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燕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等等,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已经与“中国制造2025”、高质量发展、中国梦等国家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打造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历史发展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社会进步需要能工巧匠的涌现,为此国家从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上已做出了重要部署,在这一进程中,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动手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如何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把握好自身定位,努力探索培养合格工匠,发扬工匠精神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未来职业教育重要的研究方向。
工匠精神是优秀工匠群体长期培养形成的优良职业素养和精神品质,在德国被称为“劳动精神”,在日本被称为“匠人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世代传承,使得这两个国家在近代能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即使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整个国家工业基础消耗殆尽,却依然能够从废墟中迅速崛起,重新回到世界前列。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工匠精神,从日常生活用品诸如精美瓷器被古代欧洲贵族奉为上品,到郑和舰队下西洋时使用的比哥伦布船队吨位大一百倍的郑和宝船,再到改变人类历史的“四大发明”,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绽放出的美丽花朵。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等原因,一些急功近利的发展思维,使得许多企业盲目追求低成本和生产规模,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中国制造”沦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当前,我国正处于跨越“拉美陷阱”的关键发展时期,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大力培育和发扬“工匠精神”,培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要求的合格工匠,这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社会,尤其是职业院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从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看。虽然我们正努力向各个产业的顶端和高端进军,但大多数行业仍处于产业的中低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环境污染严重,却不能产生相对应的利润。因此,作为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工匠精神”,促进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国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迫切,而与之对应的是对工业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国产复兴号高速列车,仅一节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关乎乘坐体验甚至国民生命安全,其平稳性和安全性领先全球,现如今高铁出行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因此,要生产出科技领先、经久耐用的工业产品,需要广泛培育工匠精神。
从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需求看。虽然我国工业体系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只有华为、大疆无人机等极少数高科技和制造业企业能够跻身世界一流,中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只是国际品牌企业的代加工者,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由此可见,培育工匠精神,将其转化为凝结在产品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培育工匠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的统一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最重要的是要为培育这种精神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工匠精神“生根发芽”。应当看到,经过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我们对工匠和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见,社会环境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和不利因素,需要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多方面力量加以推动和扭转。
一是社会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自古以来我国轻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上大学“读书入仕”是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追求,人们大多不愿意报考职业类院校,学习具体的生产技能。职业院校一方面生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招来的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较低,可塑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力不足,就业情况不好,从而进一步影响后面的招生,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职业院校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现有的职业教育,由于面临就业率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用主义,更多的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片面追求学生技能培养,忽视了对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工匠精神方面的培养,导致毕业学生精神上“缺钙”,难以在日后的工作中潜心钻研,建功立业。
三是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问题,普遍对自身价值缺乏认同。由于高考的失败,职业院校学生不得已选择职业院校,其本身缺乏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即使是在学习期间,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自信心不足,幸福感不强,很难建立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普遍存在“混”时间的现象。
培育工匠精神,教育是根本。作为培养工匠的主力军,职业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把“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价值标尺,深刻把握工匠精神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爱国为民的人文素养等核心要义,在工作中帮助学生立工匠之志、铸工匠之心、塑工匠之魂,最终成长为能够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工匠人才。
一是立工匠之志,引导学生坚定技能成才的人生道路。职业学生由于高考的失利,自信心和幸福感不足,普遍学习热情不高,难以有较高的理想,更谈不上追求自我实现,这是培育形成工匠精神的重大障碍。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扶精神上的志,补精神上的钙,做到重拾信心,逐步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同时,引导学生立志为匠,改变懒散懈怠的学习状态,沉下心来钻研一个领域。
首先,职业院校应从扶志上下功夫,帮助学生重新点燃学习生活的热情。要创新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和宣传教育,在工作中导入工匠精神,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信念,要让学生相信即使是最普通的技能工作,只要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依然可以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例如,马钢全国劳模卜维平,几十年扎根在矿山电铲司机的工作岗位,凭借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38年间他带领身边的工友累计完成创新革新成果708项,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个人拥有24项国家实用型专利,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司机成长为技术能手,全国劳模。为弘扬卜维平的这种劳模精神,马钢专门成立了以卜维平的姓名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卜维平继续干事创业提供了平台。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卜维平式的技术大师来学校开设大师讲堂,组织学生参观大师工作室,让大师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普通岗位成为优秀工匠的路径、方法和经验,从而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更好地激发学习动力。
其次,要引导学生立足技能实现人生理想,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现如今马钢等大型国企,都已经建立形成了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岗位工人“三支队伍”的成长通道,一线工人通过专研技能,也可以成为企业的“首席技师”,获得可观的收入待遇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职业院校可以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为突破口,通过一对一交流,集中辅导等途径,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用合理可行的规划,向学生展示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的路径,从而真正帮助学生立志技能成才,坚定走好工匠之路。
二是铸工匠之心,引导学生培养精益求精,创新突破的职业态度。“独具匠心”是古代对能工巧匠的高度褒奖,匠心就体现了古代工匠对产品和技艺的执着追求,根本上是优秀工匠身上精益求精,创新突破的精神,这应是工匠精神的第一要义,也是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最重要的部分。创新专业课教学,将工匠精神融入教案的设计过程,比如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比较的方法,将先进国家的设备及产品与普通产品做深入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工艺的过程中既学习到技能知识,同时又能深刻体会工匠精神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创新实践课教学,在动手的教学环节上,突出质量的要求,强调细节、强调规范,把动手实践的产品质量作为最重要的考试评价条件,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学校对质量的要求,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培养富含“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突出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内容融入到学校精神、学校价值观、学校愿景、学校使命中去;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期刊、文化专栏等阵地,大力宣传工匠精神的精神实质和典型案例;大力开展各类弘扬“工匠精神”的技能竞赛、创新大赛等活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在学校形成浓厚的崇德尚能的工匠文化。
三是要塑工匠之魂,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拥有高尚的道德,与具备一流的专业知识技能一样,是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立足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能够在工作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就应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育德主阵地的作用,适当调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创造新的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学,为学生最终形成工匠精神打牢基础。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融入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形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等。要深入挖掘、系统研究中华优秀文化中包含的工匠精神的宝贵思想和实践经验,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与此同时,思政教师作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主力军,要适应新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水平和人文素养,切实承担起培养合格工匠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