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敏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权力的守护者与监督者,其首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生态整体的平衡和协调,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唤醒人们的公共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决策。同时,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顾名思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按照组织设置的目标,为组织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而进行资金筹集活动,然后对筹集的资金进行运用,从整体上对活动进行安排管理。
筹资管理实际上就是非营利组织为了满足其持续经营和业务活动的需要,利用筹资渠道,通过筹资方依法、经济、有效地为组织筹集所需资金的财务行为。做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节约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协调市场与政府的统一运作,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有利于防止腐败、预防危机。
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政府、组织以及个人,但该活动必须合法守法。与营利组织筹资方式不同,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和补贴等渠道依法筹措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从而完成某一社会使命。
营利组织筹集资金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利润,比如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利润。筹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融资,保证资金链不断裂,为企业进行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也有能力定期更换机械设备,提高技术投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相反,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实现多个目标而发起筹资活动,在实现其利益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群体利益,造福整个社会。
营利组织主要有两种筹措资金的方法:一是组织负责人向政府寻求帮助,获得资金支持,或者进行股权投资;二是向其他组织和个人寻求帮助,可通过股权和负债进行融资,并且具有有偿性。
而非营利组织的筹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向政府申请财政拨款和补贴;向其他组织和个人募集获得资金收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获得更多的资金;发挥组织的作用,进行一定的投资,获得经济效益。非营利组织除负债性筹资外,筹资具有非偿还性的特点。
营利组织评估筹资绩效的标准主要是利润,通过利润指标,营利组织可以衡量出自身筹集资金的速度和数量。但是,非营利组织筹资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预计活动组织需要的资金,将花费的资金降至最低程度,力求以最小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其筹资绩效可以从筹资效率、筹资能力、筹资结构、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系统量化考核。
就对政府的依赖性来说,营利组织相对较低,一般不是通过政府来获得资金补助,但如果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的风险性又相对较高。因此,营利组织若想获得资金,就必须通过市场来进行筹资。
但是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非营利组织可以发挥政府的作用,申请各种拨款、补贴、项目支持、特许权等。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特的经营机构,相对于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而言,其成长环境十分宽松,这也造成了非营利组织缺乏积极性,很少主动开拓资金渠道、对外开展有效性服务活动的现状。同时,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具有共同的社会使命。基于以上两点形成了非营利组织筹资依赖政府的特点。
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模式是吸收资金提供者的资源,并分配给受益者。非营利组织将筹集资金和资源配置这两个过程分别独立开来,保持各自运作,分别按照各自的机制进行运作。非营利组织不能向资金投资者分配利益,不能够通过利润来吸引投资者,获得资金,也不能以强制性的手段来进行融资。所以,由于非营利组织资金筹集的特殊性,因此,非营利组织要想获得充足的资金,还需一定的努力。
不顺畅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让很多规模较小的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阻碍。一方面,非营利组织资金压力较大,又不够正规,因此也享受不到税收优惠以及一些政策福利,因此非营利组织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不够正规,不能受到法律保护,受外部环境的冲击较大。那些不够正规的非营利组织获得资金的渠道相对较窄,资金获取困难,无法涉及到法律保护的范围。合法性具体有两种体现:一是公募资质,二是受捐资质。然而,目前只有公募基金会、各类慈善会、红十字会拥有公募资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符合社会捐赠的组织只能是民政注册型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项目筹资能力具体指的是,在非营利组织设置一个项目来实现社会效益时,能够向资金提供者获取资金支持。而如今,绝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对筹资不够重视,被动地寻求资金帮助,这样很容易遇到资金困难问题。
就另外一些非营利组织来看,也就是那些由官方举办的,但是,这些官办非营利组织十分依赖政府的资金支持,不够独立自主,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小。而相对民间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不够正规,管理也不具科学性和专业性,资金获取能力非常弱。在筹集资金方面,非营利组织具有一定的弱势,分别是获取资金的数量不足、筹资方法落后且单一、管理也不具科学性,等等。
非营利组织筹集资金最需要的就是公信力,公信力强,就代表着资金提供者对该组织的信任度高。对于资金提供者的利益,我国非营利组织不够重视,没有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一是非营利组织通常都不具非营利性。现阶段,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绩效管理与财务公开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不足,因为非营利组织中一些人违法操作、随意篡改数据、贪污腐败,这也在间接中让非营利组织的信誉受到影响。二是过多参与政治,或者因政治需要而建立,被当成政治组织。中国有许多政府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其行政化、官僚化倾向明显,缺乏提高效率的竞争机制。三是信息的公开不够充分。因为我国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力度都不高,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公众由不了解演变为不信任,进而导致非营利组织的持续筹资能力不足。
首先是建立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的关系,这是非营利组织获取资金的关键。一般而言,资金捐赠者在对非营利组织进行捐赠之前,必然会对该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清楚充分了解之后,才会给予该组织足够的信任。而且,在捐赠之后,资金提供者会与受捐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定期的交流和沟通,明白自己所捐的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然后,非营利组织也要加强与资金提供者的联系。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定期举办一系列褒奖回馈活动,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宣传力度,与一些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同时,也要建立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可以给非营利组织提供资源与经费,鼓励和帮助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展,给予非营利组织一定的信心,扩大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提高非营利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也应加大对资金流向的实时跟踪监督,然后逐步转变扶持方式,不再直接向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政府应当逐步增加非营利组织开设项目的资金投入,防止资金权力的滥用,保持民间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独立性。
当今社会,互联网日益发达,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个人捐赠比例持续稳定增长,其中互联网募捐的方式备受年轻人的青睐。据2018年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个人捐赠款项高达360.47亿元,同比增长3.24%,个人捐赠处于近几年来最高水平,仅次于2008年汶川地震的捐赠金额,呈稳健上涨趋势。在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上,以个人捐赠为主的网络募捐总量持续提高,2018年共计募款31.7亿元,较2017年增长26.8%。非营利组织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一概念,进行网络宣传,通过线上捐赠来解决资金筹集的难题。
非营利组织应找准专业服务方向,开拓新的业务空间。可适当增加会费收入,为会员定制专项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自创收益。非营利组织可以设计个性鲜明、辨识度高且具有感召力、可以引发公众共鸣的产品或者服务,使公众产生强烈的意愿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要提升非营利组织自创收入的可持续性,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方案,培养客户忠诚度。
非营利组织还可适度进行负债筹资。可以通过与其他组织间的合作进行创新,以确保资源更加有效地发挥利用。外界因素也会促使非营利组织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应对个人组织无法解决的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对象是多元化的,除了常规化的产品、项目,非营利组织自身品牌也是一个主要的营销对象。非营利组织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与媒体合作,建立良性长期的互动关系,利用媒体塑造非营利组织的正面组织形象。其次,完善管理体制,设立专门的营销部门。培养新媒体营销人才,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做到有机融合。非营利组织在进行市场营销与媒体宣传时,还要同步提升自己的危机公关能力,争取在出现声誉危机时降低损失。非营利组织发展市场营销,可以使其在同一时期获得更多的资源。市场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组织内部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可以使非营利组织在平淡无奇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市场营销还可以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国民认可度,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支持。
非营利组织一定要经营好自身的形象,坚持诚信经营,增加社会对自己的信任感,才能拥有忠实的资金提供者和志愿者,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社会公信力这方面,非营利组织要想取得成绩,必须掌握三个方法:第一,设置一个专门管理机构。如果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那么组织自身的运行效率就非常低,不利于组织维护自身的形象。第二,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向外界公开运行总过程。非营利组织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增加社会对自身的信赖,就必须将一切公开,阐明资金使用情况,让外界了解其基本运行轨迹,让捐赠者更加安心。第三,在策略方面,非营利组织要保证策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增加曝光度,这样还可以形成一种舆论督导压力,规范自身的一切行为。
目前,由于非营利组织频繁被爆出贪腐事件,导致社会公信力骤降,老百姓不再轻易相信慈善组织,并降低了资金的后续投入。这就意味着,要想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财务信息公开化。而信息公开化的重点,在于我们能否清楚地说明非营利组织将如何运用大额的资金来完成自己的目标,向社会公众交代清楚每项资金的来源与流向。网络信息披露有三个流程:财务披露、业绩披露和治理披露。非营利组织应将网络披露看作是一个组织在自己的公共网站上的财务和业务信息披露,可以解决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信心和信任急剧下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