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修养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

2020-12-23 11:27刘璇悦张兰芳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修养舞蹈演员舞台表演

刘璇悦 张兰芳

摘  要:舞蹈是一门运用肢体语言抒情表意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仅要求演员拥有优美的体态,还需要具备丰富广博的文化修养。学习舞蹈艺术专业史论、了解不同学科文化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必不可少。文化修养对演员来说,有助于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也有助于强化主体情感的能动表达,赋予舞蹈生命力。舞蹈艺术的成功演绎离不开文化修养的滋润,了解相关艺术特点,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深入观察体验生活,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是提高舞蹈演员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文化修养;舞蹈演员;情感表达;舞台表演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Hnjg2020ZD-21)阶段性研究成果。

早在汉代,理论家就对舞蹈本源进行探讨。《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在表达情感方面,舞蹈比吟诗、歌唱更具优势。表达的感情越强烈,越难用言语去形容,这时便可用舞蹈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将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见,舞蹈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十分讲究以情动人。一个舞蹈演员不仅需要拥有优美的体态,还需要将其肢体动作与剧情发展、音乐节奏韵律以及人物形象等有机融合,以成熟精湛的舞台表演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演员具备丰富广博的文化修养。

一、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

舞蹈艺术讲究以情动人,舞蹈演员的优秀,并不仅由技能技巧决定,而且还由精神层面的高度与知识层面的广度决定。优秀的舞蹈演员,必须在表演过程中让内心情感与肢体语言保持高度统一,因此文化修养对舞蹈表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大致包括舞蹈专业史论、不同学科文化知识以及艺术审美能力三个方面。

(一)舞蹈专业史论

舞蹈专业史论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支撑力,也是舞蹈演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包括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舞蹈作品赏析等理论知识。学习舞蹈史,有助于演员了解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舞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功能以及舞蹈发展的艺术水平。每个舞种都有自己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功能作用,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和感情。了解舞蹈文化的悠久历史,分析东西方舞蹈的差异,一定要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去认识舞蹈,以史证今、以史明鉴。学习舞蹈艺术概论及其他舞蹈专业知识,有助于演员了解舞蹈的艺术本质、审美特征、社会功能等,掌握舞蹈训练的技巧方法,更好地把握舞蹈作品形象与审美意境。而赏析舞蹈作品,有助于拓展演员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鉴赏水平,通过学习、借鉴前辈的表演经验,指导自身舞台表演实践,进一步加强舞蹈表演创新意识。总之,舞蹈专业史论是从事舞蹈艺术不可或缺的专门性理论,也是成就高水平舞台表演必备的理论基础。

(二)不同学科文化知识

舞蹈演员是艺术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播者。除学习舞蹈基础理论之外,演员学习、了解不同学科文化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可以学习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诗经》《巴黎圣母院》等,阅读中外神话传说、经典小说,欣赏古代文人雅士的诗词歌赋、现代散文……当思想达到一定高度时,肢体所表现出来的就不单单是舞蹈动作,而是精神层面的表达。又如学习、了解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学科知识,有助于拓展演员的学识视野,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洞察人物内心体验,塑造舞台形象等。舞蹈表演是艺术表演手段,要求演员的“意识”与舞蹈动作保持“同步”。如果演员思想空洞,很难表达出真切的情感。

美国现代舞流派的创始人之一——默斯·坎宁汉,他开创的“机遇编舞法”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舞蹈创作方法体系,这一灵感来源于我国《易经》。1951年他接触到《易经》,从书中的抽签落地方法顿悟“易者,变也。天地万物之情见”。他的舞蹈是一种随机、易变的体现。他的作品《故事》在每次演出前,都要重新抽取一些舞段,并用机遇编舞法决定演员人数以及舞段的组合顺序和演出时间。可以说,这种方法体系使坎宁汉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舞蹈风格,形成一套系统的舞蹈创作方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三)艺术审美能力

审美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具有的美。艺术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艺术审美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舞蹈演员对舞蹈作品的感悟与理解,培养良好的内心感受力和分析作品能力。

艺术审美能力并非與生俱来,需要在艺术欣赏或创作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舞蹈演员需要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不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理解与舞蹈艺术相关的其他姊妹艺术,如音乐、戏曲、书法、绘画等,不但能够提高文化修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审美标准,而且对于演员提高表达能力、创作能力也有很大作用,在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舞蹈表演所追求的美学标准。例如,古典芭蕾舞的基本审美特征是“开、绷、直、立、轻、稳、美、准”。欣赏和演绎芭蕾舞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审美活动。演员倘若对这些一无所知,反而用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的审美来演绎芭蕾舞,不仅不能对自己的表演做出正确判断,而且还会与芭蕾舞的审美特点相背离。

二、文化修养对舞蹈表演的作用

(一)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

舞蹈基本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期沉淀的产物。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必须明确肢体是舞蹈表演的工具,表演是舞蹈的灵魂。舞蹈的精彩演绎,要求演员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潜能,让身体的每一个关节、肌肉都能做到收放自如。因此,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容不得半点差池。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不仅能提高训练效率,而且还可大大减少舞蹈演员的伤痛,使演员的体型变得更加轻盈优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误的训练方法,不但无助于舞蹈训练效率,还增加了受伤的风险,给演员带来不必要的伤痛。舞蹈基本功训练不是盲目的肢体开发,要求演员能灵活运用和控制自己的肢体,包含肢体柔韧度、肌肉的各种能力、身体肌肉形态、舞姿及其认知意识等方面,有助于演员对舞蹈动作的细节处理、重心的稳定性、舞蹈中肢体末稍的延伸感等进一步提高。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是需要“用脑”完成的,让大脑有意识地指挥身体的柔韧性、肌肉耐力、爆发力、协调性、稳定性、弹跳力等方面的训练,为提升舞蹈动作的“质感”奠定基础,使身体的每块肌肉都能受意识控制,保持身体的运动和谐、平衡。

科学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是掌握高难度技术的重要途径。技术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着锦上添花的作用,是展示舞蹈演员技术水平,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芭蕾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的32个挥鞭转堪称经典,通过芭蕾舞演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刻画黑天鹅的“得意”形态,32个挥鞭转对身体训练的要求很高,需要演员在旋转中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平衡、关节的外开以及超强的肌肉耐力。如果训练方法错误,将影响演员身体肌肉的发力点与身体运动的准确轨迹,更谈不上舞台表演的完美呈现。

(二)强化主体情感的能动表达

舞蹈是一门表情艺术。缺乏情感的舞蹈,只有“形”没有“神”。众所周知,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水平越来越高。20世纪末美国IBM公司开发的电脑“深蓝”,挑战赢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之后,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又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人工智能聪明过人,那么当舞蹈演员和“舞蹈机器人”对战,谁能更胜一筹呢?机器人可以拥有灵活的肢体,工程师通过程序编码赋予机器人“创造性”的动作姿态,但其舞蹈动作主要是“复刻”人类,仅依靠肢体“舞动”,很难实现“情感”表达。而相对于机器人的“拟形”舞姿,舞蹈演员“形神兼备”的舞蹈恐怕更为生动、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当然,机器人舞蹈的出现,对于舞蹈演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如果演员只是机械地重复肢体动作,不在“表情”上做文章,恐怕这种缺乏思想、灵魂的舞蹈,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演员缺乏主体创造性,也就沦为编导手中的“提线木偶”,与机器人毫无分别。所以,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注重舞蹈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它是演员创造力的体现,而文化修养的提高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情感的表达与演员的文化修养密不可分,是舞蹈艺术的生命之源。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舞蹈表演的关键在于“表演”。要想打动观众,让观众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首先须打动自己。在表演时,舞蹈动作应与内心的真情实感相融合,将自己完全融入角色,深刻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情感”对于任何类型的舞蹈都是适用的,中国古典舞讲究气韵,动作发力皆是由内而外的,必须有内在情感的支撑;民族舞的情绪表达直白、热烈,仿佛在表达对民族强烈的认同感;芭蕾舞优美高贵,表达超然的意境美;现代舞在动作上讲究随心而舞,看似晦涩难懂,实则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舞蹈不仅可以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还可以阐述深刻的思想与鲜明的性格特征。人们常说“看戏先看脸,看脸先看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出色的舞蹈演员,一个眼神就能直击观众的内心,这与演员具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丰富的情绪情感不但能使观众产生代入感,还能给观众无限遐想的空间。情感赋予舞蹈动作生命力,而舞蹈动作服务于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二者相辅相成。

三、提高舞蹈演员文化修养的路径

(一)了解相关艺术特点

了解相关艺术,有助于拓展舞蹈表演艺术表现力。舞蹈表演是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不仅需要舞蹈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的支撑,还需要了解其他艺术门类,如书法、绘画、戏曲、杂技、武术等相关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丰富、拓展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例如,中国古典舞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衍变而来,吸收了古代戏曲、杂技、武术等表演元素,并融合了佛、道宗教色彩以及阴山崖画、敦煌壁画,乃至书法笔墨等造型艺术元素。中国古典舞《扇舞丹青》[1](如图1),舞者借扇喻笔,以刚柔并济的舞蹈动作,使整个舞蹈行云流水,飘逸洒脱又不失稳重,巧妙地展现了古典舞与传统书法、绘画、武术等艺术的完美融合,对阐释作品内涵、意蕴与民族精神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乐”“舞”不分家。没有音乐的舞蹈,缺乏韵律,也就失去了灵魂。近现代社会,音乐与舞蹈各自独立发展,但音乐与舞蹈始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所以舞者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学习掌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音乐审美感受力,惟此才能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将音乐与舞蹈有机融合,更好地传情达意。对音乐的理解,首先要学会听音乐,不只是听辨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对旋律线条的审美感受,要从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音乐旋律曲调中,感悟出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无论是大小调式,还是民族调式,无论是现代音乐,还是古典音乐,舞蹈演员应当以敏锐的感知力予以辨析区分,掌握音乐发展的变化特点,以便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风格特性、表达人物情感,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

(二)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提高文化修养,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阅读是提高舞蹈演员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中国舞而言,其内在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舞蹈演员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例如,舞剧《孔子》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古典舞剧,演员对孔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演绎,在表演之前需要清楚了解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多方面内容,表演过程中细致揣摩孔子的特殊处境,他心怀天下,带着自己的政治理念被迫离开家乡,周游列国却屡屡碰壁,如何实现政治抱负、如何推行仁政?孔子复杂的内心矛盾采用何种表情、肢体语言进行诠释,都需要舞蹈演员仔细研磨、体验,才能以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表演,成功塑造出“孔子”的藝术形象,给观众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读书是舞蹈演员的必修课。我国舞蹈表演艺术家沈培艺,年轻时就已获得“一级演员”的荣誉称号。她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阅读。她曾一度离开舞台,一别就是十年。在这段时间里,她嗜书如命,通过阅读充实自己,在一次访谈中她说:“如果一天不看书,我就会恐慌。”经过文化的沉淀,当沈培艺在《易安心事》《梦里落花》等作品中以“李清照”的形象再次登上舞台时,霎时轰动了艺术界。她用肢体语言将“李清照”这一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形神兼备,这源于她对古代文化从未犹疑的一种凝视。她与李清照的相遇是一种千年之约,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不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想要塑造出一个成功的舞台形象是难以做到的。

(三)深入观察体验生活

舞蹈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舞蹈演员对生活“真听、真看、真感受”,才能呈现出有生活温度的作品。任何舞蹈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长期的田野考察与生活体验中一步一步生发出来的。许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有深入民间考察调研、观察记录民风民俗的经历。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将孔雀舞演绎出新的艺术境界,她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她为舞蹈付出了一生心血,在她看来,舞蹈无处不在,生活中所看到的、触碰到、感觉到的皆可作为舞蹈的素材,如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大自然的美景、各种动物、植物的生态等,都可以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如果不是对孔雀的形态、生活习性的长期观察、深入了解,很难将孔雀的灵动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可见,社會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舞蹈表演需要演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不能对生活百态、万千琐事视而不见。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反映生活是舞蹈艺术的重要功能。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斩获第十六届文华奖,该剧将老上海的特色石库门、街头、报社、弄堂以及旗袍裁缝店等生活形态真实展现在舞台上,勾起了广大观众的生活记忆。尤其是《渔光曲》的运用,可谓是整部歌剧的华彩段落:清晨的弄堂里,一群穿着旗袍的上海女人翩翩起舞,她们踩着板凳、挥舞着蒲扇,伴随着优美、静谧的音乐,舞台上或刺绣、或扇炉火、或遮阳光……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动作描绘,将上海女子的柔婉与坚韧全都融汇在悠闲、晃动的蒲扇里,好一幅唯美动人的画卷!观众陶醉其中,难以忘怀。这段舞蹈之所以成功,凭借的不仅是优美摇曳的舞姿,更多的还是作品对生活的再现,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并不一定了解所有的舞蹈类型,尤其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性舞蹈作品,要求演员必须跨越舞蹈的舒适区,俯下身子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将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物进行艺术加工,使其成为富有人情味的作品,赋予舞蹈艺术浓烈的生活气息,赋予生活醇厚的艺术美感。

(四)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

想象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舞蹈艺术以肢体语言反映生活、表达情感,同样离不开想象。舞蹈塑造艺术形象,仅靠生活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舞蹈演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再高超的技艺,再灵活的肢体都不足以诠释舞蹈艺术的真谛,也无法表现舞蹈艺术的魅力”[2]。舞蹈演员通过动作想象和空间想象对舞蹈表演情绪、角色形象、动作细节等进行舞台表演,形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舞蹈表演的灵魂,离不开想象的探索。

当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萌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博的艺术视野基础之上的。演员首先要理解作品,进而凭借想象创造出适宜的肢体语言来诠释作品,使表演更加准确,角色塑造更加鲜活,增强舞蹈的艺术美感和深层韵味。例如,蒙古族群舞作品《额尔古纳河》[3](如图2)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该作品通过动作和空间想象诠释蒙古族女人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关系,进而展现了蒙古族女子外表柔美、内心坚强的性格。在表演中,演员将自己的肢体语言融汇于辽阔的草原意境当中。每一次身姿俯仰、举手投足间都伴随着额尔古纳河静静地流淌,从开始慢板的舒缓宁静,到快板的汹涌澎湃,最后又回归平静祥和,演员时而把自己想象为流淌不息的额尔古纳河,时而又幻化成美丽淳朴的草原女子;时而温柔似水,时而激情澎湃,这些演绎都离不开演员的想象。当然,想象对于观众来说,同样也很重要,观众对作品的理解,也要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演,凭借想象在头脑中营构出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景,展现蒙古族女人的柔美、坚强,以及与河流之间的自然和谐美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想象是联结舞台表演和艺术鉴赏的重要桥梁。

四、结语

舞蹈演员的文化修养在舞蹈表演中至关重要。诠释舞蹈作品的内在深蕴,需要舞蹈演员具备高超的肢体技巧,更需要舞蹈演员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是提高舞蹈表演水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舞蹈演员科学地进行舞蹈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作品,增强对舞蹈艺术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更是展现舞蹈艺术魅力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诗大序》,载《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第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北京日报:探讨荷花奖古典舞大赛停办八年之因[EB/OL].[2013-08-15]. https://yule.sohu.com/20130815/n384217002.shtml.

[2]王佩英.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

[3]民族的味道 现实的力量——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评奖观察[EB/OL].[2019-09-19].https://www.sohu.com/a/342054284_ 164255.

作者简介:刘璇悦,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

通讯作者:张兰芳,博士后,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修养舞蹈演员舞台表演
试述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力
论舞台表演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策略
试论提高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音乐是文化修养中不可缺少的
音乐中的激趣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