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思考

2020-12-24 16:50卞红艳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43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卞红艳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指导思想不断更新,落实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目标。小学数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综合性教学目标,但是想要精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能够深刻解读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核心素养,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立足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下文着重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希望本文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参考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关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坚持学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体悟的过程,同时发挥教育者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给学生提供创新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真正意义上构建高效课堂。

一、挖掘创新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发现和顿悟是创新的先导。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深度不足,思考问题比较浅显,但是数学学科知识抽象、难懂,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他们畏惧数学学习,易产生厌学心理[1]。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充分利用生活化素材,辅助学生理解學科知识。创新教育因素的挖掘要基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指导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总是容易混淆,这时候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环节,首先,我展示4个尺寸相同的纸盒,首先,共同计算出4个纸盒的表面积,然后,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摆放纸盒,并分别计算它们的占地面积,可以采用并排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方式,也可以把全部纸盒都摞在一起,通过计算学生就可以认识到几何体的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概念的差别,且在相同的几何体不同摆放方式下占地面积不同;几何体表面积不随其占地面积变化而变化……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记忆,我们还可以再设计一些实践操作任务,比如出示茶叶盒,要求学生测量茶叶盒的长、宽、高,提出问题:“求该茶叶盒的面积,需要计算哪几个面?什么情况下茶叶盒的容积和体积相等?如果茶叶盒本身的厚度忽略不计,则茶叶盒的容积是多少呢?”依据上述问题,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再次深化学生对一些易混淆概念的理解。

二、引导发现认知冲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引领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潜力,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质疑提问、多元思考的软环境。要开放性的课堂作为背景,依托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创造冲突,给学生创新思考提供机会[2]。如,我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引入开放性的练习题,如“分数”知识教学中,我设置问题:“正方形等分四份的方法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自主实践,尝试画一画、比一比,学生很快就发现正方形等分四份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四等份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非常好!但是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我接着引导性提问,“以上分法采用的都是直线划分的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使用非直线划分图形呢?(如图1)”,然后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方法,这时候进入创新思考阶段。

再如,“按比例分配”知识教学后,我给学生提供如下练习题:

题一:“已知长方形周长是1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4,求长方形面积。”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题的时候直接按照已知条件中给出的比例分配长方形周长,误认为这就是长方形的长与宽。面对学生出现的思维误区,这时候我们可以顺势提问:“按5:4分配长与宽与长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发现自己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认知,明白按比例分配以它特定的、相对应的数量为前提的。

题二:“已知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2,长方体棱长总和为44厘米,请计算出长方体体积。”题二虽然比题一复杂,但是受到题一的启发,学生在解题二的时候其思考与推理过程更加缜密。

通过不断给学生创造认知冲突,可以引发学生新一轮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质疑,配合开放性的题型,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拓展延伸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契机

创新思维培养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给学生保留自主探究空间,可以适当拓展延伸,给学生创新探究学习体验[3]。例如,“可能性”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课前给学生布置概念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地球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会下雨”、“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太阳从西边升起”等一系列和可能性有关的问题,并给出选项,要求学生在相应事件后填写“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答案,这部分任务也成为我们的课上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课后,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概念以及判断方法,因此在自主学习任务布置方面,我们可以具化问题,比如尝试利用不同颜色的指针转盘,让学生具体分析某种情况的发生的可能性。

课前和课后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两个阶段是学生创新思考的好机会。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国家建设需求和人才的个体发展需求。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继续深化改革的需求依然很迫切,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状态关系着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水平,核心素养引领下,小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展也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教学目标。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尝试分析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旨在推进学科教学目标落实,为小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1(07):119-120.

[2]李锦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09):93-94.

[3]谭惠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20(11):154-155.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