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特约记者 毕婴
宋金俤
在南京高淳农郊,有位名气不小的“菇奶奶”。这称呼听起来自带几分威严,其实熟悉她的菇农都知道,“菇奶奶”宋金俤只在谈到专业领域时才会显出严格。从江苏省农科院退休后,与菌菇打了近四十年交道的宋金俤依旧沉浸于菌菇世界,在高淳创办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菌种,将毕生所学用在带动菇农致富上,也因此渐渐被大家亲昵地叫作“菇奶奶”。
宋金俤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县农村,对土地与农作物有着天然的亲近。1980 年从福建建阳农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宋金俤被分配到建瓯县小松乡的农技推广站。在那里,她一边工作,一边思索科研方向。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许多村民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因为推广站特殊的工作性质,宋金俤经常深入山林田野,很快看到在当地发展食用菌的优势。抱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态度,宋金俤认准了食用菌这一研究领域。
平日里工作繁忙,宋金俤便抓紧业余时间,一有空就抱着专业书啃。知道书里的知识光进脑子不够,只要有机会她就四处考察。从福建古田、三明,到浙江庆元,大大小小的食用菌研究所都留下了她探访的身影,各地菇农也都乐意和她分享种植中的难题和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宋金俤逐步摸索出一套利用枝条木屑等生产袋栽香菇的技术,取代过去段木栽培的方式后对节约森林资源大有裨益。宋金俤也因此被评为县食用菌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实用技术培训先进个人。就这样稳扎稳打,宋金俤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逐渐扎下根来。
上世纪80年代,宋金俤作为交流人才被引进到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这一时期江苏的农业产业体系中,蔬菜尚属于小产业,食用菌更是其中的偏门。面对这样的境况,宋金俤没有退意,骨子里那股韧劲儿被激发出来,坚持踏踏实实搞研究。不久后,宋金俤先后研制出食用菌专用杀虫杀螨剂“菇净”和杀菌剂“菇丰”,并双双获国家农药登记证书,填补了我国食用菌杀虫杀螨剂的空白。2005年,食用菌项目专项课题组在农科院成立,宋金俤担任课题组组长,麾下六名成员中三名是博士研究生。宋金俤的研究推进得愈发高效,从2006 年起连续担任“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累计发表论文40 篇,主编《食用菌病虫害图谱与防治》《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参编《中国食药用菌生产大全》等。针对双孢蘑菇虫害防治研究出的“两网一灯一板一缓冲”绿色防控模式在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得到全面推广,造福千万菇农。
宋金俤从来不是那种闷头扎在实验室里的学院派,相反,因为工作以来和菇农打交道多,她深知技术要用于助推产业才能发挥更大效用。
“菇农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这是宋金俤始终恪守的原则。技术研发上,宋金俤充分结合本省资源优势,开展了以双孢蘑菇为主的草腐菌类培养料的工业化发酵技术研究,设计出了更为经济实用的发酵隧道,有效提升省内蘑菇产业的生产效率。她带领团队扎根田间乡野,和菇农保持紧密的联系,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进行研产,真正做到产学研对接。团队培育出的毛木耳新品种——猴杂19 号和苏毛3 号,在江苏丰县、安徽、福建等毛木耳主产区得到大范围推广,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在针对企业的科技服务上,宋金俤团队与省内一批生产食用菌的工厂和企业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筛选菌株、设备选择、环境控制等各个环节提供针对性咨询服务……
宋金俤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女儿,因此在科技助农脱贫致富上始终不遗余力。“十一五”期间,她的团队承担了农科院科技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在宿迁、沭阳等地的贫困村开展工作,坚持扶贫先扶智,通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科普和推广帮助当地农民找到脱贫新路。同时,团队向全省各地供应各类食用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累计培训菇农超3 万人次,让越来越多的菇农既享有财富也拥有技术。
这位接地气的专家逐渐收获大家的喜爱和信赖,于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宋金俤开始被菇农们亲切地称作“菇奶奶”。
选择了研究食用菌这条路,宋金俤便没想过停下脚步,研究多年,她深知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是种业的发展与栽培严重不平衡,缺乏优质种源供应,劣种、错种充斥市场,菇农因此无辜蒙受损失;专业生产食用菌的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相似的窘境。退休后,宋金俤几经思量,决定干脆自己开公司,专供优质种源——江苏蕈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由此成立。
从科研学者转换为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宋金俤经历了不少波折。种业是一项长线投资,不仅回报慢,前期对资金的需求还十分庞大,对技术的严格要求也使生产过程中承担的风险高于同类行业。创业初期,“几座大山”一同压在宋金俤身上。“单打独斗”她有经验,但这一次,宋金俤不得不抹开面子,向亲朋好友筹集了1500 万元——这笔钱几乎都被她投资在了设备上。很快,公司建起了4 万平方米菌种培养层架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采用自动抽真空高压灭菌柜灭菌,应用百级空气净化室接种、万级空气净化库发菌和自动化新风设备调控库房环境,从而确保快速、安全、无污染的发菌效果。
“以前都是从科研角度看问题,现在转过身来做企业,对产业就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宋金俤以近乎严厉的标准要求种子的品质,“发出去的菌种都非常严格,要打上检验员检验号,甚至有几个检验员因此不敢来了。他认为我要求很高,我说不是我要求高,我们是要按标准来的。”
公司走上正轨后,宋金俤没有忘记创业的初衷。“我们的种子满足各种种菇人的需要,他们需要什么,只要我们能做到的,就都给他生产。”她不仅给菇农按需定制,还尽量压低价格,让利给菇农。宋金俤的公司常年吸纳二十多名当地妇女就业,高峰时能达到五十多名。许多留守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宋金俤便要求公司一边组织试验生产,一边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帮助她们胜任岗位,也让她们发掘自身价值。
在专业领域忙忙碌碌四十年,宋金俤不觉得苦和累:“从工作开始就一直都在忙碌着,没有停下来,总觉得好像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需要你,行业需要你。”为这样一种被需要的价值感,“菇奶奶”会继续奔走于菇农中间,在乡间田野书写着技术助农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