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小学德育融合的分析和对策

2020-12-23 04:41刘菲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德育

刘菲菲

摘 要:德育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德育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儿童开展基本的德育认知、德育情感和德育行为教育,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学习和引导,激发学生自我的学习进步意识。探索积极心理学与小学德育相融合的优势,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论述小学德育开展和完善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小学;德育;积极心理学;管理

小学阶段是德育落实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可塑性非常强,而且这时候培养的良好习惯,可以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小学德育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但是德育说教常使小学生产生倦怠心理,德育践行落实力度不足。现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一、概念阐述

1.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以校园为阵地,对学生开展的一种综合性德育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初步具备较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2.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与传统心理学相对的一种研究方法,倡导的是采用积极的方式,从真、善、美的角度出发,积极心理学主张调动人的主观体验,发展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使个体具备更为积极的社会意识。

二、德育学习倦怠心理的形成

通常学校的德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课以及少先队活动等来实行。一般情况下,很多的主题班会都是班主任老师滔滔不绝地说教,学生则必须端正坐好地聽,形式单一枯燥,使学生产生受束缚心理,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很难达到应有的德育教育效果。而很多的少先队活动只是走形式而不走心,学生没有认真地参与其中,只是做做样子,久而久之,学生对所有的德育活动都产生了倦怠心理。

三、积极心理学与小学德育融合的优势分析

小学阶段,孩子本性天真烂漫,将积极心理学与小学德育有机融合开展教学,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积极心理学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德育学习的幸福感。采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主动对一些德育现象进行积极的解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拥有更强的幸福体验,德育效果显著提升。

其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更易实现德育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积极心理学指导之下小学德育教学的开展,侧重于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将德育认知内化为学生的直接感受,活动体验和德育实践,有效贯彻了德育的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更容易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热爱实践,使学生拥有更多乐观情绪。

最后,积极心理学指引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能显著改善。积极心理学指引之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目的不在于传授,更在于唤醒和发展,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把积极向上的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心底,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亲近。对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能用更加包容的方式来化解和引导。教师以身作则,能够使小学生养成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积极心理学引导下小学德育的对策

1.统筹设计,积极引领

学校上层德育策划应结合不同的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具体的德育落实和推进工作,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制定具体的评价和量化指标。

2.全校动员,积极落实

从老师到学生,全校都应积极行动起来。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作出积极的评价和量化,增强小学生在德育践行中的主体性意识。每班根据班级特色,通过星标奖励、小红花、爬楼梯等手段,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荣誉意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如:话剧表演、讲故事、朗诵、戏剧、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可以积极行动起来,在活动中积极感受,在感受中积极提升。

3.走心活动,积极参与

精心设计一系列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活动,寓教于乐,把德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启迪学生,结合网络、社会实践、参观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我校在开学前设计了一年级“新生体验活动”,让新入学的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通过闯关的形式,熟悉校园、了解课程,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每年5月的“淘书节”,学生可以自己当设计师、售货员、淘书人,穿梭在不同班级不同摊位,体验阅读的乐趣和主人翁意识;通过“绿脚印进东平”的提高植绿环保意识;通过“清明节祭奠英烈”树立爱国主义意识;通过“我在新城坐地铁”提高爱科技自我进步意识。

4.家校联动,积极体现

学校还需要与家庭、社区建立德育联动机制,发挥社区、家庭德育场所的优势。例如家长学校的各项培训活动,与家长一起探索适合学生长远性发展的德育平台,让学生积极自我提升,不断磨砺意志,体会成长与进步的喜悦。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每学年的传统节日进校园活动,学生可以跟着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以及家长义工,中秋节做灯笼、元宵节做汤圆、端午节做粽子等,了解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在学校里进行,还能在社区、家庭里延伸,为学生营造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德育大环境。

总之,积极心理学指引之下的小学德育管理,需要学校领导小组制定出具体的德育工作方针和目标,需要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积极渗透和有效引导,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心理健康课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辽宁教育,2018(14).

[2]陈晓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级管理[J].新课程(下),2018(6).

[3]陈惠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课堂建设[J].文存阅刊,2018(13):80.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