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试题命制维度的教学指向

2020-12-23 04:43蔡雪华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2期
关键词:新课标

蔡雪华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新课标”)提出的学科任务导向型考试命题框架,将更加有效地评价与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试题命制中把握好情境维度、任务维度、内容维度、行为维度,为教师明确了教学指向,即生活教学、深度学习、议题式教学、活动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试题命制维度;教学指向

2017新课标指出,所谓学科任务导向型考试命题框架,是指“以学科任务导向为标志,由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评价情境和学科内容等四个维度构成,目的在于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基于该框架命制的高质量试题为我们明确了教学指向,现以2019年江苏高考政治命题为例,探究实施路径。

一、情境维度的教学指向:生活教学

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长远目标在于,学生能够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试题命制所选择的评价情境,应该能让学生愿意说真话,愿意真实展现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2017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出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因此情境素材应源于学生熟悉或能够理解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新鲜度的真实生活,并对所选情境素材进行必要的再构,在基于事实的前提下增加或删减,以更好地契合试题设问需要。

以2019江苏高考政治卷第34题为例,皮影戏、剪纸、微雕等传统手工艺,既有同学们熟悉的儿时记忆,又没有落入俗套聊传统手工艺的经济价值,这一来自生活的情境素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感悟,成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此,我们是否需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很显然,命题者对情境素材进行了更好的建构,以引导学生挖掘素材背后的文化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我们的教学要能够“指向生活”,巧妙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挖掘政治知识的生活内涵。例如,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以“文明养犬”为议题情境,设置一系列子议题:(1)面对恶犬伤人事件,我们要通过何种方式表达想法?(2)对“文明养犬靠自觉还是靠管理”进行辨析理解。(3)你若作为组织者召开社区听证会,为文明养犬征集意见和建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子议题的设置借助具体的生活事例,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悟所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二、任务维度的教学指向:深度学习

2017新课标界定了四种类别的基本学科任务:描述与分类(是什么)、解释与论证(为什么)、预测与选择(怎样做)、辨析与评价(应该怎么做)。依托所选情境素材,从不同角度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科任务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命题时,我们应尽量避免课本知识的简单机械呈现,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再强,也不能说明其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有多高。若能在設问中呈现递进关系,则更利于从解答结果反映学生的课本基础知识、学科基本观念、学习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品质等特征,从而全面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2019江苏高考政治卷第35题为例,就学科任务而言,第(1)问要求说明中国重视在联合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的原因,属于“解释与论证”类别,要求学生运用联合国的性质、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知识点,对材料进行解释和论证。第(2)问要求探讨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措施,属于“预测与选择”类别,要求学生运用中国与国际组织、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等知识对题中设问进行预测。命题者在选择学科任务时巧妙地选择不同层级、不同类别,避免重复,将理论与实践、学科与逻辑密切结合。

深度学习是一种揭示事物本质或实质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站在不同视角,选取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摆脱应试设问对学生的思维限制,探索具有实践性的开放型设问,“指向深度学习”。例如,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子议题:(1)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有哪些?(2)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利弊辨析。(3)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如何从个人收入分配中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可行性报告。相对传统的应试设问,这些议题更需要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发散思维,以准确呈现学科内容。

三、内容维度的教学指向:议题式教学

2017新课标指出,学科任务导向型考试命题框架要求我们根据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按照课程内容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梳理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明确内在结构,确定考查形式。零散化、碎片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实现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更不可能体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因此在试题命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创设丰富多样的试题情境,统筹试题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以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2019江苏高考政治卷第8题,以“放管服改革”为试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民营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再如第11题,以“增值税税率调整”为试题背景,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将“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完美糅合进材料之中。再如第32题,以“网红老字号”为试题背景,考查学生对“创新的作用”“辩证否定观”和“矛盾”等知识点的解读和运用。高考试题的命制无不费劲“心机”谋篇布局,营造有意义、有目的、有情趣的价值引领。

就目前而言,议题式教学能够以“议”的方式,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展示学生通过活动实现的对学科内容的学习与落实。例如,在“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以“北联村油菜花经济”为情境设置一系列议题,事实证明,以家乡人、家乡景、家乡事为议题背景,更能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学科素养。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以“港珠澳大桥”为情境设置议题,把社会时政、热点事件引入课堂,让学生真实感受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政治认同悄无声息地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行为维度的教学指向:活动教学

2017新课标指出,学科任务导向型考试命题框架要求我们“建构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行为表现指标体系”。学生的关键行为表现是通过解题过程和答案生成来体现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读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和材料准确匹配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等,都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在命题时,我们要注重体现这些零散却丰富的能力考查,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问题的过程与结果,以测评学生是否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从而引导其从容面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以2019江苏高考卷第37题为例,第(1)(2)问虽然指出“知识产权保护”这一时政背景,但学生若不能有效提取信息“专利”“开放发展”“全国人大”等,作答过程将无话可说,抑或泛泛而谈,答案的呈现也必将拘谨而单调或空洞而乏味。第(3)问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观念”为主题写一份建议书,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是对材料信息的有效筛选,还是对自身修养的主动内化,都离不开阅读、思考、整合等综合活动的过程。

活动教学是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获取知识,以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谋求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议题:(1)请你搜集2019年香港修例事件相关信息,汇总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2)辨析:针对“修例”,香港爆发了大游行“不合作运动”,因此,政治自由就是人们可以无拘无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3)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分别走访市民和政府代表,为如何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列出采访提纲。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参与课前搜集、课前调查、课堂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真正做到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综上所述,新课标试题命制的四个维度指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有效融入生活教学、深度教学、议题式教学和活动教学,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新课标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面对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