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
目前乳腺癌相关指南日益完善,本指南集合了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多年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15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的基础上[1],从2016年5月到2020年7月,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在北京召开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年度专题讨论会上形成和完善,是国内外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545.29/10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2],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3-4],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在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早期诊断技术和新药研发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一系列新药的出现,更让乳腺癌的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即便是进展期乳腺癌包括的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R0切除)、局部复发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年[5],但不同亚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6]。有文献报道并分析了52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生存时间为55.5个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9.5个月,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和三阴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阴性、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阴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9.9个月和18.6个月[7],而这一结果可能会因治疗方式的不同而改变。
近5年来,各种抗癌新药的研究方兴未艾,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进展期乳腺癌比较复杂,可以是单部位和单个病灶,也可以是多部位和多个病灶,因此治疗方法众多,既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也包括放疗、手术、射频消融治疗及介入治疗等局部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均可以使患者获益,并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临床医生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乳腺癌为什么会复发?怎样才能减少复发或延缓复发?临床医生需要告诉乳腺癌患者多少内容?此外,临床医生还会被问到:我得的是晚期肿瘤吗?要化疗多久?还能治吗?还能活多久?等等!面对如此复杂的疾病,如何在已有的众多治疗方法中得心应手地选取合理、高效、准确的治疗方法是重中之重。在进行了大量文献整理和许多专家讨论之后,专家组觉得有必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再次整理几次会议的内容并进行更新完善,力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成册。专家组从对疾病的理解,到追求最好的疗效,再到患者治疗经历的不良反应和承担的费用,反复思考,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制定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共识和指南,旨在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维持患者长期、良好的生活质量。
2013年11月,专家组在《癌症进展》杂志发表了《首届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草案)》(CABC1)[8];2015年进行了更新,并于《癌症进展》杂志发表了《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CABC2)。2016—2020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会议上,来自中国20多个省市的乳腺肿瘤领域专家,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和法国的乳腺肿瘤专家共同对进展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充分讨论,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医生负责整理成文。时隔5年,鉴于国内外学者发表了诸多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专家组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CABC2指南。在参考已发表指南的基础上,包括欧洲第4届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4thESO-ESMO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ABC4)[9-10]、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乳腺癌指南[1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 guideline for breast cancer,CACABC)[1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等,并参照近几年发表的新的临床研究结果,通过4次专家讨论会,专家组对进展期乳腺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最后修订成文。
本指南主要针对进展期乳腺癌的诊疗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理念,多学科诊疗团队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基本原则,新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的管理,相关重要概念的定义,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急症,以及检查与评估的频率。同时针对不同分子亚型的药物治疗进行了详尽阐述,并完善了特殊转移部位的肿瘤的治疗原则。尤其对临床中几个重点问题做了详细的描述:①鼓励患者参加临床研究,近年来更多针对分子靶点的新药进入临床,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临床研究亦可成为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②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联合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治疗;③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联合和序贯;④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⑤分子检测对于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意义;⑥欧美国家已经上市,但国内尚未批准乳腺癌适应证或国内尚未上市的新药的合理使用;⑦不良反应的管理;⑧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制定;⑨开展患者教育活动的意义。同时本指南还补充添加了更多来自中国的数据,使其更适合中国的医生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