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与治理策略研究

2020-12-23 04:47叶树浔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策略网络舆情

叶树浔

摘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舆论对事件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其能够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但也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如果能有效引导微博舆论,则能够更好清除谣言,为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解决提供条件。如果得不到有效引导,则会引发大量谣言,危害社会安定。当前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而微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所以对于微博舆论,有必要加强管理,做好治理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治理策略  网络舆情

微博舆论场的形成

一、微博舆论场形成的动力。从实际舆论产生的方式可以看出,舆论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三个基本的因素:人、环境以及二者的互动。从微博舆论产生的方式进行分析,微博的使用者可以是要素中的人,微博平台为公众意见的表达提供了环境,人员针对特定事件的评论以及转发同样也是要素中的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微博舆论的产生要素齐全,某些观点以及评论的产生可能引发群体的无界限转发和互动,在平台意见评论的过程中,微博的意见领袖也会通过事情的发展状态进行观点的修订和完善,进而引发积极的舆论环境。针对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微博用户的反馈效率更高,同时态度也更为积极,促进了微博舆论的快速产生,这些因素都是微博舆论产生的动力。

二、微博舆论场形成的过程。从微博舆论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到,其本质上仍然是关于意见的讨论、扩散以及凝聚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舆论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个人意见的形成。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以及新奇性的特点,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激发个体的思考,最终形成个人的意见,但是由于个人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影响,再加上个人境遇的不同,导致这些意见色彩各异、诉求迥异。第二,个人意见向公共意见的转变过程。一般情况下个人发表的言论以及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意见会在个人所处的信息圈内进行传递,甚至向其他信息圈扩散,进而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讨论。[1]那些流出的个人观点也是个人的孤立观点,分布在海量的信息媒介以及各种不同的信息圈内。

微博舆论场的影响因素

一、受众对微博信息的接触。受众接触理论提出,受众往往对于微博信息的接触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对微博舆论事件进行分析时就能发现,在事件刚刚出现在微博时,很多受众都只是对事件进行简单地转发并附有部分评论,但是当事件主人公开始主动在微博平台发声时,就会有更多受众参与到微博平台的议论中,不同受众的认知开始在微博平台中碰撞交流并产生一定的群体性。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受众认为疫情与自己密切相关,纷纷在微博平台通过不同方式来介入到事件中。微博中这些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有价值信息内容不仅满足了不同微博用户的获取信息需求,同时也让他们在对信息的认知解读中产生了认同感,这些都极大推动了微博在社会群体中的普遍应用。

二、意见领袖的传播。在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利用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来引导舆论的发展,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望远镜”与“中间人”的角色。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微博的意见领袖使用正面言论来积极引导舆论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尤其是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权威医学专家,此类意见领袖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往往会更受到受众的信任与关注。

三、行政手段的干预。公共卫生事件的变动因素不仅能够对传播媒介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传播者或者受众。如果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来强行介入舆论引导,那么常常会获得传播的反效果。当微博平台受到行政干预并开始删除某类话题信息时,第三人效果理论就对这种因信息传播而引起“恐慌”的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有关舆论研究也发现,很多时候对于舆论方向进行生硬引导的做法不仅没有让舆论平息下去,反而会增加更多负面性舆论,甚至引发舆论受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在网络舆论传播中,行政干预或者人工舆论引导需要顺势而为,因势而变,而不能生硬地用蛮力。

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网络治理策略

一、加强政府引导的舆论预警机制。首先,在微博传播背景下,公众信息传播的成本极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针对问题和信息开展多方位的排查和评估,并对公共卫生事件潜伏期的信息监测,对可能导致危机发生的条件、诱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测和动态评估。政府疫情新闻发布在纾解公众焦虑、引导网民情绪、促进社会共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政府应当及时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向社会公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严重程度及防疫措施等,便于用户掌握更多的信息。为了能够获取有效真实的信息,用户会关注一些权威政务微博如各地卫健委来寻找相关的信息内容。然而有些政务微博的更新速度十分缓慢,不能及时有效地更新信息,导致信息的有效性较低,谣言也随之产生。因此,政务微博要重视与为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可公开的信息要及时地回复与公布,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信息和话题,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提升公众本身的媒介素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众的媒介素养能对信息的传播及大众关注点影响巨大,微博的信息大,虚假信息在众多信息中不明显。当前阶段,微博用户的自身素质及作为媒介的综合素质都已经得到提升,但有些用户出于各种目的,为了吸引社会注意力,在微博上散布虚假消息,这种消息通常会刻意引用不实的信息或夸大风险的灾难性后果。[4]在这时,普通微博用户需要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虚假信息,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虚假消息,增加对虚假信息的抵抗力,不评论、不转发没有被政务或主流媒体证实过的信息,不转发煽动性强的信息,用理智的思想看待信息。因此,广大用户在使用微博时,都需要注意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举止。当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微博使用者需要保持理性行为,促进微博舆论健康、合理,使社会舆论走向更加的健康。这样一来,不仅能改善微博信息环境,扩大微博信息的信任度,也能够促进公共卫生事件舆论的稳定,减小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伤害。

三、完善媒体监测与监督舆论的范围。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呈爆炸式增长,这对任何用户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当我们反思用户的选择性信息接触带来的问题时,也需要思考,媒体和其他专业内容生产者,在内容的加工上是否做得足够充分。[5]微博的广泛应用,导致传统媒体收集新闻的渠道发生了改变。现在,记者通过微博等媒介获取线索,并通过自身的职业经验辨别出有效信息,再利用新闻报道等手段向国家和社会大众释放预警信息,从而促进了舆论向正面方向发展。另外,传统媒体应承担起监督和指引公众舆论的义务,为社会大众制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生态体系。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带来了突发卫生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新特征,带动了针对于治理网络舆情策略的新思考。微博舆论场能够促进全民监督,推动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容易造成舆论暴力,引发一些非理性意识的传播。总的来说,从紧急舆论循环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自己的工作重点。因此,每个阶段应根据不同舆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进行具体的分析。(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参考文献:[1]平亦凡.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黄暐.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以抢购碘盐风潮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21):18-19.

[3]张志安,冉桢.“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下危機事件的风险沟通研究——以新冠疫情中的政府新闻发布为例[J].新闻界,2020,(06):12-19.

[4]黄河,刘琳琳.媒介素养视角下公众对环境风险议题的负向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2):157-161.

[5]彭兰.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公共信息传播——对新冠疫情期间新媒体传播的反思[J].新闻界,2020,(05):36-43.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事件治理策略网络舆情
基层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设探讨
从辅导员角度谈高校校园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对工作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试论新闻记者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正能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