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丹谊
摘 要:开展社教活动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为例,分析针对未成年人开展社教活动的有效策略,阐明博物馆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教活动;未成年人;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
1 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体现社会服务功能。针对不同的群体,举办不同的社教活动,是博物馆提高人民群众爱国意识的有效形式。我国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高,博物馆广泛开展社教活动,将爱国教育融入其中,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道德和素质修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向人民群众展示我国优秀的文化产品、先进的科学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博物馆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展示窗口,肩负着社会教育服务的职能,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被认为是第二课堂。博物馆与学校相比,具有丰富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添了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功能,是青少年学习历史知识、了解革命传统的重要课堂,是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是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
3 博物馆开展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在新时代、新要求的背景下,博物馆工作人员应该做出观念上的改变,创新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水平,对展品的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提高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能力。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从现代青少年的关注点出发,选择符合青少年语言特点的讲解方法和内容,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优化博物馆教育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讲解员起到引导作用,高质量的解说可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讲解员对讲解工作的认识和自身讲解能力的提高,对解说起到决定性作用。对青少年来说,单纯的展览或藏品讲解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讲解者可以在讲解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提问环节,形成双向讲解方式,激发青少年的积极性。以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为例,馆内不定期举办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参加;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以小礼品为奖励,激发、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当前,大部分学校已减轻了学生课内学习的负担,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接受社会教育。博物馆应该主动与学校合作,把教育活动带进课堂,活跃学生第二课堂。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深入到区内各中小学校,举办“送展、送活动进校园”活动。如六一期间举办“国旗颂系列活动进校园”,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举办“开笔礼”活动等,激发青少年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
3.2 充分挖掘博物馆中的红色资源和文化
红色资源和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需要传承和纪念,其中蕴含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对博物馆内红色文化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进行充分挖掘,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能够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资源,并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增强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当地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源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品牌,组织开展了三届“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小小讲解员成为家乡宣传的小使者,吸引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青少年,还对青少年进行了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
3.3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和传统节目,深化博物馆教育的内容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辅助机构,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其中。博物馆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其中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影响最大,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利用程度,加强博物馆教育的内容建设,深度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历史,延伸传统文化背后的相关活动,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如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定期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亲子公益免费大课堂”活动,开展绘画、制陶、香囊制作、手绘京剧面谱等活动,让青少年在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开展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特色主题活动,组织青少年到野外培训。开展“重走长征路,共筑中国梦—小红军体验长征路障碍赛”活动,让孩子们体会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深化博物馆教育的内容。根据我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通过博物馆进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宣教活动,让未成年人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例如,端午节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举行包粽子活动;中秋节学习中秋习俗,并举办灯笼制作等弘扬中华传统教育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4 合理创新藏品的展览形式
在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藏品展示。藏品带来的文化内涵,使参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机会,从而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创新藏品展览的形式,提高社会教育效果。在进行藏品展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藏品优势,突出藏品的教育特点,形成具有时代感的展览模式。在爱國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藏品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较大,藏品展览在博物馆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藏品的文化内涵进行合适的藏品陈列设计。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假期时间,举办藏品展览活动;走进学校,在校园内进行藏品展览和介绍,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
青少年的思维比较活跃,不容易专注于藏品本身和讲解内容,对藏品展览的关注度不高,讲解人员可以通过发放与藏品相关的小礼品、资料介绍等,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好奇心。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还要满足青少年的需求。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也可以应用到藏品展览的活动中,优化藏品展览的形式,例如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在展厅内设置青少年互动区域,并配置VR四维眼镜,从视觉上吸引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的参观欲望。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创新藏品的展览形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改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3.5 拓展宣传渠道
青少年大多比较喜欢追求时尚,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博物馆应敢于创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在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网站等多媒体平台,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渠道。在进行宣传的同时,提高青少年对博物馆教育的兴趣。广州市从化区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开设“从化革命历史展”“从化风情展”网上四维展厅,通体立体影像和全方位观看,让博物馆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让青少年更加愿意走进博物馆接受教育。
4 结语
本文对博物馆社教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了博物馆开展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彦立.从社教活动的角度浅谈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94-95.