时,只要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学生必须精准掌握这些易错知识点。
(1)获取题干信息。生物试题一般采取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解题的信息蕴藏在文字和图表中。只有认真阅读文字材料,细心观察图表,辨识图表中的变量,厘清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才能准确获取题干信息,运用信息精准答题。
(2)关注知识联系。生物易错知识点,常具有词意相近、图表相似等特点,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等等。回归教材之后,学生读到某个易错知识点时,就要关注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甄别这些知识间的差异,准确运用这些知识来答题。
(3)写好错题解析。答题中难免出错,错一次不要紧,学生只要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写出详细的解析,收集于错题本中,避免再次出错。
(4)尝试变式命题。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有针对易错知识点变式命题的原创研发,对学生进行易错知识点专项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易错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
总之,学无定法,策略多样。学生只有认真思考,积累经验,总结方法,才能从容应对考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