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深化改革,高中期间对生物的教学更是必不可少。在新的教育制度中,指出了往常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弊端,并提出了新的方法及要求。随着时代的改变,过去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些还可以沿用,但是大部分都需要改变。主要对目前生物课堂呈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一些新的生物教学方法,以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方式转变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的根本途径,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非常重要。老师应该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可能吸收所学的知识。高中时期是学生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接受能力。新课程的出现让老师认识到教学方式必须做出改变,老师要根据教育的需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问题
以前的课堂教学,也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更多关注的是老师能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仅仅是老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不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真正地提高水平,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理解。因此,为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生物课堂的授课方式必须有所改变。
在以前的教育体制中,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仅仅将理论知识一味地传授给学生,教学方式单一、没有特色、课堂枯燥无味。老师不能真正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全面发展,在该学习的年纪,不能得到更有效的思维锻炼。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教师必须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课堂互动,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教学就是由单一的讲授改变为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老师应该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指导积极提问,而不是勉强让自己听懂,给予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学生害怕老师,导致学生不敢质疑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思维受到限制。这就要求老师要和蔼可亲,不仅是老师,还是朋友。教学方式的转变,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老师应真正关心学生,听取学生的建议,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吸取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新的教学方式转变策略研究
1.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
什么才叫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在老师讲授之后,可以将知识点等基本吸收。老师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很重要,将老师讲授与学生互动分配合理的时间,让学生有最高的听课效率。传统教学中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老师讲很多,学生却只能吸收一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新课程下的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主观接受能力,老师合理分配上课时间,宁可知识点少讲一些,也要确保学生能够吸收,不能将课堂时间浪费。另外,老师要时刻跟随教育目标设定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一节课40分钟,老师讲20分钟,然后布置一道题,通过提问来了解學生的接受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提供多种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课堂传授是一部分,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深入自然进行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将学生和老师的探讨转变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探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老师提供了很多帮助,借助互联网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多种教学形式,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比教学,也是老师可以实践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学习有丝分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更加形象地讲解知识点,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主动找到不同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吸收。老师应学会运用不同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3.加强总结能力
学生的知识学习还是靠老师的传授,老师要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多总结、多反思。为了确保课堂知识的有效学习,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切实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及建议。老师要多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真正吸收知识点。
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沿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也要摒弃其缺点,要让学生具备主体意识,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刘彩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生物技术世界,2015(8):191-200.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