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的变迁

2020-12-23 02:01秦洁
写真地理 2020年39期
关键词:贵阳城区面积

秦洁

摘 要: 贵阳,贵州省省会,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贵阳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从少数民族聚居地向驿道咽喉、军事要隘,再向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转化过程。

关键词: 贵阳;变迁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9.241

开蒙

贵阳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秦汉开发西南以来,虽有郡县设置,历代朝廷只能遥领。各朝代因此极力在川黔滇地区开辟交通通道。唐宋时期,贵阳属羁縻州,无城池。元代由湖广通往云南的驿道,与川黔、黔桂两驿道在“贵州”(今贵阳)交会,“贵州”成为咽喉重地。

建城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贵州万山丛中的一块盆地上,建起了一座土城,称顺元城。小如弹丸,面积 1.25 平方公里。这是贵阳城市建设史的开篇,至元二十九年(1292),順元八番的宣慰司合并,设八番順元宣威司都元帅府于此,北面到钟鼓楼 (今勇烈路口),东面至老东门,西面至大西门,南面至大南门。面积 1.25 平方公里。从明代起,贵州设为全国 13 个布政使司之一,奠定了贵阳形成城市的基础。

明清时期的贵阳城

明洪武十五年(1382),把土城改为石城,城墙周长“九里许,高二丈二尺,设五门”,北门扩到今喷水池一带。天启六年(1626)新建了贵阳外城,于城北外增砌外墙 2000 余米,城区遂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椭圆形,城区扩到今洪边六广门、威清门,共有9门。外城称为新城,内城稱为旧城,总共 2.5 平方公里。历时 347年,贵阳城区面积只增加 1.25 平方公里。城内有大十字街、小十字街、正街、都司路等街巷,形成 12 个坊市。城垣内面积 2.5 平方公里。城市功能由单纯军事防御作用向防御、贸易作用转化。明代的贵阳,已成为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清代贵阳的建设沿袭明代格局,城垣虽多次修葺,但范围并未扩大,只是城内街巷增多,形成了路网。城内及近城的街巷已达 123 条。南北大街上牌坊林立。桥梁多为石拱桥和木桥。建筑风格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徽派建的影响,多采用砖木结构,歇山屋顶。清末开始有电报、电话和邮政。

民国时期的贵阳城

(1)抗战以前。在桐梓系军阀周西成主政时期,成立了贵州路政局,统筹修筑贵阳城区道路和以贵阳为中心修建的贵北(贵阳一桐梓)、贵西(贵阳一盘县)、贵东(贵阳一镇远)、贵南(贵阳一独山)4 条公路。在城区绕城垣新筑了环城路,拆除隔离城南和城北的城墙,又改造了黔灵西路、中华路、省府路等能通汽车行驶的马路。大十字、中华路和中山路一带大街拓宽至 10 米,临街商铺一律改造成骑楼。贵阳始有电灯,并出现了一批中西合璧的建筑。

(2)抗战时期。建成通往川、湘、滇、桂的公路,贵阳成为西南地区公路交通枢纽。城市又因成为抗战大后方而扩建,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1939 年2月4日,日机轰炸贵阳大十字及附近街道,炸毁沿街房屋1300余所。贵阳城的精华被摧毁殆尽。灾后,道路修复,并拓建了 30 余条街道。从战备需要,除撤除大南门、大西门等处城墙外,又开辟新门,并修道路通往城外。1941 年 7 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贵阳设市。市政府下设工务局,成为贵阳市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制定《贵阳市道路系统图》。到 1945 年,贵阳市区的道路已有 226 条。公用事业开始起步,贵阳主干道上始有路灯,兴建自来水厂,日供水量 2000 吨;兴建公园和广场;修建省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科学馆和电影院等。抗战结束以后,修建体育场,修筑块石铺砌的“高级”马路,一条是今省府路,一条是今中华北路。中山西路上修建的贵州省银行大楼高 4 层,施工中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构件,成为贵阳最新一批砖混结构楼房。在贯城河开始修建排水沟。1949 年全市土地面积 64 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 6.8 平方千米,市区人口 45.2 万人。98万平方米的住宅大多是灾后搭建的棚户,临街商铺多为竹木结构的“抗战房”。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

建国后贵阳

从建顺元城算起,到 1949 年贵阳解放时,整整走过 670 年,平均约 100 年才增加城市面积 1 平方公里。1949 年 11 月 15 日贵阳解放,翻开了贵阳城市建设的新篇章,城市公用设施和基础设施有一定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为 6.8 平方公里。先后开辟了延安路、解放路、北京路、遵义路等城区主要干道,改造了中华路、中山路、瑞金路等 70 多条老街道,整修与改建桥梁 12 座,形成以中华路、中山路为骨架,南北 4 干道、东西 2 干道、向郊区 8 条放射状道路的城市路网。1959 年,黔桂铁路通达贵阳,结束了贵阳不通火车的历史。随后,川黔、滇黔、湘黔(1973 年修通)铁路相继通车,西南铁路交通枢纽作用开始体现。1960 年新建的邮电大楼开通了4000门自动电话,标志贵阳邮电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61年,新建的磊庄民航机场正式启用,开通了贵阳至北京、上海等的航班,使贵阳航空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贵阳市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质也得到全方位提升和优化,从 1950 年到 2015 年,城市中心城区面积从 6.8 平方公里扩大到 312 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增加城市面积 4.8平方公里,一年的建设就超过100年。

2000贵阳年提出环境立市,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贵阳围绕着以山林、绿地、清水的生态环境的优势建设城市。2015 年,贵阳在已拥有 350 处各类公园的基础上,按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目标,提出到 2020 年,在喀斯特自然生态环境中,突出绿色生态资源,彰显“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特征,着力建设由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千园之城”。体现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公园城市的最大特色。贵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龙头、大西南交通重要枢纽和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突出生态文明优势的现代化新型中心城市。

猜你喜欢
贵阳城区面积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