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幼儿遵守行为规范

2020-12-23 04:42梁慧妍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9期
关键词:行为规则规范

梁慧妍

摘 要:不懂遵守行为规范的人是最可怕的人。有些幼儿规则意识薄弱,不仅幼儿因自身没有规则意识而受苦,同时也让老师感到焦头烂额。幼儿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中规则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必须从幼儿园阶段开始。

关键词:幼儿;规则;行为;规范

文明社会离不开规范,人们行为的不同规则体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遵守科学、公平和合法的行为标准和准则。良好的规则保证所有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社会领域说:“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儿童以不同的方式被引导去认识、体验和理解社会行为的基本规则,学会约束自己和尊重他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在社会领域方面也强调:“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里的行为规范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则。“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上幼儿园是幼儿迈进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为了保障幼儿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有序开展,就需要借助一些行为规范来维持,幼儿园生活中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如何引导幼儿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呢?我是通过以下实践来实现的。

一、学前教育规则的概念

人们在每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都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以科学、公平和合法的行为为标准和准则。幼儿园里整天也都有规矩,在园内的每一个幼儿都在园内的规则和引导限制中和谐有序地生活,在不超过底线的状态中自由成长。对于幼儿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规范意识,在日常的园内生活中仍然缺少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因此就需要幼儿教师通过耐心、爱心和相应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帮助幼儿提高在生活中的自律性,养成良好的规律行为,从而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二、规则是幼儿自主活动的保障

(一)儿童自主活动的重要性

目前,在儿童自主活动的重要性方面,无论是学前理论界的导师还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都普遍了解了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性。在言论和行动方面都表达了儿童在活动中拥有完全自主性的观点。但是在幼儿园的实践教育中发现,真正想要开展幼儿自主活动,首先要做到制订健康完善的规则,因为规则是开展自主活动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开展幼儿自主教育时,需要将规范和自主活动统一在一起,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果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过分强调幼儿在活动中遵守法律规则,就会抑制孩子的自主性,使其失去自我发展的独立机会,使教育起不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让幼儿充分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幼儿往往无法理解规则给自己和每个人带来的好处,也无法理解规则的含义。为了让幼儿充分理解规则的意义,感受规则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制订规则的意识,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让幼儿感受没有规则和有规则的不同,体验没有规则的混乱,从而激发幼儿制订规则的迫切感。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建立规则的重要性,充分理解规则的意义。我们将幼儿平时活动过程中没有遵守规则的现象用短视频记录下来,然后组织幼儿一起观看短视频:让幼儿感受喝水因没有排队而造成水洒出来弄湿同伴的衣服,进娃娃家因大家的争抢而弄烂娃娃和其他物品。幼儿观看视频后进行讨论、分析和思考,让幼儿感受到不遵守规则所带来的混乱和无序带来的不适,感受到规范活动带来的快乐,让幼儿学会在反复的经历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幼儿充分理解规则,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促进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的方法

(一)让游戏活动促进幼儿遵守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要点第二点“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突出游戏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也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所以我们通过区域游戏、角色游戏等活动,使幼儿在认识周围事物、认识社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很多相应的行为规范,避免了我们脱离实际的说教。儿童游戏的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社会的缩影。要善于在游戏中渗透行为规范,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不同的行为规范。皮亚杰认为游戏规则是由幼儿自己商定的,一旦确定了规则,参加的人就有义务遵守它。如组织幼儿开展游戏“红绿灯”,组织幼儿参与制订游戏的规则,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在角色扮演方面,幼儿完全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将造成严重后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他们清楚不同的行为标准与自己紧密相连,他们明白行为标准不仅限制他人的行为,而且也限制自己的行为。

(二)让环境创设促进幼儿遵守行为规范

幼儿由于思维发展不够成熟,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弱,因此,可创设利于幼儿遵守规则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1] 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中,室内环境中桌、椅、柜的摆设可以起到暗示幼儿遵守规则的作用,如区角、半圆、小组等摆放方式。[2]另外,我们区域活动规则的设计上应注重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的设计。如:我们在娃娃家的入口处贴上几个脚印,就可以起到限制娃娃家人数的作用;我们和幼儿一起设计了进区规则小图标,在美工区进区规则上画上一把剪刀和一个叹号,提示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一个玻璃酒杯,提示要轻拿轻放;干净整洁的桌面和衣服,提示要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整洁,不要弄脏衣服和桌面,颜色笔箭头指向笔筒、托盆箭头指向分区架,提示用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在楼梯贴上小脚印就可以提醒幼儿排队上下楼梯,左上右下。观察发现,大多数小孩子都特别愿意遵守这些小图标的指示规则,这些小图标都是个人参与开发和安置的。关键在于,经过良好的设计,环境能起到提示的潜在作用,能让小孩子积极自主地跟着暗示的内容行动。由于环境的作用是微妙和重复的,其效果往往比老师的言行更為具体,效果更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为幼儿营造温馨、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氛围,使幼儿学会尊重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总之,引导幼儿认识到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起效果的。”尊重行为准则,但它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关爱和尊重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一点一点地坚持下去,只有随机的渗透和积累,这种坚持才能生效。

(三)通过示范性提高幼儿对行为准则的认识

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为幼儿树立榜样,用榜样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示范的方法是榜样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幼儿教学方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证实,通过榜样可以有效提高或改善幼儿的态度、行为、动机和技能。培训实践也表明,榜样促进了儿童治理意识的形成。比如,一天早上,當小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幼儿园开始桌游时,其中一个小朋友故意在地上放了很多雪花,笑了起来,引起了其他幼儿的注意。这时,负责的老师并没有指责他,只是轻轻地抚摸了他的头,看着在他身旁平静玩耍的另一个幼儿笑着说:“看看她玩耍时有多安静,她的图案有多漂亮!”这时他会去注意老师给出的榜样幼儿,并坐在一旁无聊地看着,没有人参加他的活动了。过了一会儿,他旁边的另一个幼儿蹲到一边捡起地上的雪花。老师立即称赞:“齐齐是一个非常好的、可爱的、善良的孩子。他在把雪花送回家。很快,许多幼儿参与到了除雪行动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实例为孩子提供了一定的行为规范,不仅使幼儿了解了相关的行为规范,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如果教师能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机会,创设类似的情境,将有助于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规律行为。

(四)让孩子们通过自我定义的规则,有意识地养成有规律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教授幼儿遵守规则养成规律时,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尊重幼儿自由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个性特点。因此,在对其进行自律性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在日常的幼儿园活动中,老师在教会幼儿规则的同时可以对幼儿自己活动进行放任自流,并以尊重为原则,让幼儿在游戏中思考规律的范围,探索规律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在某一天上午的训练课上,一群幼儿排成一排,精力充沛的在操场上做游戏。其中在做游戏时,一个小朋友看到队伍后面有别的班的学生就突然站起来,挥动手臂朝其呐喊,然后跑到另一个小朋友的方向去玩耍。幼儿园老师只好去追他,并与其商量,但仍不愿意回到自己的班级中。其他班级的小朋友都在等待他归队一起做游戏,这时就应该抓住教育孩子规律养成的机会,在班级中一起探讨,他出现这种现象应该怎么做,如果不能遵守班级的纪律应该怎么办?在此次讨论中,所有的小朋友包括他都参与了思考,并且一致决定对存在问题的小朋友,取消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因此在下午时他没能参与到最喜欢的泥巴屋游戏中,由于他早上扰乱班级纪律被取消了游戏资格,只好到其他活动室去活动。因为是用人们自己制订的规则,所以他们愿意在活动中按照规则去执行,并且在游戏中也愿意相互监督,自愿遵守规则,从那时起在规定的小组活动期间,就没有任何一个幼儿会违反活动纪律了,所以在幼儿自我对活动进行规则的制订时,他们就会增强执行规则的意识,这比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一遍遍的强调要有效的多,这也说明传统的教育对幼儿规律的养成存在弊端,幼儿园应该让幼儿自行设计规则,从而自觉养成规律行为。

(五)让幼儿通过体验后果提高对规则的认识和养成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这意味着,当儿童犯下过失行为时,在儿童的自由方面,成年人并没有过多地给予其限制,而是利用过时的结果对儿童的自由进行限制,使儿童理解错误的危害性。通过教学实验证明,在培养孩子自身的监督管理意识方面,过失后果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帮助孩子有效了解后果的严重性,从而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有一天,幼儿都在沙箱精心制作不同的“蛋糕”,欣赏他们的辉煌成果。突然,一个小朋友做的漂亮“蛋糕”被另一个小朋友恶意破坏了,在他的哭喊中,破坏成功的小朋友迅速逃走。根据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与幼儿游戏过程中先做的规定进行管理和约束,适当对破坏者的行为后果进行引导教育,当他回到幼儿的身边时,其他的幼儿都认为他不遵守游戏的规则,毁坏别人的东西,而不再理他。不再和他一起玩儿,而他所尝到的后果就是孤独,从此在以后的游戏中,他学会了控制自己,不再破坏别人的游戏成果。

总而言之,想提高幼儿的规范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和完善的。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方面,规则行为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但只要我们充分对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进行了解,就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幼儿的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并制订适合培养他们游戏和教学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掌握规则的条件下自由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魅力,从而达到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徐皇军.让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14(3):74.

[2]李莉.幼儿规则意识培养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6(3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行为规则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来稿规范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