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石,世界上第一种颜料

2020-12-24 08:04:06维多利亚芬利
现代阅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赭石神灵颜料

[英]维多利亚?芬利

艺术……必须不仅使人愉悦,还应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用以提升我们的精神能量。——[美]肯尼斯·克拉克爵士《看画》

卡莫尼卡山谷位于意大利湖区,谷内有一万幅摩崖石刻。这里的岩画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曾经生存于此的佐证,它用生动的画面讲述着那时候人们的故事。其中一些画着奇异的长角的野兽,看上去瘦得皮包骨头,似乎不是祭祀牲品;还有一些画着持棍的人群挥舞着手中武器追猎野兽。另一块岩石上刻着一只蝴蝶——我去拜访时恰好遇上一群德国小学生,他们排着队观摩它,我无法隔着成堆的素描纸和蜡笔去细看那只五千年前的蝴蝶,真让人觉得有点儿遗憾。

然而,在一个安静而远离旅游团队的地方,我发现了一块扁平的黑色岩石,上面至少画了50个甚至更多的尖顶两层楼房。我站着端详这些画,画上的建筑并不那么威严,在我看来,或许这里曾经是古代的房产代理办公室,抑或是一位建筑师的工作间,又或许,仅仅是那些山谷里自在休闲的人们,在共话桑麻聊天之余,随手画下的梦想中的家居样式。这些粗犷的刻画现在已经失去原先的颜色:阿尔卑斯的豪雨,冲刷掉了所有远古的色彩。但是,当我坐在那里冥想远古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地上似乎有块小石头样子的东西,它有颜色,而且有着不同于周围山石的颜色——即使那些山石多么五彩缤纷,这一块仍旧卓尔不群。

我捡起来端详它,更加意识到它不同凡响的价值。它的外观其实并不起眼:黏土状残片,脏兮兮的浅棕色,大小和形状恰似鸡心。它的正面是平的,它的背面却有3棱,活像一座微圆的迷你三棱金字塔。当我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分别触摸这3个背面时,我惊讶地发现,它的设计居然非常适宜被人手拿住。刹那间,我断定这块黏土就是赭石,一块从古人的颜料盘中跌落出来的赭石。我用唾液润湿它的表层,这块泥便呈现出干草堆一般的黑黄色。拿起它,我试着模仿那些岩画,在石头上画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我笔下的赭色线条平滑而流畅,一笔下来,毫无顿挫:一块相当好的颜料!难以想象,那位最后拿住它的人——那个用他的手指握出了赭石上的沟槽棱线的人——竟然真的生卒于五千多年前?!他,或者是她,在手中的赭石磨得太小,以至于不方便作画之后,便随意一扔。而最近的一场暴雨,鬼使神差般地将这块埋在地下的赭石冲至表面,恰好落入我的眼帘。

赭石又名氧化铁,是世界上第一种颜料。自从绘画技艺被发明以来,每一块有人居住的土地上,就必然有被人使用着的赭石。而且自那之后,赭色就成为历史上几乎每一位画家的调色板里必不可少的颜料。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最好的赭石来自于黑海城市锡诺普,位于现在的土耳其境内。这里出产的赭石如此珍贵,以至于所有来自锡诺普的产品都刻上了特殊印记,被人们称为“印记锡诺普”。再后来,“锡诺普亚”或是“锡诺普尔”还成了红赭的代名词。最早来到北美的白人殖民者称土著居民为“红印第安人”,正是因为他们用赭色涂画身体(祛邪护身,红赭色代表着人世间善良的力量,还有冬天防寒,夏天祛虫的作用),考古学家还在斯瓦士兰的红峰(在祖鲁语中的意思就是“红色”)发现了好几处至少是四千多年前人们使用过的矿,人们在矿里采掘红色和黄色的颜料用来涂抹身体。“赭色”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的“灰黄”一词,但如今多少演变成了某种更加鲜艳些的颜色——某种更红或更棕或是更接近黏土色的颜色。到了现代,它还可大致指代任何一种天然存在的黏土颜料,然而最准确地说,它仅能指代一些含有一定分量的赤铁矿或铁矿的黏土罢了。

法国南部的吕贝龙虽有几座大的赭石矿,但最著名的还数托斯卡纳的锡耶纳。念及此,我便情不自禁,浮想联翩,假若我手中的那一小块赭石,或许就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商人从锡耶纳捎来的,当时这些石头颜料很值钱,没准还能换到山里的毛皮呢!切尼诺·切尼尼提到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有一次和父亲在托斯卡纳散步时发现了赭石。他写道:“(我们)到达了一个小山谷,一个非常险峻陡峭的地方,我用铲子刮下陡壁上的泥土,带回许多种色块。”他还发现黄色、红色、蓝色和白色的黏土。“这些色彩之于地球的含义,恰如皱纹在男人或女人脸上的含义一样。”

我知道在许多其他的赭石产地——从锡耶纳到新大陆再到日本,一定会有很多故事。但我搜索第一种颜料的旅行,仍然选择澳大利亚作为开端——这是因为我想发掘世界上最悠久且从未中断过的绘画传统。既然我曾被五千年前的赭石所吸引,那么澳大利亚所拥有的四万年前穴居人类使用过的同一种颜料,不是会更加魅力无穷吗?当然我也深信,在澳大利亚的中部,我将会了解到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将告诉我,一项近几年来最激动人心的新绘画运动,是如何从古代的绘画传统转化而来的。

一进入澳大利亚就发现了它,而且沿路绵延于窗外,到处都是赭石。澳大利亚北领地的顶端地区已经开发成了大型的赭石采石场,我对此并不赞同——这块土地上有太多赭石,以至于人们用之于商业,居然拿它来做彩色水泥。来到达尔文的第一个早晨,我起了个大早,沿着当地以色彩著称的伊斯特波因特海岸散步。一块块石头就像一只只覆盆子纹络的冰淇淋,仿佛某位懒惰的祖先奉命将黄色、白色、橙色和红色配料调进适当的褐色崖壁中,却被一只跳跃的负鼠转移了注意力,手里的活半途而废,各种颜色便自成一体打着卷嵌在岩石上。猩红色的赤铁石在灰白底子的岩石上简直就像泼溅的血。当我在石臼里加一点海水研磨松散的碎石子时,我发现我可以用它们作画——或者在我的皮肤上,或者在岩石的浅色部分。但与我的平滑的意大利赭石不同,这些澳大利亚颜料是粗糙的,打磨得不均匀。我事先没有料到,我竟会一大早为追寻这小小的颜色,不知不觉徒步走上数英里。然而我竟确确实实走了这么多路。

西澳坎贝尔山区的维尔加米亚矿是澳洲大陆最神圣的赭石矿之一。早前商人想去矿里,他们必须申请进入许可——不仅是向矿主申请,还必须向那些住在远古的房子下面看不见的神灵们申请。“不要对我们发怒。”那些部落商人念完祈祷,才去取火炬和斧头。还有一次,他们向矿里的神灵欢呼并与之对话,向神灵保证他们自己只会索取一小点儿。

另一个著名的矿藏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弗林德斯岭。很可能在数千年前,就有土著居民从艾尔湖地区南下来此探险。在《来自另一国的货物》一书中,伊莎贝尔·麦克布赖德写道,迪亚里人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回,为的是到位于帕拉契纳的布卡图矿采掘他们的红色黄金。他们把赭石做成圆饼状,装在用负鼠或袋鼠的皮做的口袋里,每个人要背20公斤,头上还顶着一大块从附近采石场采来的重重的磨石。一般是七八十人结队成行:这一景象非常壮观。

赭色一向用来绘制仪式装饰。1882年,一位名叫马西的记者写道:“当地人才不会使用(考莱赭色)呢!它抹出来的颜色不怎么闪亮,不是他们追求的那种颜色,更不是那种能够带来欢乐感和崇敬感的颜色,不是那种使他们冥想高贵自我的颜色,也绝不是那种令他们的仇敌忌恨的颜色。”马西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对于光泽器物的崇拜使然,其实,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神灵的光辉往往是以光为载体的——圣者光中显现——这是每一种信仰的共性。也许只有用闪亮的色彩涂画自身,土著居民自己才能够不仅仅在仪式上装扮神灵,而且真的能够使神灵在人世间化身出现。

(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颜色的故事:调色板的自然史》   作者:[英]维多利亚·芬利    譯者:姚芸竹)

猜你喜欢
赭石神灵颜料
打翻了颜料瓶
给人生染一抹赭石
“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6
在颜料中乘风破浪
刻着人类历史的红色石头
刻着人类历史的红色石头
神灵也是要喝酒的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48:58
颜料抹在了脸上
神灵迷宫
神灵冰龙呈现物魔双免神迹
电子竞技(2015年15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