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

2020-12-23 04:38李颖
经营者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专项资金资金管理管理措施

李颖

摘 要 事业单位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占据了核心位置,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而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在事业单位财政收支中占有较大比例。然而,很多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缺失,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利用效率,非常不利于事业单位相关项目的建设与开展,如何加强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值得探讨。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展开分析,并基于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管理措施 专项资金 资金管理

一、引言

近些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专项资金预算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专项资金管理需面对更多新情况、新问题,管理难度随之提升,管理上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限制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革措施,通过加强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绩效评价、加强监督等措施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使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合规合理,杜绝虚报、多报现象,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专项资金是重要财政收支,是由相关部门或上级部门下拨,有特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资金[1]。通常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经济建设、政策补贴,如专项购置支出、专项修缮支出等等。实际上,事业单位基本社会功能的实现,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对专项资金的利用。

近些年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专项资金种类越来越多,涉及的业务内容越来越广,在立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容易出现各类问题[2],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事业单位代表国家形象,影响着政府公信力,若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出现问题,出现虚报冒领或专项资金分配不合理,违反规定改变专款用途的情况,则专项资金将不能实现预期使用效益,势必会损害政府公信力,影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因此,必须对专项资金管理问题提高重视,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针对现存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杜绝非法占用、专项资金浪费现象。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物价的增长,专项资金种类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涉及领域也越来越繁杂,几乎覆盖职能部门管理的各个方面[3]。要想使专项资金获得预期使用效益,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就必须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工作。然而,目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普遍存在问题,缺少必要的实地考察和调研,缺乏对经济影响因素的考虑,使得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没有长远规划,预算编制与执行差距较大,执行过程不严谨,超预算问题突出,大幅降低了专项资金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财政资金浪费。

(二)专项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

要想规范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制约专项资金管理行为,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4]。然而,随着事业单位管理环境的变化,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需要面对更多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现行制度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在诸多方面存在空白,相关内容在制度上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逻辑矛盾多,很多时候不能为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难以对专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形成有力制约,经常发生不合理分配、超支使用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缺乏健全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在一些方面已有明确指标,可为绩效评价提供基本导向。但现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不足,评价指标范围广,指标界定单一,评价的深度、高度不够,核算过程不规范,多是以数据论数据,缺少完整经济资料的支撑,很多时候不能体现专项资金绩效,难以形成公正、客观的绩效评价结果,绩效评价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不能给决策提供参考,绩效评价有效性、准确性不理想,评价效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四)专项资金使用监督力度不足

专项资金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严重的资金使用分散、挪用、侵占情况,其根本原因是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监督力度不足、处罚手段单一、检查频率低、归责不明确,审计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无法形成约束力,使得专项资金使用中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造成部分单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财政、审计等监督部门不会针对资金使用进行强力监管,导致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违规现象。且监管过程中很多时候只重视收入监管,不重视支出监管,基础数据经常出现不准确、多报、虚报问题,严重影响了专项资金分配合理性及使用效益。

四、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合理性

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通常都要以预算为依据,预算编制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资金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关系到事业单位特定项目的开展情况。若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势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增加项目实施成本,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必须要增强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从而为专项资金管理提供导向,奠定基础。具体来讲,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融入全过程管理理念,事前进行预算预测分析,做好调研工作,充分考虑到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经济影响因素,制订阶段性預算执行计划,从而增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若出现预算追加情况,必须要复核追加方案,确保追加的合理性、合规性,避免资金浪费、超预算情况的发生。在预算执行阶段,要以预算方案为依据,杜绝无预算执行问题的出现。

(二)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规范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避免资金流失,遏制违规行为。因此,应积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特点以及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环境,完善现行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当前专项资金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作出针对性界定和详细描述,从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和制度支持。而在制度制定后,要进行可行性测试分析,从而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另外,为保障制度落实,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可结合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预算执行阶段,进行定期检查。

(三)优化专项资金使用评价

在进行专项资金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绩效评价至关重要。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能更好地衡量资金使用效益,掌握资金使用真实情况,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来讲,要设置定性、定量评价指标,建立有针对性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库,并设置科学、客观的评价内容,从而增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在指标库的建立中,要做好指标优化,针对不同项目类别、不同评价对象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指标能充分体现出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增强绩效评价的准确性。此外,要持续更新评价指标,根据专项资金的真实使用情况,修订、完善评价指标。

(四)提高专项资金监督力度

专项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不科学、存在违规问题,其原因之一就是监督力度不足,难以制约专项资金收支。因此,应积极提高对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具体来讲,要完善经济责任制度,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明确专项资金使用中的经济责任,强化问责机制,追责违规行为,对立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例如,在立项审批阶段就要做好资金使用评估工作,加强科学论证,通过事前干预来规范立项。而在资金使用阶段,应积极运用信息化监督平台,实时监控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信息技术来增强监管的时效性,解决传统审计方式滞后、缺乏事中控制的问题。在事后则要认真核对、分析专项资金使用和分配过程中形成的经济资料,严格确认经济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避免多报、虚报问题发生。

五、结语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做好专项资金管理至关重要,这影响着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发挥。而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不合理,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机制,监督力度不足,无法形成约束力,使得管理中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处理。因此,为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应积极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东平县木材检查站)

参考文献

[1] 黄海平.浅谈绩效管理下的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报账制改革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18):17-18.

[2] 师娜.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大眾投资指南,2020(18):60-61.

[3] 叶爱玉.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今日财富,2020(17):12-13.

[4] 刘珍妮.试论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措施[J].时代金融,2020(23):99+138.

猜你喜欢
专项资金资金管理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的监督及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及审计对策
关于医院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国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探究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管理
海宁:推动专项资金管理出成效
加强专项资金审计监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