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粉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新时代下的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作为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的载体,爱国卫生运动不仅仅关系到群众生活的有效治理,还关系着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与此同时还关联着全民健康和个体健康,爱国卫生运动的实践方式和政策的实施,对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刚建立时期,中国的各行各业百废待兴。不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卫生设施的匮乏、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淡薄,更是导致了各种传染病的肆意传播,人民群众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为了提高群众卫生意识、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政府部门开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根本目的是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消除影响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不良因素,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共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防病能力。从发展趋势看,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开展卫生工作的主要方法,这种运动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政治特色,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发展和调整,其具备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也逐渐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实施指令开展工作。回想爱国卫生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情况,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也将群众化运动工作逐渐转变为了政府主导的工作[1]。自从2015年开始,我国国务院也发布了专门的指导意见,也明确了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在之后的2016年,我国更是开展了健康与卫生大会,针对群众的健康现状提出了新的理念,并将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全面提高,成为战略系统中一个全新的高度,以此彻底贯穿“卫生”理念和“健康”理念,帮助群众实现健康生活。
从新中国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是党的历史使命变化,是党的历史任务变化。爱国卫生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作的开展将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情景。
首先,爱国卫生运动已不像刚刚开展时那样的困难和不成熟,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也变成了一种常规工作。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其理念和方针也是与我国的国情相吻合。刚建国初期,政府短期内为了应对卫生问题所产生的危害,强制性的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爱国卫生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爱国卫生运动的方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短时间内应对卫生威胁的工作方式转变为长期有效地控制传染病体制,这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次飞跃。人民群众由政府带领着进行爱国卫生运动,到自发的进行爱国卫生运动。
其次,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主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社会的现实情况进行不断改变。如:建国初期的“除四害”、非典时期的“抗非典”、和平时期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等。主题与社会现实情况相结合,完美的解决了社会生活中的卫生问题。主题的不断改变和卫生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都在提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卫生水平,也有效地控制了传言病的传染和其他卫生疾病的滋生。
最后,人民群众水平意识的提高,使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更加容易,所达到的效果也是超出预期。现在的爱国卫生运动不只是简单的打扫卫生,更是有关卫生文化和健康知识的传播。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变得卫生化、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公共制度的构建等都是新时代下爱国卫生运动所面临的新的历史情景。
从群众的健康需求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健康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各个需求种类在不断增加,但是与此同时群众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需求素养,现如今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需要对群众进行教育,深化群众的健康意识。通过作用群众的价值观、信仰以及情感来引导群众的行为,并从中提供了一种媒介,能够让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若是群众表现的过于“标准化”和“个体化”,在政治体系中也逐渐变为“社会化”和“集体化”,因此个体需要根据自我技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卫生环境和领域中,观念的习惯性和稳定性对引导群众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群众的卫生意识逐渐从无状态转变为了有状态,群众也普遍接受了现在的生活,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群众还是存在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样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因此需要继续推进健康教育和宣传教育,完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的锻炼活动中去。今年要在一些体育项目中推出段位制,让老百姓打篮球、打羽毛球也能像下围棋一样有级别,对他们的水平有一定的评价。这样一种激励机制设计,能够让群众更热爱自己的健身活动,并持续地把它发展下去。为了促进群众的卫生意识,因此需要推进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健康知识的科普力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向群众普及知识常识和预防知识,也增加了健康管理的能动性[2]。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快,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均威胁着群众的健康,全面发扬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让他们参与到国家建设之中去,并将“个人卫生”和“国家建设”之间相互结合,并将其关联到全民健康和个体健康中,这对促进群众健康有一定的意义。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较,前者会表现的更加个体化,随着国家的变迁,在以前、现在以及之后各种矛盾在发生之后,因为缺乏个人主义文化和传统主义文化,因此更容易形成“极端主义”。群众自身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国家也要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社会治理和爱国建设中才能够发挥出其自身的参与感和动力感[3]。其实是将环境建设和健康需求相结合,由于健康因素比较复杂,进行综合的治理能够改善群众的环境,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以及边境、口岸,更加重视“厕所改革”、“垃圾处理”等处理工作,这样能够引导群众养成更加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群众要及时梳理影响自身健康的因素,并把握住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加强环境监测,重视治理,并对环境进行专项治理。
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从治理的角度看,这是一项治理性工作,并从多个方面看,此工作在建设方面和协同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也还未形成准确的工作格局,更是难以打造共建设、共治理的社会格局,因此需要顺应社会发展,加强能力建设,改变治理的理念,这也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必要条件和主要途径。在现实中以“政府”作为主导,以“健康”作为中心,用科学进行治理,在共享的环境下开展新时代下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实施了这个方针之后,政府将会在这个工作中继续担任主导地位,而且要强化组织,并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政府的实际工作日程之中,配合相应的治理方案来共建格局。随着政府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公众参与的政治素养,并提出了更好的战略要求,因此在国家全面共享的格局之下,群众参与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提出,群众意识也在不断增长,群众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从这方面也预示了群众生活的大大转变[4]。从技术和理念上看,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思维,并逐渐转变为法制化,全面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工作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后果。
当我国整体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在新时代下爱国卫生运动仍然具有一定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因群众基础、主题内容、外部环境的条件更新,让爱国卫生运动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并合理帮助全民群众塑造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帮助其实现了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