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芳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抓住语文的关键,提升学生表达的活力。一年级的学习重在识字,可是面对这些枯燥的字,教师如果不更新自己的理念,而是让学生一遍遍重复地书写,这样会扼杀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寻根,让学生在汉字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快乐,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寻根;汉字活力;表达意愿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核心素养中也明确提出:语文的关键能力就是语言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词、句、段的能力。笔者在引领一年级学生“汉字寻根”的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走进汉字的同时,经常采用多维的形式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观看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儿童强烈的表达意愿
在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说明中有:“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儿童的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时要能进行必要的分析字形,以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有些汉字时要渗透字理,引导学生了解字的演变过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同时要调动学生识字的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字。笔者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生字宝宝,看这个字,你认识吗?(借助多媒体出示“为”的甲骨文),老师看到你们看到这个字的表情,怎么这样惊讶?
生1:老师我看这个像幅画,不是个字。
生2:老師,我知道这是个字,是个甲骨文。
生3:老师我知道这个“为”的甲骨文,我刚才偷偷地查了一下。
生4:“为”的甲骨文太难写了吧。
生5:古人这个字能记得清吗?
师:你们有着太多的疑问,但是很少有同学分析这个字的字形,这个字的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一头大象,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这个字怎么会跟大象有关系呢?左边为什么还会放着一只手?这只手是拍大象还是抓大象的呢?
师:孩子,你太会问问题了,而且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他的问题或许也是你们的问题,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借助多媒体出示训象图),能看懂这幅图吗?
生:老师我看懂了,是人用手驯服大象,拉着象为人干活。
师:是的,“为”刚开始的意思就是“做事”“干活”的意思。
古今文字相差较大的时候,学生对这些字好奇心较大,而且表情惊讶,小手举个不停,于是,笔者就抓住学生渴望表达的契机,让他们学会生疑,学会追问,为汉字寻根,学生就能感觉其乐无穷,而且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也能学得快乐。
在学习“井”这个字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出示“井”字的甲骨文,很多学生瞬间感慨颇深,有的学生说:“这个字的古今文字相差不大。”有的说:“井的古今文字变化不大,是不是说古时的井,和现在的井没有区别。”有的说:“我学习汉字以来,这个字是古今长得最像的一个,我感觉汉字太神奇了,太有趣了。”
在课上出示古今字的对比,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更浓了,家长也经常反映孩子学习汉字的热情可高了,经常回家做小老师,介绍汉字的起源,考爸妈汉字的知识,滔滔不绝。听着家长的反馈,看着学生的热情,笔者很受启发,在班级内经常开展“汉字小讲堂”,小组先讲,然后让学生推荐小组中最优秀的学生讲,甚至让学生到其他班级讲,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兴趣更浓,而且想学习更多的汉字。
二、有效比较,促进儿童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材说明中指出:“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保护好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喜欢比较、猜测,去认识新事物,笔者就借助了学生这样的特点,设计这样认识汉字:
师:孩子们,“燕”的甲骨文和现在我们书写的这个“燕”,你们比较一下,看看这两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生1:老师,我看到右边的甲骨文很像一只燕子。
生2:老师,我看到甲骨文腰部的部分特别像翅膀。“燕”字中间的“口”可能就是“燕子”的身体,“燕”上面的部分其实就是燕子的脑袋和嘴巴,对应着甲骨文上面的部分,“燕”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对着甲骨文最下面像剪刀似的部分。
师:孩子们,你们看得真仔细,说得也很详细,但是老师有个建议,我们能够有序地说,比如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这样不仅能说得全面,还能让人家听着有序,想试试吗?
生:老师,我刚才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我发现“燕”字最上面的部分就是燕子的脑袋和嘴巴,就像甲骨文的上部分,中间的“口”代表着燕子的身体,就如甲骨文的中间部分,“口”左右两边分别代表燕子的翅膀,就如甲骨文的两侧,最下面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就如甲骨文的下边。
学生越说越兴奋,这些知识都是自己在比较中发现的,说着说着,发现的点太多了。教师要抓住这个口语训练点,有序地表达清楚,这不仅让孩子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汉字的构字方法,同时有目的地训练孩子把话说得具有条理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合理推测,促进学生表达素养的养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世界里充满着无穷的猜测。如果说比较是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那么推测就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简单地说,推测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例如,笔者在教学“名”这个字时,课堂呈现这样的精彩的片段:
师:孩子们,你看老师写的这个字“名”,有谁认识它吗?
生:老师,我能读出来“míng”是名字的名。
师:你很棒,你们能仔细看看这个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吗?
生:老师我只看出一个口字,上面的部分我不认识。
生:老师我知道是多字的上半部分。
生:老师我认识名字的上半部分,就是“夕”,这个字就是“夕”和“口”组成的。
师:是的,请你们看看多媒体,在金文和篆文中出现的“名”,与现在的“名”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我们的先祖们为什么会用“夕”和“口”来表示这个字呢?
生1:老师,我认为叫人家名字的时候,要用到嘴,所以要用“口”。
生2:“夕”可能是夕阳,我们小孩子疯玩了一天,到夕阳的时候,爸妈要喊着我们的名字回家。(感觉自己猜测的可笑,自己情不自禁地笑了。)
师:不错,你说话也很清楚。那你能说说因为什么而喊人家名字吗?
生:我们家就我一个孩子,我感觉很孤独,我经常去离家不是很远的一个小广场去找小朋友玩,吃饭的时候,妈妈经常大声地喊着我的名字,让我回家。
师:爸妈怎么喊你的呢?
生:尚尚,该吃饭了,回家吧。尚尚,天快黑了回家吧。
师:你们说对了。“名”字的本意就是“太阳快下山了,父母召唤孩子回家。”
生:老师,我想补充一下,爷爷经常跟我说,他小的时候,经常在田里帮助爸妈干活,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家里人把饭做好了,对着田里的孩子,大声地喊着他的名字,让他不要干活了,早点回家吃饭。
听着学生津津有味地说着,真的不想打断孩子的话。孩子能够通过古今字的比较进行推测。推测就是一种思维的活动,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切记不要让孩子一遍遍重复地抄写生字,这样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要教会孩子思考的方法,比如,先观察字的组成,再思考之间的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汉字的寻根活动,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不仅能理解汉字的含义,更能在观察字的演变过程中,在比较、猜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我们要通过解读汉字,找到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胡彩霞.在“读-写-学”互动中提高大学生英语书面语的表达能力[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