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益
摘要:新兴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亦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文章基于“数字鸿沟”理论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等数据对中国农村居民在信息传播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代农村地区的信息宣传形式,为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达到精准传播效果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为新时代发展下的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现象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数字鸿沟 新兴媒介 信息传播 农村地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59.8%。由此可见,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人群为主。同时,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技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信息传播效果薄弱的农村地区,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非网民向网民转化难的困境依然严峻。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当前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度高,我国新兴网民规模庞大,同时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新兴媒介技术在我国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技术应用程度出现较大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现象的扩大化。
基于“数字鸿沟”理论下的农村信息传播中的现象及成因分析
我国农村数字鸿沟现象概述。数字鸿沟是指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对信息掌握程度的落差,以及由此造成的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逐渐拉大,城镇居民由于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水平,并且较早地接触了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在信息获取上拥有较大的优势。而农村地区由于大多地处偏远,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其居民在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水平受到限制,信息获取的手段和能力较弱。
知识沟假设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能够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知识信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往往受到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与农村地区相比,城镇地区由于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使得城镇居民能够更早更快地获取大量信息,同时这种优势正在无形中加剧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的深度和广度。由《报告》中对城乡居民的互联网应用分析可以发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应用”鸿沟,当前我国城镇网民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手机购物、使用网络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时,而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和使用依旧停留在娱乐通信以及进行简单的网络购物等来满足基本生活的阶段。不难发现,数字鸿沟现象不仅体现在我国城乡间技术应用的不平衡,同时也体现在城乡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平衡。
我国农村的信息宣传方式中的薄弱性现状及成因。首先,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在获取相关信息手段方面相对落后。我国国内各地区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数字鸿沟现象的存在和变化程度也各不一样,但根据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城乡间的数字鸿沟现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教育水平等影响因素,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其获取信息的手段较少,大多农村居民主要依靠电视、广播等方式来获取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许多农村家庭也逐渐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新兴媒介技术设备来进行信息的获取,但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处于经济水平低、技术应用层面窄、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导致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于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认识度普遍较低,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多的停留在购物与娱乐上。再加上农村居民长时间地受到传统媒介的影响,对于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仍然习惯于依赖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这就容易导致农村居民对即时性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充分。
其次,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信息认知度与辨识度普遍较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文化教育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对相关信息的接收与认知出现偏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谣言信息的影响,诸如吃碘盐可以防止辐射等。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居民在信息的接收上依然是依靠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电视与广播大多对受众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信息内容篇幅也有一定的限制,这样就可能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出现信息理解偏差、辨识度不高等情况,诸如不理解部分新兴概念等现象。
最后,农村居民在信息处理与应对上具有滞后性和不科学性。“数字鸿沟”分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在城乡的数字鸿沟现象中,农村居民在信息传播的接入与使用上与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对信息接入的硬件应用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因而在同一重大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农村居民在信息的使用上,其使用效果也低于城镇居民。比如,国家许多政策需要层层推进部署,最终会到达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由于对信息的处理与应对具有滞后性和不科学性,经常成为政策部署的重难点地区。具体来说就是农村居民由于所处的地区相较于城镇地区来说经济水平落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需要远不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参与劳动劳作的需要。这样最终容易导致农村居民在相关信息接收上的数量和质量减少,导致农村居民在处理与应对信息上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科学性。
弥补农村信息传播中的数字鸿沟的建议与对策
城乡数字鸿沟现象凸显,导致农村地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也影响制约着国家政策的推进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该部分以城乡间数字鸿沟现象的具体表现为依据,尝试从政府、社区和农村居民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技术应用建设。中国国内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不一,发展也很不平衡,二者之间的数字鸿沟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城乡的统筹发展,这样既可以践行政府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也可以弥合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填补农村地区在技术应用接入的不足。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技术应用的建设,诸如新兴媒介技术的推广、普及与发展等,而且要注意降低农村地区居民使用新技术的成本,铺设低费高速的宽带,从而更好地服务农村网民,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的发展。
推广新兴媒介信息传播技术,培养农村居民信息素养。网络时代信息的使用,要求受众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加大对新型媒介传播技术在农村地区的使用程度。比如,利用广电等传统媒体以及村镇基层组织的宣传优势来宣传互联网等新信息传播技术,让农村居民能更加充分地了解和体会新技术的魅力。同时,各村镇基层组织还可以多组织新型信息传播技术的公益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的媒介使用技能以及信息获取能力与辨识能力,提升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激发农村居民对新技术的应用,更大范围地普及新技术在农村地区的使用。
充分发挥社区、村级党支部、党员作为信息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农村基层干部的任用是通过村民共同选举产生,而农村当地有能力的人才会被大家推选成为村干部,同时,社区以及村级党员也作为优秀的先进分子受到村民的信任与赞赏。因此,他们在很多时候都充当着该地区的意见领袖角色,在当地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村级党支部、党员作为信息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切实传播便于农村居民理解的相关信息,引导村民积极提高新媒体信息的接收和使用能力。
结语
通过对《报告》的分析和对我国农村地区信息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整理,不难发现,虽然新技术为我们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功能,但由于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新技术的信息传播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诸如城乡间的数字鸿沟现象。该数字鸿沟的长期存在影响并制约着我国信息化的步伐。因而,逐步缩小并解决城乡间的信息数字鸿沟是中国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与建设,从而共同弥补城乡居民在观念、经济、文化、教育上的巨大鴻沟。(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P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0-04-28.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2]韦路,谢点.全球数字鸿沟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0-2010世界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09):36-54+126-127.
[3]张萱.我国“知识沟”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青年记者,2011,(27):103-104.
[4]胡春阳.从接近沟到使用沟 “数字鸿沟”的转向及跨越[J].人民论坛,2018,(2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