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辉
摘要:小学班主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身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养成,因为目前提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要实现均衡发展。通过调查,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都非常关注,但是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比如为人处事、礼貌待人等方面还关注得不多,因此才会出现高智商低情商的个例,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展开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德育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展开教育的过程,学生来校学习首要任务不是学习科学知识,而是要先学习如何做人,再学习科学知识。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之本,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由德育教学承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播一些积极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非常重要。
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实际上就是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的一言一行每天都印刻在学生的眼中,学生会有选择性地记忆一些事物。如果教师的言行没有符合德育标准,而且又被学生发现,那么很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在日常作息时间方面,教师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每天按时到校,中午在家午休,下午上课不能迟到,这些要求都是学生必须要做到的,但是教师可曾想过自己是否每天都能够坚持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完成日常工作呢?所以,教师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行为,每天要比学生早到校,每次上课要提前进教室,作业认真批改。虽然小学生性格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教师在行为上的约束会给学生一种威信,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从而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其次在言语方面,教师不能用恶语去伤害学生,更不能用脏话来教训学生,言语必须要符合道德准则,有利于德育渗透。
教师约束自己的言语行为是开展德育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小学生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爱模仿,如果教师自身言语行为没有做好,那么学生也很容易在思想品德方面迷失方向。
集体活动
与人交往和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德育素养,虽然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但是学生不能死读书,小學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品质,因此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交往的体验非常重要。自觉的学生自然就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来展开德育。例如,乒乓球比赛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集体活动,在班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展开单打比赛、双打比赛、混双比赛等等,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比赛都需要团队的力量,即使在单打中也是一样,队友的一声鼓励可能就是走向胜利的助推剂。在双打比赛中队友之间难免会因为在配合上出现矛盾,这时候班主任要进行调节,如果发现有学生在和自己的队友出现矛盾时,应该及时告诉学生有关团队合作、相互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从而端正思想和行为,正确的和队友交流。
集体活动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深刻地认识到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将学生融入集体中,教会学生在集体中如何正确的和同学交流,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这样学生才能够一边学习课本知识,一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已经成为了小学德育开展的一条常见的策略,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其实父母既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一定要巧妙地利用家庭教育这部分资源开展家校共育,让家长和教师共同开展德育。例如,现在的主流交流媒体——微信,已经成为一项非常实用的交流沟通工具,在家校共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在微信上建立德育交流群,将全班学生的家长拉到群里。教师可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家长展示班上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表现。当教师遇到德育方面的问题时,可以将问题发送至群里和家长沟通交流问题的解决办法,这种线上家校共育模式既节约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
家庭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不能够忽视家庭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好家长资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线上德育,通过线上公布进展,线上问题解决实现德育。
结束语
新时代小学教学中德育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端正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根本途径。在德育中,教师要学会整合一切教育资源,多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做好言传身教的前提下展开德育,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盛晓君.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家长,2020(24).
[2]李姗华.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华夏教师,2020(21).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东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