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献数字化现状初探

2020-12-24 07:52完玛拉毛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化现状

摘要: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兴起与发展对国内外藏学研究和藏区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 简要梳理国内外藏文文献典籍收藏数量及数字化情况的同时,从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现有成果的使用率及其意义的角度,展望藏文文献数字化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藏文文献;数字化;现状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环境正在日益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藏文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 以传统的印刷型资料为主的收藏载体和以手工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因此,藏文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对藏学研究机构和藏族文化发展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藏文文献数字化概况

(一)国内藏文文献数字化概况;

目前国内藏文文献数字化工作处于发展阶段。一些民族院校和寺院、个人建设了部分藏文古籍图像数据或文本数据,主要有;

西藏大学藏文文献数据库建设;

2012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CAL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DAL(中国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项目西藏自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在拉萨成立,为进一步促进西藏高校图书资源共建共享奠定了基础,西藏大学图书馆依托教育部 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项目,自筹经费完成了对国内藏文期刊、现代图书西藏大学等民族高校的藏文学位论文的数字化加工和藏文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研发、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藏文文献资源中心。整个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

除此之外还有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曾扫描加工部分藏文古籍,并研制了藏文识别系统。国内出版界,如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古籍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8家藏文图书出版社使用多种软件( 字体) 出版数千种古籍和现当代藏文图书,这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无形的藏文图书数据库。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全国藏文学术期刊编辑部共同创建了“中国藏文学术期刊网”。

“云藏”是个藏文搜索引擎,数据库完善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藏文电子图书馆。

“阳光藏汉机器翻译”,目前日点击量也在万余人次,其用户群除来自国内藏区外,另有来自世界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二)国外藏文文献数字化概况;

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加工,在国外起步较早,目前,主要有美国藏传佛教文献中心(TBRC)、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雪域数码图书馆( The Tibetan and Himalayan Digital Library)、印度锡金藏学图书馆、日本大谷大学图书馆———真宗综合研究所西藏文献研究数字图书以及一些私人建立的藏文文献数据库等。

日本大谷大学的研究者们长久以来在研究《大藏经》文献的同时,还对藏外文献进行整理、分类、编目,挖掘其历史和思想价值,并挑选出一些珍贵的藏外文献,开展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和影印出版。

美国藏传佛教资料中心,目前已经完成16000函藏文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加工。网站检索词文种包括英文、中文和藏文3种,该网站主页有著作、地点、人物、大纲、主题5大类。 主题,按藏族传统10大学科分类。著作按文献的类型包括《甘珠尔》《丹珠尔》文集、伏藏、传记等8大类; 大纲主要有历史、游记、参考资料、诗歌等6个方面的内容。历代藏族著名大师的文集文献,通过教派和时间两种形式划分,教派按藏文字母顺序排列; 时间,按世纪排序,每个世纪后面附有著名大师的数量,人物检索词,包括作者姓名、生卒年、性别、师徒姓名、文集总目录、子目录及具体文献名等。

弗吉尼亚大学雪域数码图书馆,由戴维·吉玛 诺博士创建,其宗旨是“提供一个进行公开资讯和研究藏文化的场所”。 弗吉尼亚大学的藏学研究专业,创建于1973年,属美国较早的藏学专业之一,目前是全美洲最大的藏学研究机构。

二、藏文文献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一)目前國内许多科研机构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或多或少都涉及藏学其资料搜集查新等方面,藏文资料的查阅多依赖于纸质文献资料对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藏文文献电子数据库的建设及资源共享,可进一步丰富第一手资料,提高科研质量效率。

(二),对于高校教育教学而言,特别是各民族院校的教育教学皆面临着本科生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等问题。在这些方面传统的纸质藏文文献查阅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数据的不全面性以及查阅工作的高难度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各时期出现的优秀学者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藏文文献,这些浩如烟海的藏文文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及技术的落后,很多珍贵的藏文文献都流传在民间和个人收藏家手中,并没有得到专业的数字化保护。甚至出现了腐化和翻烂的情况。 建设藏文文献数据库能够有效地抢救和保护这些珍贵的藏文古籍文献。

三、结论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国外对藏文文献的收藏数量相对较多,数字化建设已取得相对规模较大的进展。近年来,我国(以西藏大学藏文文献资源网为例)在藏文古籍文献保护和数字化建设方面也投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完成了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加工、管理、发布、统计、检索、浏览、在线阅读和下载等功能,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我们相信,只要树立起藏文文献数字化共享的观念,并扎实工作,我国建设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的藏文文献数据库的目标将会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包和平. 我国民族文字文献工作的现代化.[J].图书与情报.2000;(3)

[2]东噶·洛桑赤列.藏文文献目录学[J].西藏研究,1987( 4)

[3]徐丽华.云南藏文古籍概述[J].中国藏学,2002(2).

[4]益西拉姆,刘勇,奔嘉.西南民族大学金·史密斯藏学文献馆的建馆历程[J].民族学刊,2014(2) .

[5]片野道雄. 日本大谷大学收藏的藏文大藏经以外的藏文文献[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6]阿贵 达瓦. 藏文文献典籍传承、保护及其数字化现状综述.[J](西藏大学图书馆)2017.

[7]冯蒸.国外西藏研究概论( 1949-1978)[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8]洛桑云旦.西藏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金·史密斯[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藏文),2012(1).

作者简介:完玛拉毛(1996.03-)女,藏族,青海同德,在读硕士,学校:西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16ZDA166)

猜你喜欢
数字化现状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