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李强
摘要:通过调研赤峰市养老机构识别消防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养老机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体系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结果有效。影响消防安全的四个因素分别为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针对影响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消防;养老机构;模糊评价;问题与对策
1 引言
我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1],同时世卫组织预测我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5%以上[2]。养老机构不断增加,在给老年人带来便利生活服务的同时,消防安全问题凸显。近年来养老场所亡人火灾事故频发。基于该现状,对养老机构进行消防安全问题分析,力求提高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水平。
2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现状和影响因素
2.1国内以及赤峰市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情况
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各类养老机构2.9万个,比2017年增加了10%,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29.1张[3]。与发达国家每千名拥有50-70张床位数还有很大的差异。在赤峰市的152家养老机构,也存在类似问题。养老机构人员结构和工作内容繁杂,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2.2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现状
国家取消养老服务机构设立许可后,多种形式养老机构不断涌现,消防安全水平良莠不齐。在缺少相关政策规范的约束、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数量不足、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职责不到位等原因下,易形成管理上的真空。养老机构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如建筑防火、灭火条件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火源使用不规范;场所安全疏散难和灭火救援难度较大等问题。
2.3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影响因素
通过对养老机构的安全隐患排查、机构负责人座谈以及文献查阅等方式,识别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影响因素[4]。如图1。
2.3.1硬件因素
经过实地走访,发现硬件设施对于消防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消防工程、电气工程、装修工程等方面。
(1)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方面,赤峰市50%以上养老场所的建筑物外墙都有保温层,但保温层几乎都是采用传统的易燃品聚氨酯泡沫材料,同时也接近60%的养老场所是通过老旧建筑改造而来。
(2)消防工程
老旧建筑的原使用性质、使用时间问题导致消防设施不能达到养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等方面缺乏保障,同时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数量等方面也未能达到规范要求。
(3)电气工程
赤峰市个别养老机构也发生过因电气线路导致的火灾事故,主要是不规范用电和电气系统老旧等原因。未对原建筑电气线路进行设备及负荷升级,导致荷载超过最大限度,进而引发火灾。
(4)装修工程
养老机构装修工程也是影响消防安全的主要原因,除防火墙、防火隔墙等外,养老机构内装修装饰材料、隔层吊顶、管道井等防火处理也是重要原因。
2.3.2管理因素
养老机构在消防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制度方面几乎空白,防火巡查检查缺乏。在人员保障和技能方面,由于养老机構盈利空间和经费问题,机构的人员薪酬待遇低,招录人员难度大,人员配置不足,员工流动性大,频繁更换导致消防安全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2.3.3人员因素
机构负责人对于安全问题的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缺少对实际消防安全的管理;缺少专业应急和消防知识培训人员,缺乏处置突发情况的技能。居住老人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堆放杂物等行为,也增加了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2.3.4环境因素
良好的消防安全舆论环境,使得老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3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评价
模糊评价法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一般要针对评价结果建立模糊矩阵,确定评价指标,应用模型来分析各个因素的隶属度,从而能够对整个系统的指标层进行综合评价。
3.1综合评价指标集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2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专家评价法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判断每个因素对于消防安全的影响重要性,本文针对每个影响因素的权值大小分为五个层级,分别是大、较大、一般、较小、小。设定指标A=(B1,B2,B3,B4),同时设定B1=(C11,C12,C13,C14),B2=(C21,C22,C23,C24,C25),B3=(C31,C32,C33),B4=(C41,C42,C43),确定各指标权重及隶属度。如图2。
3.3综合评判矩阵
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之后,结合专家评价结果得出各指标的得票情况得出隶属度后,建立起单因素评价矩阵,从而得出项目的一级模糊评价矩阵,单因素矩阵详情为:
按照各综合评判矩阵计算式(Wi=Bi·Ri)则有:
由此,该项目的一级模糊评价矩阵:
3.4评价结果
最终的评价矩阵C等于首层指标的权重分配集构成的行矩阵与总评价矩阵R的乘积。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矩阵C中最大元素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被评估单位的消防安全等级,因此Cmax=0.42756,该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安全水平为一般。在所有指标层中,影响较大的四个因素分别为消防工程、电气工程、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
4 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改善措施
4.1硬件层面的改善措施
在硬件层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电气工程和消防工程的安全性,因为建筑本身的构造和设计已经无法大幅度更改,而电气工程和消防工程则可以通过修葺的方式不断完善。
4.1.1电气系统检修和提升
养老机构应当对电气工程进行检修和提升,增加电气线路负荷,更换新的元件等。
4.1.2消防工程的安装和完善
增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齐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在房间内和走道配置灭火器材和应急逃生个人防护装备。
4.2管理层面的改善措施
养老机构在组织保障、安全检查和应急响应管理方面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4.2.1实施消防安全管理问责制
执行消防安全制度,落实各层级责任,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消防隐患排查巡检制度,检修和排查器材、设施。
4.2.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养老机构的居住人员绝大多数属于弱势群体,初起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能力较为欠缺。联合周边企业、居民成立联防联控小组,借助他人力量处置突发状况。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等安全事故进行预先演练,掌握建筑内部最佳逃生路线和自救互救措施。
4.3人员层面的改善措施
人员因素包括管理者、护工、入住老人三个群体。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是主要影响因素。
4.3.1提升机构负责人和管理层的安全意识
建立起思想层面的防火墙,制定消防安全工作制度,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定期检修和维护消防安全设施。对老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规范电气设施安全使用规程。
4.3.2逐步引导改善入住老人的不良行为习惯
通过内部人员的培训,改善舆论环境,并设置奖励措施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加强与入住老人亲属的沟通,帮助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4.4环境层面的改善措施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能够让消防安全风险降低,同时也能够改善老人的生活态度,可以从人居生活环境和机构内部舆论环境两个方面降低养老场所消防安全风险。
4.4.1定期进行环境治理和风险排查
定期开展环境治理和消防风险排查。加强排查力度,规范物品存放,清理杂物等障碍物确保通道畅通。设置单独的吸烟區,安全风险排查维持高压态势。
4.4.2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普及,督促相关单位改进和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加大应急演练频次和日常排查力度。
5 结语
已经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中,仍然存在很多消防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中,有一部分是客观原因也有一部分是主观原因,随着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以及今后不断修改及出台的养老机构法律法规,能够较大程度改善赤峰市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201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 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2] 杨静.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现状及发展对策[J].天津护理,2015(01):80-8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9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7/201708021607.pdf.2019-8-2.
[4] 高瑞霞.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单位消防安全水平评价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增刊),2013,34(1):122-125.
作者简介:
[1]张凡(199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硕士在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
[2]李强(1979-),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学历,副教授,研究方向:消防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