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野
【摘 要】 语文学科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中华的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对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其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从而形成对文化的传承的意识。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情况
传统文化是我国多个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碰撞所形成的,传统文化可以将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都展现出来。小学生正处于对未知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应内容的学习,还能让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并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实,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在课堂上教师更多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即将要考的内容。虽然现阶段在教学时,已经有教师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难将传统文化教授给学生,因为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并不了解,这样的情况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利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开展。
二、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1.将节日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概念普遍只停留在放假的阶段,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思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向学生强调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的教学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认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
例如,教师在《端午粽》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在端午节时候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在端午节的时候自己的家里都会吃什么东西,让学生讨论一下,这样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就会得到提升。之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节日的内容进行讲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的内容,促进学生对节日的喜爱之情,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
2.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古人表达自己情感的主要方式,我国有很多流传下来的古诗词,这些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些古诗词的语言都比较优美,同时还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体会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出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古时战争的场面,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视频画面的引导下产生相应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诗人描写的宏伟场面中,体会到更深刻的情节,让学生感受到古人高尚的情感。教师利用这样的方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促进学生民族责任感的提升。
3.在汉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蕴含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的记载形式。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汉字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印象。汉字中很多都是象形字,包括字体的形状以及读音等,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发展过程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汉字的书写中对学生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做到横平竖直教师可以利用汉字的书写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延伸,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例如,《小小的船》一课,在这篇课文中包含很多生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象形文字的教学。比如“坐”字,教师可以给学生解释成两个人坐在土上聊天。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備,给学生展示这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提升,让学生了解到汉字演变的过程,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崇拜之情。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考试内容的教学,还应该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学习到更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古诗词以及汉字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马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7):28.
[2]王密密,王青.立足语文本质,有效渗透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9(0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