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020-12-24 09:18:52包晓岚吴伟荣
商业会计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包晓岚 吴伟荣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一、引言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提高课程建设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然而,传统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被动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计教育的实用性和专业性严重缺失(吴思哗,2018)。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革,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主,学教兼顾,知识和能力并举”的混合式学习目标,培养企业需要的财会人才(魏倩文,2019)。为了响应建设一流本科课程的号召,华中农业大学会计系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模式,时刻关注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匹配度,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以及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强调从会计信息的生成逻辑、程序和方法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企业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化、创新型人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目前,华中农业大学会计学课程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两种方式授课。传统课堂模式主要通过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的方式传递知识。在进行课堂授课前,教师提前制定教学计划,追求教学目标、内容、方案的标准化,尽量保证学生所接受知识的一致性。在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主要输出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会同时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采取线上SPOC和线下翻转教学的模式,学生慕课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双向的知识输入渠道,多角度、多方向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另外,通过课前测、课前讨论、案例讨论、财报分析、报表重述等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究者”,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的获取

为了解学生对会计学课程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和课程效果,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2020第1学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249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大二学生占比最大,为96.79%,这部分学生还未进行专业分流,所在专业及其比例为:工商管理类68.67%、经济学类20.48%、文管张之洞班10.44%。由于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均属文科性质,女生比例较大,本次调查的男女占比分别为28.11%和71.89%。问卷内容除了基本信息外,还调查了学生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以及会计学课程改革的意向。

(二)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

1.传统课堂教学满意度。对于接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大部分学生基本认可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术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等方面,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方式过于简单机械化,导致学生没有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难以构建知识框架,对很多知识点有严重的混乱记忆。根据问卷自填题目的反馈结果,部分学生认为传统课堂上会计学课程的作业布置太少,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掌握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知识运用缺乏灵活性,认为教师应该布置更多的作业,强化知识点的练习。

表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

2.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对于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70.34%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表示满意,28.9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大多数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自由度较高,随时随地皆可进行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同时,混合式教学异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互动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让学生变成课堂学习的“掌控者”。对持不满意态度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80.95%的学生认为,在慕课学习中,由于教学方式的改变,知识的传播媒介从教师的言传身教变为网络媒介的间接输出,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低下;71.43%的学生认为,线上和线下所学习的内容存在差异,不利于从整体把握知识结构,建立整体知识框架。此外,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受到40分钟的时间限制,知识点过于零碎,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

表2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

为了深入探究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保持不同态度的深层原因,我们进一步从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两个维度出发,深入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真实感受,挖掘课堂教学和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表3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现有慕课习题量过大,并且部分题目重复度较高,难以达到学生课下巩固知识以及查缺补漏的要求。57.14%的学生认为慕课的考核缺乏公允性,无法准确真实评价学生课下的学习状况;45.24%的学生认为现有慕课对线下教学的横向延伸不够,慕课部分内容是对课堂知识的简单重复;30.95%的学生认为慕课视频不能实时按进度推进,影响自身学习进度;19.05%的学生觉得慕课内容太过浅显,缺乏创新,无法满足学习需求。

表3 慕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表4可以看出,一半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缺乏弹性的授课时间,缺少深入探讨问题、精细化解决问题的环节,难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44%左右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相对刻板,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中做到趣味性与会计理论的有机融合存在一定难度,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低;32.19%的学生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

表4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一方面,教学方式不灵活,课堂氛围沉闷以致于学习效果不佳是会计学课程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急需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中的慕课教学存在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结果可信度低、教师对学生答疑解惑存在延迟、对学习过程的监督效果差等问题;而与之配套的线下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低沉、过度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等问题。另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存在双向渠道知识输入过量,课业压力加重、慕课和课堂教学知识结构不一致、知识体系混乱、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等问题。这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在发展之中,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会计学课程改革意向调查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双一流”学科所在学院,一流的专业建设需要有一流的课程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会计学课程组提出了将会计学教学班级划分为“传统课堂基础班”和“翻转课堂创新班”、进行分班教学的改革设想,并针对这个设想进行了调查。

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学生支持对会计学课程进行分班教学的改革。在支持分班教学的学生中,有72.96%的学生认为,课改有利于教师授课“有的放矢”,不再将知识局限于课本、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逻辑思维以及协作创新能力。

从不支持课改的学生角度出发,将近70%的学生认为分班教学会导致学习内容分歧加大,不同班级间学生交流可能会存在“隔阂”;约有52%的学生认为分班教学会使得学生一味追求成绩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忽略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会淡化集体意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

综上所述,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依然众口难调,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课程改革在学生心中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和途径,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克服现有不足,进而对症下药,凸显其独特优势。

四、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缺陷。首先,混合式教学双向渠道的知识输入过量,慕课和课堂的双份作业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未做到慕课和课堂之间的相互交融,使混合式教学处于“脱节”的状态,学生无法调整两者之间的双向压力。其次,课堂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盲目地采用“输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培养目标上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方式有限,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数学生认为现阶段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学中师生缺少互动、教师无法调动整体课堂氛围、学习效果减弱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会计学课程采用分班教学,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加快课程改革是改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表5 课程改革意向调查

(二)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汲取知识的灵活性,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慕课和课堂教学设计,夯实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的课程设计要和课堂课程的设计有相同的逻辑体系,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慕课要做到基础知识讲解的易懂性、清晰性和系统性。课堂教学要在掌握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堂练习,做到慕课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契合。此外,慕课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差异,在减少线上线下两种课堂内容重复度的同时,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课程学习,做到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相融合。

2.采用情景式认知式的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财务模拟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实训室等平台,采用岗位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和岗位设置进行角色分配,通过分组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实现身临其境的岗前实训,深刻体会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决策与经营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3.优化专业教学资源,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实行分班教学。分班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具有鲜明特点的财务人才。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传统课堂基础班”以及“翻转课堂创新班”两种形式,“传统课堂基础班”在慕课基础上以教师讲解课程基础知识和习题为主;而“翻转课堂创新班”以结合慕课视频学习、案例分析、课堂实践、经典文献阅读等形式为主,教师的课堂讲授为辅。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兴趣培养”,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实际需求,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推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使其在现实的指引下不断地改革、进步和调整。

五、结语

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财会人才的能力及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始关注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在高校中的运用使得高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今后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调查传统课堂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心中的真实感受,分析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例如,双向的输入加重学生的压力、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未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重复繁琐等,提出分班教学和情景式认知式的教学方式等建议,为高校灵活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高校会计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形势,整合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实现“以学为主,学教兼顾,知识与能力并举”的混合式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会计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8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58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