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试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某个行业消失了,这个行业里面的所有人,都要怎么办?也许你会觉得,一个庞大的行业,怎么可能说没有就没有呢?在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我曾经从事一个正在渐渐消失的夕阳行业。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拿着最少的工资。尽管我抓住每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但这些都没法从本质上改變我未来10年的发展轨迹。怎么办?是耐着性子,熬下去,换到一个看得到的未来,还是放手一搏?我选择了后者。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存在,能以不完美的状态走出完美人生曲线的幸运儿,当然是少之又少。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去奋斗,去拼搏。因为,能力的上限与耐力的底线之间,就是我们的成长空间。
人生的“第二曲线”,让你在有限的自由中找到最佳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完全喜欢的职业吗?答案是没有。
即使再喜欢的事情,做久了也会厌倦。就像两个人谈恋爱一样,从刚开始的欣喜若狂,到最后的平淡归真,甚至偶尔产生一点小摩擦。
职业同样如此,再喜欢的事情,也会因为人际关系、晋升、收入、工作难题等各种原因消磨激情。那难道就只能安于现状吗?
当然不是。
当你不再去寻找职业上的可能性的时候,一个人的职业基本也就到了尽头。
也许我们找不到一个最喜欢的职业,但找到一个让自己更喜欢、也更愿意从事的职业,是完全有可能的。
2017年的时候,我寻找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机会,当时和我一起学习的还有好几百位同学。他们都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做机械的、有的是传统企业的销售,还有的是教师、公务员……
一年多过去,到我写下这篇答案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在从事互联网。有人自己创业了,做了自己喜欢的项目,拿着不菲的薪金;有人做了互联网公司的主管,每天在渠道和媒体之间疲于奔命,但很有成就感;有人通过接触互联网,知道了自媒体,做了全职的自由职业者;还有人奋战于基层,憧憬着未来……
尽管他们都是为了转行互联网而学习,但是最终却选择了不同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人对现在的结果更为满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认识一个女生,性格非常强势,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她总会去争取。毕业以后,她就去了一家一线城市的知名房企。她一个人在大城市奋斗,辛苦而充实,而且收入不菲。
我原本以为她会在公司奋斗几年,成为这家公司的中层管理,然后在这座城市结婚生子。没想到上个月我跟她聊天,才发现她已经回了老家。问起原因,她说:“我父母身体不好,我想在家里好好陪陪他们,所以就回来了。虽然机会没有那边多,但是也足够了。”
听到这番话,我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也许她现在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最喜欢的,但她起码找到了恰当的方式来平衡工作与生活。
美国的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曾经提出过“第二曲线”的理论。这条理论说的是,任何企业的发展过程,都是一条有起有伏的抛物线。企业想要保持不败,必须在这条曲线走向下滑之前,找到能够增长的第二条曲线。这条原理,同样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
说得简单直白一点,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在第一条曲线上已经不会有更多的作为,那么就要尽早作出选择,去寻找自己的“第二曲线”:改变自己,去学习新的领域,去探索新的可能性。这种改变,能让他活出更好的自己。
你想一想, 通过改变自己或者改变环境,让自己通过学习,进入一个自己更喜欢或者更擅长的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里面做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比一成不变更让人欣喜吗?
在我转行之前,我是一名土木工程师,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可以用文字影响这么多人,也从没有想过自己一个搞工程的,竟然可以从事互联网这样的前沿行业。但我就是做到了。
我不仅做到了,而且在这里收获了更多:帮助职业发展迷茫的同学找到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爱上了学习,通过个体的力量影响了很多人……我在这里获得了超过以前工作10倍的成就感。
而这种更好的选择,是因为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二曲线”,拥抱了更多的可能性。那怎么做,才能拥抱更多的可能性呢?
在此,我想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保持对外界信息的敏锐
当你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最难过的事情不是不愿意改变,而是不知道怎么改变、改变什么。其实这多半是因为你对外界的信息不够敏锐,在新事物出现的时候,落后了那么一小步。
十多年前淘宝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马云是骗子,但刚好有那么一批人相信他,在早期加入阿里,现在早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
几年前,自媒体刚进入红利期,很多人在犹豫要不要做,结果最早做的那一批人,现在都已经是互联网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了。
正是因为对信息的敏锐嗅觉,才让他们成功抓住了机会和风口,职业机会同样也是如此。
现在人工智能正在悄悄进入人们的生活,如果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因为看准了未来的趋势,恰好进入了人工智能领域,那又该是多么幸运呢?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才能保持对信息的敏锐呢?
关注政策的变化
比如政策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那么你就应该敏锐地知道,属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快结束了,未来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可能会逐步稳定甚至开始下降了,也就意味着机会会相对减少。所以,平时可以多看看政策性新闻,一般多少会有一点帮助。
关注投融资领域的风向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要觉得这些投融资的新闻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这多少代表了未来最赚钱的领域会集中在哪里。
比如2012年到2015年之间,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就非常容易拿到投资,也让这个行业很多人实现了财务自由。
最近两年,资本开始转向人工智能、区块链、新零售、工业互联网等等,也就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基本快结束了,如果你现在加入一家做社交应用的创业公司,那就要谨慎一点了。
链接业内人士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行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直接找这个行业里的人。他们往往会比你掌握更多的信息,也会帮助你发现一些新的机会。在任何时候,“抱团”都能加速你的成长。
坚持学习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学习这个行业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这些知识入行。有很多同学来咨询过我如何转行互联网,他们大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小强,我也想转行互联网,但是投了十多份简历都没有回音,应该怎么办啊?
其实我想说,你原来不是做这一行的,现在想入行又没有经验,简历石沉大海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如果你真的想要入行,就不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是真的去学习必备的知识。等你真的投入了、付出了,也掌握了这个领域的必备技能,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保持尝试
平时工作之余,我就喜欢写点东西,有的是关于个人成长的,还有的是关于学习的。没想到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机会。所以,保持尝试吧,只有试了你才知道,这件事情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我们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尽相同,找到自己理想职业的难度也不一样。也许有的幸运儿,第一次找到的工作就是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工作。但更多的人都曾经迷茫过、寻找过。如果你属于这类人,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找到人生的“第二曲线”,不再迷茫,走向辉煌。
(摘自北方文艺出版社《能耐:成事的简单法则》 作者: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