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
摘 要:云南白族舞蹈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白族舞蹈艺术文化经历了多项因素的驱动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基于此,文章首先对云南白族舞蹈艺术进行相关阐述,进而提出白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生成。
关键词:白族舞蹈;文化生成;艺术;云南
舞蹈作为一种典型的动作语言与动作艺术,通过舞蹈艺术可以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这也是舞蹈的一大魅力。我国作为民族大国,少数民族舞蹈伴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文化色彩,审美性非常强。从白族舞蹈艺术方面出发,白族舞蹈记录了白族人民原始宗教崇拜活动的信息,同时也包含白族人民过去狩猎生活的痕迹,可以说白族舞蹈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充分彰显了白族在这些年的发展历史,这些历史文化浓缩到了白族舞蹈当中,最终凝结成了当今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对于白族舞蹈艺术文化生成来说,其主要的因素表现在宗教、习俗、经济、服饰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共同组成了白族舞蹈生态。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白族舞蹈艺术文化生成进行充分分析。
一、地域文化
舞蹈的起源来自生活环境下特定的生产劳作方式,所以舞蹈文化与形态往往与地域文化有着直接联系。白族人民较为集中在大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位置。此部位的山脉众多,山区面积比例大。在崎岖的山地道路上,白族人民往往要背着箩筐进行劳作。登山劳作要以胯部为发力点,提着气前行。并且在捕获猎物时需要稳健有力。这种生活特性和劳动特点决定了白族舞蹈艺术文化。例如白族舞蹈中的“打呀撒塞”与“哩格高”就是十分典型的高原山区舞蹈类型。这种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胯部作为发力点,上身通过横向、斜向运动,通过提气的方式引体向上,动作向下时则代表运气。在表演当中,白族舞蹈动作十分稳定,节奏持续性强,代表了白族人民与天地斗的信念和力量。还有很多白族舞蹈动作蕴含着模拟禽兽的韵律,表达了白族人民在狩猎中因为时常接触禽兽而形成的独特舞蹈形态。
此外,白族生活的地区有很多的自然水资源,在各类遗址当中可以发现很多的网状条纹以及网坠,表示最初的白族人民曾经以渔猎为生,而这种生活形态也映射到了白族舞蹈文化当中。例如白族舞蹈当中的板凳龙、霸王鞭等,就是十分典型的湖区类舞蹈。此类舞蹈在表现上是以胸椎为轴线,双肩替代交换环动;下半身屈膝坐垮,可以产生十分强力的颤动,给人一种十分强烈的波动感。白族舞蹈中的这些韵律,内在节奏上十分多变、跳跃,并且舞蹈动作十分鲜明、流畅,不仅反映了白族人民在渔船上的摇晃形态,同时也彰显了白族人民在几千年渔业劳动当中逐渐形成的舞蹈文化。
由此可见,白族舞蹈的文化形成就是地域文化的积淀。舞蹈产生于劳动,而劳动动作韵律变化、节奏变化都是舞蹈动作的模拟对象。也就是说,舞蹈动作韵律起源于劳动韵律。白族舞蹈艺术的形成与高原山地、湖泊等自然资源有着直接关系,也就是舞蹈就是自然生态的一种产物。
二、民俗文化
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与表现,作为物质生产方式的产物,云南白族人民民俗也是舞蹈文化的基础。白族人民在长期发展中衍生出了大量民俗,通常是伴随着水稻农耕生产方式而发展。五月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插秧工作决定了一年的收成,所以白族人民在五月份十分勤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另外,还有“闹春王正月”和“三月会”的习俗。“三月会”是白族人民最隆重的民俗活动之一。“三月会”期间在外地的打工或做生意的白族人都要赶回家乡参加活动,可见其重要性。可见,白族人民和水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这也生成了独特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舞蹈艺术的点缀。
如在“闹春王正月”民俗活动当中,要进行大型舞蹈表演,主要以耍龙舞、耍马舞、霸王鞭舞等为主。同时在舞蹈表演当中还需要配合上唢呐、打击乐器等演奏《耍龙调》《耍鹤调》等伴奏。在唱腔上,主要有海东调、高腔、一字腔等。舞蹈表演人员除了要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外,还有即兴表演,也就是表现农村日常生活,见到什么就唱什么。“三月会”作为白族民族的重要活动,当地也提出了专门的舞蹈活动——“栽秧会”。其主要的表现仪式为“开秧门”,唢呐、鼓乐手集中到“秧旗”下吹奏音乐,如龙在天、栽秧调等。收尾仪式为“关秧门”,采用“田家乐”歌舞形式进行表演。最终压轴的是男女青年合作表演“霸王鞭”,以赛舞形式结束。上述白族文化民俗当中,人们不仅是民俗的参与者,同时也是表演者,每个人都可以在民俗活动中载歌载舞,在歌舞当中完成民俗活动。
可见,一种民族舞蹈的产生,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传承,与该民族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土人情等都有直接关系。在民俗活动中融入民族舞蹈是白族舞蹈的最大特点。白族舞蹈生态的形成,和民族的民俗活动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也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下白族民俗活动下的特定产物。
三、服饰文化
任何舞蹈艺术在表演当中都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通常都要经过精挑细选完成。除了服饰之外,各种手持道具也是十分必要的辅助物件。因此,舞蹈艺术中的服饰、头饰、发型、手持道具都在舞蹈人员的装饰范畴之内。白族舞蹈服饰文化发展了几千年,因此在风格、种类方面也十分丰富。如唐代南诏奉圣乐舞演员就是“易南方朝天子服,绛色,七节襦袖,节有青褾排衿,以象鸟翼”,也就是采用无羽之衣来象征鸟儿的翅膀。而白族舞蹈当中的双飞燕动作就带有此类痕迹。早期的白族先民就意识到了绚丽多彩的羽毛美感非常强,羽毛成为了一种美的标志。白族人民习惯在头上插上羽毛,并穿各种兽皮进入丛林当中,隐蔽自己来捕捉鸟类,最终演变成为了一种装饰习惯。因此白族先民采用羽毛、兽皮来点缀自己的外表,模仿鸟类、兽类动作和声音,让白族舞蹈有了兽类的表现动作。如白族的白鹤舞就是采用了鸟身道具,将舞者打扮成白鹤造型,通过长长的袖衿代表飞翔。可见,白族舞蹈文化最初是受到了勞动影响,并逐渐演变出多样的服装。
不同的白族舞蹈存在着不同类型题材,这也突出了不同舞蹈服饰类型,在形态上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舞姿。但无论是采用哪种舞蹈服饰,服饰怎样变化,都是能够突出舞蹈文化中的物质生活,也是适应舞蹈自身动作功能化的需求。
四、宗教文化
白族先民最先信奉的是巫,巫作为一种原始宗教文化在白族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白族巫教传播教义,帮助白族人民树立信仰,并形成了白族巫舞,是白族民间传统文化中非常古老的舞种。白族巫舞的种类较多,包括羊皮鼓舞、跳大头神、同魂舞、请神舞等,大约有20多种。白族巫舞的形式多样,多是以跳、翻、转等技巧为主,包括倒立、蹲跳步、单腿颤跳等。还有少数的舞者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模数等,在白族巫舞表演当中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表现“巫术”,从而娱乐群众,提高舞蹈的神秘色彩。例如“绕三灵”作为白族民间歌舞活动之一,不仅传承了生殖崇拜以及白族农耕的文化主题,同时也呈现出了白族人民崇先报本的文化传统。白族民间广泛崇拜观世音,还衍生出了群神祭拜的组织。
由此可见,在白族舞蹈生态体系当中,巫舞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舞蹈形式,在宗教文化发展中逐渐衍生出了舞蹈文化,完善了白族舞蹈文化体系。白族人的宗教信仰、宗教观念等对白族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白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分析白族舞蹈艺术形式与特点可知,白族文化舞蹈文化与云南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有着直接关系,并在长期发展中演化成为了多样化的白族舞蹈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蒋浩.云南白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生成[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93-97.
[2] 王蕙.大理白族民间舞蹈研究的人类学意义[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3(10):204-205..
[3] 曹亚辉.大理白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考试周刊,2011(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