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雷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是基于一定文本情景设计开展的英语教学,教师往往需要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文化基础,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授课方式,最终帮助小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而将传统文化引入英语课堂有利于学生形成文化自豪感,更好地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关键词:小学英语;传统文化;教学研究
英语课通常被视作建立在西方语言和文化之上,但其实当前的英语课堂也会帮助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展示中国的经典文化,使其从小树立对祖国的深深景仰之情和崇敬之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一、树立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理念
传统中国节日文化无时无刻不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之中,以教材中关于节日文化的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循序渐进,从词汇、对话和作文等层次为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教学。教师可以从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入手,通过多媒体等为小学生传播节日文化。在学习Spring Festival 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春节相关的词汇以连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部分图片,如饺子、对联、炮仗等,然后讲解基础词汇。基础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在两个小组推选一位答题人后,开始进行词汇和图片的连线竞赛,其他同学负责发表意见。每一题需更换答题人,经过几个游戏回合后,全班同学都可以深刻把握词汇以及词汇的文化意义。接下来,教师由课文入手,可以为学生讲解春节文化,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文化,讲授知识点,如中国人在春节放炮习俗的来历,春节的纪念意义以及家家户户贴对联的原因等。
当英语老师不再只是单纯讲解课本内容,而是融入传统文化时,学生的英语课堂有了生活和文化气息,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实现教育的一大目标——情怀培养。有温度的课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助益,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
二、丰富传统文化进课堂方式
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既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也是为所教授知识增加厚度,对学生的发展有益,也可深化其对知识点的理解。英语教学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开展,文化融入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采用多样化形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加英语课堂趣味性。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包括引入网课,开展Talk Show,画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比赛以及文化创意作文等。
在PEP四年级下的第六单元 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trip?中,教师可以进行发散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化旅游场所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故宫、长城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名家翻译的与地点相关的古诗词以作积累。将课文与承载传统文化的地标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一展其风采。课程结束后,教师可组织以“旅游”为主题的脱口秀活动,邀请学生进行大量的演讲活动,既为其练习英语口语提供平台,又可为学生学习并展示文化知识提供机会。
T:Today, we ‘ll have a Talk Show, and the theme is My Trip.
S1: I went to Beijing last summer, and I visited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Great Wall...
S2: So, how about the Great Wall? Is it very awesome?
S1: Yes, I think...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文化教学自然融入,学生兴趣也得以培养。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小学生均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适当地为其提供活动机会也是良好的授课策略。
除了将文化和听说读写授课目标结合,教师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既将中方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进行对比整理,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观和平等的文化态度。如在学习英语童话《皇帝的新装》的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入《嫦娥奔月》等传统故事,或者布置相应的中国故事讲述作业。通过中西方不同的故事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探究精神,同时,将英语课堂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灵活运用道具辅助文化融入课堂
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可借助一定的道具,如具有学习功能的App、多媒体等。这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工具可以帮助教师将课堂容量扩大,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听觉刺激,对基于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民族自豪感,而非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英语教师的统筹作用十分重要。当前英语教学以教材为主,但小学教材的范围并不如更高层次的英语教学那么广泛,所涉及的课题也较为简单,因此教师需要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方面做出努力,挖掘课题所隐含的文化因素,并在课堂上借助教具开展教学。
在西方童话故事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化身,往往寓意不好,而小学生的世界观较为简单,非黑即白,若是不为其补充并区分中西方的龙文化,很可能会造成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龙的厌弃心理。教师可以通过截取中西方关于龙的视频资料,并展示西方恶龙和中国龙的图片,通过不同的习性、色调等,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语言教育并不只是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也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及时的文化教育必不可少。
小学生对电影的兴趣浓厚,教师也可借助此类大热的国产电影,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便是广受赞誉的动画电影之一,该影片在上映后也给观众留下许多思考,如哪吒的口头禅“我命由我不由天”应如何翻译成英语。小学英语虽然没有达到翻译的要求,但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层面,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培养英语运用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将中国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刻不容缓,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文化底蕴,也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全新的平台,有利于其认知中西方文化,利用语言传达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吴薇.扎根英语课堂回归传统文化: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学生版),2019(2):48-49.
[2]黄瑜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实踐与研究,2018,(31):52-53,58.
[3]程俊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与渗透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17):55.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