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建设实践

2020-12-24 09:18:52王攀娜副教授博士徐博韬副教授
商业会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经管类实训企业

王攀娜(副教授/博士)徐博韬(副教授)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 40005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社会对现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我国高校教育急需改革,建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经管类专业作为社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除了加强理论教学,还需增强实践教学。因此,经管类专业在传统单一实训课程基础上,急需建设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

一、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及跨专业综合实践的目标

(一)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感性认识实训、专业课程操作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和跨专业综合实训四个方面,但目前高校经管专业一般开设了感性认识实训、专业课程操作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三个子系统的实践课程,以单一实验课程为主,缺乏综合模拟企业运营全流程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非常必要和重要。具体见表1。

表1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二)跨专业综合实践的目标。时代发展急需构建跨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构建特殊教学模式三个方面。

1.完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通过模拟企业运营全流程,设定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思维方式训练,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通过模拟企业成立、采购、生产、销售和外界联系沟通等运营环节,让学生在这些具体运营环节中进行思考、分析、决策和管理,并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进行评价。

2.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经管类专业实践综合行政、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税务等多部门和多环节的操作,具有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等特征,因此课程体系将融合企业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进行运营实践,通过书本学习和自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操作方法训练,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分工和探究式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构建特色教学模式。以项目作为任务导向,构建“项目驱动+团队合作+角色扮演+博弈对抗”的特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形成团队相互协作,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博弈对抗,增强决策能力。及时进行课程总结和评价,将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在下一轮学习前加以调整和思考,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引领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X学院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平台的建设

X学院是重庆市直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下属的经济管理学院和旅游学院两个二级学院开设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工商管理、物流工程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五个专业,在校本科生达两千多名。目前,X学院针对各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求,建设的经管实验中心有多个实训室和实践基地,开展专业技能实训项目。主要的实训室包括:经管综合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创新创业实训室、物流沙盘实训室、会展实训室。此外,还与当地多家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酒店等社会组织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以满足学生的社会实践需求。

X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围绕着应用型的办学定位,X学院经管类专业进行了一系列以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平台建设便是其突出成果之一。因此,本文对X学院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实践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他学校推广借鉴。X学院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基础上,通过与购买的软件和硬件公司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后设计了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该平台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模拟企业经营过程,设置经济管理关键部门,虚拟构建了政务环境、公共服务环境、商务环境和企业经营实训区四大板块,具体构成见表2,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企业运作实践。同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对抗和竞争,提升参与企业运营的分析、决策和总结能力。

表2 企业运营综合仿真实训平台的构成

(一)政务环境。主要包含工商、税务等为企业提供行政管理服务的实践子系统。(1)工商局。实践角色:合同管理科科员、企业监督管理科科员、登记注册科科员和工商局局长。实践项目:组织结构设计,制定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企业登记管理,市场开发、动产出质登记与审核,市场监管,召开订货会工商年检,日常工作检查,评选先进。(2)税务局。实践角色:税收稽查科科员、纳税服务科科员、税收征管科科员和税务局局长。实践项目:组织机构设计,制定工作制度和计划,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和税款的缴纳核销,发票管理,违章处罚和复议诉讼,税收检查,税收统计和出口退税。

(二)公共服务环境。实践系统包含认证中心、信息综合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性实践子系统。(1)认证中心。实践角色:业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设计组织结构,制定工作制度和计划,ISO体系认证,新产品研发认证。(2)信息综合中心。实践角色:数据工程师、调查工程师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宏观经济信息、市场需求及价格信息,汇总供应商供货计划信息、客户企业采购计划信息,调查和发布企业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劳动力信息、税收信息和企业经营成果信息。(3)人才交流中心。实践角色:业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开展人员招聘、实践和辞退业务,建立人才档案库。(4)商业银行。实践角色:结算部专员、企业服务部柜员、信贷部专员和银行行长。实践项目:开户、贷款、资信评估和银行结算业务等,业务统计。(5)律师事务所。实践角色:助理律师、注册律师和总经理。实践项目:担任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诉讼等。(6)会计师事务所。实践角色:会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出具审计报告,开展资产评估和验资业务。

(三)商务环境。模拟企业产业链参与主体业务流程,具体包括供应商、客户和物流企业等实践子系统。(1)供应商。实践角色:业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制定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的供货计划、接洽订货和执行销售合同。(2)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践角色:业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发布物流业务服务标准和报价,制定工作计划、接洽业务、签订合同和执行合同,业务量和类别统计。(3)客户。实践角色:业务员和总经理。实践项目:制定产品采购计划,签订采购合同和货物检验入库。

(四)企业经营。主要包括:虚拟若干实践单位、部门和岗位,设置企业准备、期初、运营和期末阶段实践项目。(1)虚拟实践单位。包括企业、客户、供应商、物流公司、工商局、税务局、认证中心、信息中心、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人才交流中心。(2)虚拟企业部门和岗位。包括行政部(总经理秘书和总经理)、财务部(出纳、会计主管、税务主管和财务总监)、人力资源部(劳资主管、实践主管、人事主管和人力资源总监)、采购部(采购经理)、生产部(车间主管和生产经理)、市场部(信息主管、市场与客户主管、销售主管和市场总监)和物流部(运输主管和物流总监)。(3)企业多阶段运营模拟。①企业创立准备阶段,实践项目:设计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市场部、采购部、生产部、财务部和物流部管理制度,分析企业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建账,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预测市场需求。②企业年初制定计划阶段,实践项目:制定年度营销和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制定员工招聘计划,制定企业投资和租赁计划,编制成本和费用预算,调整资本结构。③企业年中运营阶段,实践项目:市场开发,客户维护,销售合同统计,制定筹资方案,进行融资决策,招聘员工,采购、运输和管理材料,产销排程,维护与修理设备,履行产销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和总结。④企业年终总结阶段,实践项目:编制财务报告,聘请社会审计,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总结年度工作,编制下年度预算,整理与移交档案。

三、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平台的特色

X学院的经管类专业建设的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平台,具有理念务实、范式新颖、场景化和竞赛机制四个方面特色,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提供了很大帮助。

(一)理念务实。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仿真平台建设具有整体规划性,在现有实训室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基础上,打通各单一实训课程间的鸿沟,形成了具有标杆性的综合仿真实训平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融入平台,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和企业特性相结合的仿真教学平台实训中心。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和专业定位,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打造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对于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预案,包括教师引领的角色定位、软硬件的支撑、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动性等,以确保实施过程顺畅。对于师资,除了加强学校内部在职教师的培养和激励力度;还聘请、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软件工程师、企业操作人员到校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对于学生能动性差的问题,教学体系注重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经济业务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还将负向激励和正向激励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过程考核。培养学生在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收益与风险平衡、关注风险点把控等意识,帮助企业提升经济绩效。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工作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二)范式新颖。教学范式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模拟企业大量生动有趣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开展学习。借助“云班课”“雨课堂”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达到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练习的紧密结合,教师通过图像、文本、课件、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教学资料在线分享,学生群体间通过小组讨论、答疑、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在线分享,并且教师要实时监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通过教师、学生、小组、课程群的网络,形成有效的在线互动分享式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的竞争式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式学习。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主线。课前从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资源开发和讨论交流进行准备。课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汇报交流学习、疑问解答和汇总说明,辅以教师引领,使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课后注重总结反思,教师通过教学任务改进,为后续教学做准备,学生明确自身认知结构,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仿真教学平台课程体系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三)场景化。除了模拟企业运营的场景,还考虑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包括工商、税务局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结构,以及企业产业链上的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企业,形成完整的企业经营场景。实训场景的设置主要培养学员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系统正常运转的规则、综合管理的能力和各种能力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了解各岗位工作职责,形成团队协作的精神。通过实训岗位手册设立不同岗位功能,具体包括岗位职责、流程、职能、工作内容、指导意见等,系统性地描述了实训人员参与的各项工作。建设行业和岗位相关说明的知识库,学员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通过在线学习予以解决,如果仍然无法解决的,则可以通过在线求助,得到其他参与实训学员或教师的解答,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互动学员均有相应的平时成绩加分。

(四)竞赛机制。在综合实践仿真教学平台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以小组进行联合对抗,引入博弈机制进行商业竞争演练,增强学生竞争意识。通过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的结合,达到竞争机制的优化。线上评价从过程性和总结性两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细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而课前评价包括参与态度和质量两个维度,课中评价指参与深度,课后评价从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性评价以项目和部门为单位,包括综合测试得分、用时量、自我评价、团队评价等。线下评价包括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教师教学行为和技术支持三方面。学生系统性学习主要包括思维、交流、成果、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五个维度。教师教学行为主要包括交流和评价两个维度,技术支持主要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对学习的支持是否合理、及时。这种引入竞赛机制的教学范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经管类实训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1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中国报道(2014年5期)2014-01-31 04: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